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抚宋

作者:枪手1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一章:谋徐州

书名:抚宋 作者:枪手1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雨水如朱帘自檐上倒挂而下,檐下石槽之中,雨水沽沽流动,顺着阳沟一路向前,在屋转角处汇入到更大的一泄水沟渠之中,然后流入到屋前数十步外的一处池塘之中。

水点砸在水面之上,溅起朵朵小花,刚刚探出水面还只有巴掌大小的荷叶,却是被砸得东倒西歪,有的更是半边都沉没到了水中,这雨如果再下得大一些,猛一些,这荷叶,只怕就要保不住了。

一只手从廊下探出去,将一把鱼食洒到了水中,廊桥之下立时便响起了哗啦啦的水声,一大群在廊桥之下避雨的鲤鱼争先恐后的游出来,一阵响动,刚刚丢下去的鱼食,瞬间便没了踪影。

一些没有争抢到的鱼儿不甘地昂头看了一眼上头,见再也没有吃食从天而降,这才一闷头,又游到了廊桥之下。

“良臣,你瞧瞧,便是这鱼儿,为了一点子吃食,也不畏这狂风暴雨呢”一个身着青色长袍,戴着幞头的约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笑着跟对面一个跟他打扮差不多的人道,只是那个人身材魁梧,握着脚杯的手上青筋毕露,偶尔展开,便能看见掌心厚厚的老茧,与说话这人的细皮嫩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我不也是如此”被唤作良臣的魁梧汉子却是随意地将一只脚搭在了栏杆上,转动着酒杯,眼瞅着雨帘外头那延绵的苍茫青山,淡淡地道:“短短时间,时局大变,这天下竟到了这般模样,要不是你伯英瞅到了机会,又怎么会巴巴地把我唤到你这里来”

青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不由轻笑起来。

能在这个时候,有这种口气来说天下时局,并还想要从中捞取一些好处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

青袍书生姓谢,叫谢鸿,字伯英,现在是宿州知州。

那魁梧汉子姓刘,叫刘俊,字良臣,却是紧靠宿州的亳州知州。

仅仅是两地知州也便罢了,这两人,偏生谢家、刘家还是这两地最大的家族,对于这两地的把控,不仅仅是掌控着官府这么简单。

“那刘豫给你也写信了吧”谢鸿含笑道。

“他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居然在我的面前拿大,装模作样,让人作呕”刘俊冷笑:“以为投靠了辽人,被封了一个什么齐王,就可以高高在上,呼风唤雨了当真是笑话,不过也就是辽人一条狗而已,什么时候辽人不想要了,一脚踢开,换一个上来,照样能当齐王”

谢鸿大笑:“居然让我等归降与他,与他共谋大事,许了我一个候爷之位,想来你那里也是如此吧”

“他倒是没有厚此薄彼”刘俊微笑。

谢鸿长叹了一口气:“这大宋,当真是说垮就垮了,辽国人也是有意思,竟然是打下了东京之后便有抽身而去的意思,这便让人挠头了。”

“难不成辽国人不抽身而退而是大举进攻的话,你便要投身事辽吗”刘俊瞪大了眼睛。

“有何不可”谢鸿淡淡地道:“辽国立国,比大宋更久远,他们国内,照样科举取士,南北两院分立,各理其事,辽国数代皇帝,比起宋皇就差了吗”

刘俊瞠目半晌,摇头道:“你这么想,我倒是真想不到。”

“只是辽人也有他们自己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他们的皇帝命不久矣,这才是他们拿下东京之后便急急而退的原因所在吧”谢鸿道:“皇帝命不久矣,太子尚还年幼,偏生他们的皇后却又强悍无比,辽国人拿下东京便往回走,估计便是要先集中全力先解决内部的问题,一时之间,肯定是顾不了南边了。”

刘俊扁了扁嘴道:“所以他们封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王,代替他们来经略南方,反正南北两边打得越热闹,他们起是欢喜,也越是有时间来解决内部的问题。”

“就是这个道理啊”谢鸿道:“找你来,就是因为这天下已然大乱,而乱世出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是不搏一搏,怎么对得起你我生于其间呢”

刘俊哈哈一笑:“伯英,恕我直言,咱们两家,就算联合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势力,终究还是依附人的命。你瞅瞅,便是在淮南东路,咱们两家也算不得强力人物吧”

“良臣说得不错,咱们的确算不上什么大势力。不过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王咱们是没的指望,但出将入相,重振家门,却是可以巴望一下的。”谢鸿幽幽地道。

说到重振家门,刘俊倒也是沉默了下来。

在普通人看来,眼下他们的家世,已经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得了,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却隔着自家门楣最风光的时候差了十万八千里。

刘俊,往上数到头,那是可以追溯到淮南王刘安头上去的。

而谢鸿来,家谱的头几页里,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谢安。

与他们这些光芒万丈的祖先比起来,他们现在不过一个小小的知州,的确是有些拈不上筷子的。

“淮南东路制置使成绍不是什么胸有经纬之人,眼下时局,他竟然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态度,摆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架式,他可不是一个能追随的人。”刘俊道。

“自然。”谢鸿道:“这个人虽然占据高位,但却是一个平庸之辈,岂是我等能够用心追随的”

“这么说来,伯英你已经有了目标了吗不会真是准备倒向辽国人吧”

谢鸿摇头:“自然不是。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我谢家岂会投奔夷人你所说的目标,倒也不是没有。”

“不知是谁”

“萧诚萧崇文,贵州路安抚使”谢鸿道:“东京被困,第一个喊出来要去勤王求驾,而且真正带兵出来了的那个萧二郎。”

“为什么是他”

“为什么不是他你不觉得现在这纷乱的天下,萧氏的实力独树一帜吗别说是我们现在这乱七八糟群龙无首的南方半壁江山,便是放眼天下,萧氏的力量便弱了吗良臣,你得把萧二郎和萧大郎联在一起来看”

一想起那位萧大郎,刘俊倒是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这样看起来,萧家倒还真是天下数得着的势力。

“萧家莫不成也有争鼎天下的心思他们现在似乎也有这实力”刘俊道。

“不管他们争不争天下,但在未来的很多年中,他们,肯定是这天下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之一”谢鸿道:“他们可不是区区成绍能比的。”

“不过萧二郎隔我们也太远了一些吧便是我们想抛媚眼儿,他也不见得看得到啊”刘俊失笑道。

“萧二郎何许人也”谢鸿正色道:“当初东京有难,他马上就跳了出来,真正的目的,当真仅仅便是去勤王求驾吗不见得啊现在王驾是没有了,作为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他萧二郎可是一下子便立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没看到他过去的死敌胡屹都在跑前跑后为他呼号吗”

“伯英的意思是,萧二郎想要整合整个南方的力量”听明白了谢鸿的意思,刘俊有些震惊。

“当然,现在如果说还有一个人能够整合南方的话,那这个人必然便是萧二郎,此人有实力,有手腕,有谋略,下手也狠辣果断,咱们南方,或许有人敢于他瓣一瓣这个手腕子,但我却看好他最后能赢。”

“所以,你想要投奔他,但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他重视我们呢伯英,整个南方,像我们这样的知州,一薅一大把”刘俊苦笑。

“那自然是要做出一点成绩来,不用我们向他投怀送抱,他自己就会把眼光投诸到我们身上来。”谢鸿道。

“如何做”刘俊一下子挺直了身子。

“当然是拿刘豫来作伐”谢鸿道:“刘豫身为国朝高官,却叛变投敌,世人当共伐之。”

刘俊盯着谢鸿看了半晌,却是突然笑了起来。

“伯英,你是想拿下徐州吧”

谢鸿仰天大笑起来,手点着刘俊:“良臣,你果然也是这样想的吗是的,拿下徐州,便是我们将来的晋身之阶,拥有了徐州,不管将来谁整合了整个南方,我们的地位,都将无可动摇。”

南北对峙,徐州便成为了又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

不管是北方政权还是南方政权,谁拥有了徐州,谁便掌握了整个淮河流域那便利的水陆交通,守江必守淮,而守淮,最关键的一个战略要点便是徐州。

而现在,徐州却是被捏在伪齐王刘豫手中的。

如果能将徐州一举夺回并且牢牢守住,那谢鸿与刘俊的确立刻便会成为这天下最为耀眼的所在。

不管是谁整合了南方势力,都不可能对徐州视若无睹。

拥有了徐州,南方才算是有了喘息之机。

否则,一条长江,可挡不住北方辽人的隆隆铁蹄。

“刘豫也深知徐州是要害所在,在那里的兵马可不少”刘俊道:“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呢,一旦没有用最快的速度拿下,等到刘豫反应过来,想再攻下此地,于我们而言,就是痴心妄想了,而且这也算是与刘豫彻底翻了脸,只怕他要恼羞成怒地。”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啊”谢鸿笑道:“为了讨好他的主子,刘豫带着他的主力去了东京城,眼下东京城是破了,但他的主力可都还没有回来呢此是其一,其二,刘豫卖身求荣,背叛国朝,整个河东路,可也不尽都是此等无耻之徒,还是有忠心向国之人的。我已经派人联系了徐州守军内部的几个忠义之士,我们的军队只要一到城下,他们就会开城响应。”

“如此说来,那就十拿九稳了”刘俊一拍巴掌,道:“只是伯英你都做到了这等地步了,又何必还要拉上我呢你自己就可以拿下徐州城了。”

看着刘俊的不解,谢鸿摇头道:“拿下徐州城,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后头啊正如你所说,徐州的重要性就摆在那里呢,刘豫必然要拼死反扑,就算他不想,他背后的主子也会摧他来打的。所以,攻下容易,守住难。我可无法指望淮南东路制置使成绍那个不靠谱的。能想到的,便是与你联手,以你我两人之力,勉力便可守住徐州,接下来那萧二郎真要整合南方的话,那就绝不会对我们视而不见,必然会有所反应的。”

刘俊连连点头。

“伯英所言极是。”

“良臣,我们拥有了徐州,一个成绍算什么一个淮南东路制置使算什么我们只要紧紧地将徐州握在手里,便能不断地壮大力量,以后的前程就不可限量了。”

“伯英你把什么都算好了,我倒是沾了你的光了,自然是要跟着你来搏一搏。”刘俊哑然失笑道:“值此板荡之机,刘氏一族,倒也愿意拼上全副身家来赌上一赌。”

谢鸿大笑,起身为刘俊再次倒满了一杯酒,举了起来:“那你我共饮此杯,共谋大事。”

“干”两个杯子重重地碰在了一起,然后两人大笑着一仰脖子,将杯中酒,喝得涓滴不剩。

一夜细细商讨,军队数量,路线,粮草补给,出发时间,点点滴滴,都需要说加推敲,虽说谢鸿已经作好了一切计划,但这毕竟是两州之地的配合,随便那一边有个闪失,那迎接他们的必然就是失败的结局。

当真是一点儿也轻忽不得的。

自来兵凶战危,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雨仍然在下着,只是没有昨天那么大了。

谢鸿一路送刘俊出城。

“伯英且回吧,咱们徐州城下见”刘俊挥着手,大笑道。

“再送一里”谢鸿策马缓缓而行。

两人正自策马缓行,远处几匹哨骑却是如飞一般狂奔而来。

“知州,荆湖那边传来消息,贵州路安抚使萧诚传檄四方,邀各路抚臣、义士齐聚荆湖路江陵府。”骑士双手将一份公文送上。“另有一封谢三公子发回来的密信。”

不出意料之外,谢鸿与刘俊两人相视一笑,刘俊打开了公文,谢鸿却是先行拆开了那封信件,只是看了一眼,他却已是变了颜色。

“赵安荆王”谢鸿失声惊呼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