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抚宋

作者:枪手1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二章:最好的机会

书名:抚宋 作者:枪手1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刘俊与谢鸿两人都是面面相觑。

好半晌,谢鸿才幽幽地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个萧二郎是个搞事的人,果不其实,一出手,便石破天惊,只怕此刻整个南方,都被他扔出的这个大石头给砸蒙了吧”

刘俊深有同感,连连点头。

大家都以为赵宋王室被辽人一股脑地端了,

这大宋天下,可就没有了继承人。

而且看辽国人这个搞法,明显就是先要让剩下的大宋半壁天下陷入到混乱之中,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嘛

以前上头有个皇帝压着,大家都是读书人,三纲五赏礼法如山,你想要造个反,那自然是将你收拾得服服贴贴,你要谋个逆,那吃饭家伙自然也是保不住的。

只消看那崔昂刘豫柳全义几个,皇帝还同有倒台的时候,他们背叛了,就被人口诛笔伐,名声给搞臭了就可见一斑。

但现在,皇帝没了啊

那我再起来做一番事业,可就不是造反了吧

我是抵抗外侮

我是为赵宋皇室复仇。

当然,一旦复仇成功,驱除了鞑虏,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了。

这样想的人少吗

只怕不少。

单看东京被围的时候,南方各路抚臣,嘴里叫得那叫一个欢实,看他们说的,那一个个的是狠不得脚踩五色祥云腾云驾雾去勤王救驾,但落实到行动上的时候,却是比乌龟还要慢。

当然,里头有的人是真没本事,没实力,没办法,但还有一些,可就不见得了。

崔昂刘豫柳全义这些人,骂名是背上了,但人家也实实在在地弄了一个王冠戴在了头上。

这往后去,自己要是不背骂名,也能戴上一顶王冠,对于家族来说,那可就是一次巨大的腾飞啊

只能说,萧绰对于人心看得太透了。

千金市马骨,一个封诸候王的小小动作,便让这天下所有野心家们的心都活泼泼的跳了起来。

可是呢,粥就只有这么几碗,想扒拉到自己嘴里去的人可是真不少。

给谁呢

你们自己先干一架吧,谁干赢了,自然就是谁的了。

这一招,毒得很。

即便大家都知道这碗鲜美的汤里掺着剧毒的鹤顶红,却还是忍不住想抢过来喝下去。

万一毒不死呢

辽国现在需要缓冲,需要时间来稳定内部。

别看辽国现在灭了赵宋,逮了赵宋整个王室,但当这个最危险的敌人垮台之后,以前那些掩盖起来的矛盾,也立时就会暴露出来。

没有了外部的强大压力之后,内部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乱的。

再加上现在耶律俊死了,萧绰要面对的问题一大堆。

所以,她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挑起赵宋南北内乱,然后她坐镇中京,遥控诸如刘豫、崔昂这些人来作战。

如此这样耗上几年,等到她彻底处理好了辽国的内部事务,稳定了局面,那个时候,便能回过神来,一心一意地将整个赵宋拿下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萧二郎竟然还藏了一个赵安。

当然,也可以找一个假冒的。

但假冒的与真实的,这个说服力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情形,再想想萧家以前与荆王之间的交情,这个人,只怕就是真的。

“伯英,你说萧二郎在出云贵的时候,想没想到过东京根本就保不住,官家与太上皇根本就来不及救,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刘俊小声地道。

“天知道”谢鸿摇头:“不过很显然,萧二郎已经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当这个赵安正式露面的时候,南方诸路不管是什么想法,也只能汇聚到他的大旗之下,大家根本就没得选。”

“也许还有人会鼓噪一番,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主动权交给萧二郎的”刘俊道。

“那就要看萧二郎的霹雳手段了”谢鸿一笑道:“这个人,可不是什么菩萨心肠,你想想他自到东南之后,死在他手上的人有多少了连大理的皇室都被他搞得死光光了。”

“还是伯英你看人准。”刘俊道:“对了,什么时候谢三跑到萧二郎那里去了你早就看好了萧二郎,所以派了谢三提前去下注”

“谢三要喊岑老夫子一声师公”谢鸿道:“他的启蒙老师,当年跟着崔老夫子读了几年书。前两年岑老夫子不是在贵州路上忙活吗,萧三便跑去帮师公的忙了,现在却是在贵州抚台府里参赞军务,主要负责后勤方面的一些事情吧,这小子机灵得很,又有崔老夫子推荐,算是往上爬得比较快的。”

刘俊点了点谢鸿:“伯英啊伯英,对你我是不得不服气了。”

谢鸿哈哈一笑:“良臣,接下来这一战,如何”

“自然是倾尽全力”刘俊正色道:“如果说先前我还只想出八分力,留两分力以自保,现在我可要出十二分力了。我们握有了徐州,在萧二郎面前,那立刻便会炙手可热起来。他想要组织南方对抗北方,徐州,便是他绕不过的重中之重”

“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州。”谢鸿深吸一口气:“兄弟,这便是我们两家以后飞黄腾达的基石,便是拼了老命,也要拿下来而且守住。”

两人不再闲言,只是互相一拱手,刘俊便策马扬鞭而去。

泗水是北方唯一一条贯通南北的天然河流,充沛的水源在江淮平原之上构成了密集的交通水网,而徐州,恰好就位于这张水网的中心点上,城池西北东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作为南北双方对峙的一个跳板,不管是那一方,自然是对他垂涎三尺,握住他,则可在战略之上占据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谢鸿与刘俊才会谋划着抢下徐州,作为给萧二郎的见面礼。而只要能夺下徐州,他们在整个南方集团的重要性,立刻就会呈直线上升,而不再是一个区区的地方知州了

当然,鉴于徐州的重要性,伪齐王刘豫自然也是极其重视这一点的。

即便是他应主子的要求,率领主力前去河南助战,围攻东京,也没有忘记在徐州驻下一支重兵,由他侄子刘术亲自率领,防守徐州。

整整一万军马,分守徐州,砀山,下邳这条战略线,在刘豫看来,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他们现在要主意的,不过就是淮南东路的成绍而已。

而淮南东路制置使成绍,在刘豫的眼中,委实不是一个能办大事的人。

临出发前,刘豫还派出了自己的使者一路往淮南东路前动劝降各地官员,威胁利诱双管齐下。

刘豫很清楚,别看自己现在是齐王了,掌控着整个京东路,但这只不过算是刚刚起步呢,接下来,自己与崔昂只怕还有得争呢

柳全义就不用想掺合中原之事了,他现在被西军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啥时候萧定一动念头,要是没有辽军协助,柳全义绝对活不下来。

而中原嘛,还是要看自己和崔昂两人谁能占据上风。

辽国人把东京以及周边地区交给了崔昂,崔昂利用了自己的身份,大量招募了被击溃的上四军,这使得他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有了一个极大的跃升,一下子便成为了刘豫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过嘛,自己还是要占些上风的。

等到辽人撤走之后,自己便可大展手脚,自徐州出发,拿下合肥,然后再一路向南,要是能拿下江南诸重镇,有了充足的钱粮补充,崔昂,他算个屁啊

说降淮南东路,只是刘豫在离开之前下的一手闲棋,成与不成,他亦无所谓。

反正只要等自己大军回返,就淮南东路那几只大猫小猫,能是自己的对手

刘豫当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淮南东路之上,居然会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正在打他的徐州的主意。

淮南东路上的官军,从整体上看起来的确是不强,位于南方的军队,整体上都偏弱,平日里打上盗匪都费劲。

但这,也只是说官军而已。

但亳州的刘家,宿州的谢家,他们手里依仗的,可不仅仅是本地的官军。

作为本地的豪强大族,他们放在各地庄园之中的的那些庄丁、护院,甚至于手下的佃户,才是他们真正依靠的东西。

乡梓为兵,父子为兵,兄弟为兵。

当这些以宗族为依托而组建起来的军队,有了充足的粮草、饷银、军械的供应,他们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就相当恐怖了。

以前刘家也好,谢家也罢,实力再强,也只能藏着掖着,在一个太平的王朝里,你弄这些东西,朝廷就要弄你。

你身边的官军的确是弄不过你,但事一大发,朝廷调来大军,你可就不是对手了。

所以,实力再强,在太平时节,他们也只能小心地把尾巴藏起来。

但现在乱世一到,他们立刻就嗅到了能让他们兴奋的气息。

数辈人的隐忍,积累,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奋起一搏吗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李诚斌从刘术府里走出来的时候,满脸红光,摇摇晃晃,嘴一张,满口的酒气几乎要把牵马过来的卫兵醺倒。

“走,随本将去巡城”他醉熏熏地翻身上马,还不忘回头与送他出来的刘术的管家挥手道别。

今天是刘术的四十岁大寿,徐州城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在这里为刘术祝寿。

刘豫被辽国人封为了齐王,刘术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得了一个萧候的封赏,离徐州不远的萧县,现在就算是刘术的封地。

随着东京城破,赵宋亡国,刘豫也顿时炙手可热起来,原本一些还在观望风向的地方豪强们,到了这个时候,却是一涌而上,马屁拍得山响了。

以前藏着掖着不肯出钱出粮出人的这些人,现在却是苍蝇闻着臭屎一般地扑了上来,辽人他们巴结不上,但现在却是可以在刘豫身边谋上一个好位置啊。

宋国没有了,他们也得为自己的前程和家族的前程谋划不是

所以刘术的生日,差不多就汇集了整个徐州的面子上的人物,那叫一个热闹异常,眼下已是二更时分,但整个刘府,还是灯火通明,丝竹不绝。

东倒西歪的李城斌转过了街角,身形立时便坐得直了一些,回望了一眼身后,接过了身边亲卫递过来的一个水囊,仰脖子灌了一口,又提起水囊从淋了自己一头一脸,满身的酒意顿时便被驱散了四五分。文網

“准备得怎么样了”他低声问道。

“南城门已经尽在我们控制之中。”

“他们还没有来吗”

“约得是三更还有半个更次呢”亲兵小声道:“绝对不会有失的。”

李诚斌点了点头,再次回头,看向远处那亮透了半边天的地方,冷笑:“老子堂堂正正的大宋男儿,岂能屈膝向辽人下脆,更别说辽人的狗了。”

李城斌,河东路禁军中一个颇有勇力的营将。

刘豫投降辽人成了王,依靠的自然便是麾下的军队,所以即便是李城斌这样的关系很疏远的营将,也被就升了几级,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指挥使了,当然,兵马还是以前那么多,只是一个战营而已。

五百人,不多不少,防守一个城门的所在。

上了城楼,抬眼看向黑漆漆的城外,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急燥的情绪,但内心的确是焦灼无比。

徐州,想要硬打,以如今徐州城内数千守军和充沛的物资,是很难攻克的。唯一破城的方法,便是里应外合。

即便是里应外合,那也要时机恰当。

李诚斌很清楚,今天就是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好的机会。

今天在席上,李术说得很清楚,辽国人马上就要退兵了,而他的叔父刘豫也即将返回。

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以徐州为依托,向淮南东路发起进攻,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庐州,然后全面进攻淮河流域。

刘豫一回来,想再拿下徐州,那可就难了。

而徐州的重要性,作为将领的李诚斌,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指挥使”身边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来了”

李诚斌精神一振,黑暗之中,一个橘红色的香头在夜空中缓缓地画着一个又一个的圆。

他长舒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