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作者:叫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659 灌顶大法

书名: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9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找刘伟超,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就算那汉武帝,打仗打仗,把国家都打穷了没钱的结果会如何,崇祯皇帝对此有深刻的认知。

更是在刘伟超对他科普了战争的新搞法之后,他只要有大动作,就必然是要找刘伟超商量的。

比如说,之前的清剿流贼,一般来说的话,这种战事绝对是花钱的买卖;但是,这和整顿地方的策略一结合起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就算眼前没有多大好处,捞不到足够的财富,可战事之后,就等于把国家赋税给理顺了,钱财滚滚而来的

还有,西南战事,要按照老的改土归流之策,那是要等土司绝种了才能把土司的地盘收归朝廷直辖,都不知道到猴年马月去才能完成改土归流。

可是,在刘伟超的建议之下,大军压境,趁机采用新的改土归流,用土司的土地和财富来养这场战事,不但没有让朝廷花费多少军费,反而直接解决了西南土司问题。

再说一个最近的派出吕宋远征军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任何人都会觉得,这绝对是要付出非常大成本的战事。可是,崇祯皇帝自己却知道,这依旧是不会亏本,甚至是很赚钱的买卖。

首先,顺道拿下东番,大明就又有了种植橡胶等热带植物的地方。别的不说,只是橡胶一项,就是多多益善,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用处

另外,不管是东番,还是说吕宋,那都是有好多矿的。比如说,东番的金矿,吕宋的铜矿,当然,金矿也有,这可都是钱。再退一步说,粮食种植,那也是收成会很高的。

如此种种,在别人看来,打仗花钱的事情,但是,在崇祯皇帝这边,却不会怎么花钱,甚至大大赚钱都是可能的。

这一次,孙传庭的提议是不错,但是,最终要怎么做,崇祯皇帝当然也是要请刘伟超给他过过目,算算经济账才行的。

虽然说,有些经济账,他的臣子也能算。可他的这些臣子,绝对不知道那些未知的好处,比如矿产等等,因此,最终的经济账,他绝对是非找刘伟超不可的。

这不,他拨给刘伟超的视频,一接通之后,崇祯皇帝便立刻把孙传庭的提议说了一遍。当然了,他是看着孙传庭的奏章,一条条说的,要不然,可能就会有遗漏。

说完之后,他便问刘伟超道:“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当然知道,崇祯皇帝问,主要是问钱的事情,怎么打最省钱

刘伟超想了下,当即点点头说道:“孙传庭说得对,战争是有意外的,万一不在掌控之中影响了关内就麻烦了,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也是时候”

说到这里,他顿顿之后又道:“当然,之前之所以是战略防御为主,主要也是因为你军队主力都在西南那边,如今军队都调回来,有这个实力了,转为战略进攻,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对此,崇祯皇帝点点头,他的心思就没在这上面,因为这个大的战略选择来说,没什么好讲的,他就问他关心地道:“那该怎么打”

刘伟超一听,便发挥他键盘侠的本色道:“大体上,我认可孙传庭的建议。对于倭国,要尽可能多的把倭兵吸引到朝鲜来,然后通过海战消灭倭兵,这应该是伤亡最小,成本最低的战争”

顿了顿,他笑着补充一句道:“你造船花那么多钱,总要捞回一些成本吧那就能体现到这里了。到时候,把倭国的船都打沉了,捞多少倭兵出来,都分去挖矿,就是最好的回本方式了。”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就如今来说,他花出去钱的大头,不是别的,就是海军这边。这其中,招募海军将士的费用还是其次,最关键是造船的费用,那叫一个高

铁料的大量消耗,从采矿开始一条线,到处都是钱。当然了,带动就业这个,他已经听刘伟超介绍过,是有很大好处的,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把这个算在里面。那些铁甲船,不管是现在改造的,还是正在建造的,都不能是摆设,必须要捞回本钱才好。

这不,经过刘伟超一说,这钱就回来了。

倭国能动员的兵力,那是能达到上百万的。特别是倭国还擅长火枪作战的情况下,要消灭这么多的倭兵,如果是陆军和倭兵打仗的话,损失肯定不会小,更不用说,在作战过程数字了。

但是,通过利用海军的压倒性优势来打倭军的话,那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这就是造船带来的好处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再问道:“还有呢”

“还有嘛,我觉得对蒙古部族的反攻,可以先开始。”刘伟超听了,稍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回答他道,“而这个反攻点呢,我认为可以先从河套平原,也就是攻打土默特部开始。”

不用崇祯皇帝问为什么,他自己就接着解释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先占了河套平原,再往,东西扩张,这是最省钱的了”

河套又分为前套和后套,被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山脉挡住北方。其中,前套牧草青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大牧场;后套盛产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所以,古人又说“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这块地方,一直以来是中原王朝和蒙古部族的争夺之地。相对而言,当然是游牧民族占据优势的时候更多。

但是在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俺答汗的辉煌早已不再,先是林丹汗蹂躏,然后又被皇太极分割,前两年的时候,又被时任三边总督的堵胤锡派军队去练兵过,土默特部族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人见人欺的程度。

刘伟超一边解释,崇祯皇帝一边点头,那脸上不知觉地带着笑容:好地盘,他从来不嫌多

说到最后,刘伟超才终于说到正主,也就是建虏道:“辽东那边,能看出来,建虏是一门心思地想开垦黑龙江流域,说真的,那里是黑土地,土地肥沃,绝对是天下粮仓之一。建虏先去开荒,能省去你很多人力物力的。”

顿了顿,又想起什么,便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的水泥配方不是已经给了么就是不知道建虏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如果他们把道路也修下,水利设施也修下,就更能节省你不少时间。因此,要问我的意见,我觉得可以暂时留着建虏,最后再打。”

崇祯皇帝听着,心中默默地想着。

按照刘伟超所说这些,最经济的打法,就是先对蒙古和倭国动手,其中对蒙古,又先从河套平原动手;而对倭国动手,则是吸引倭国增援朝鲜开始

想着这些,他心中大概便有数了。

刘伟超那边,看到这个事情有个结果了,便问崇祯皇帝道:“是不是第二届格物学专项科考又要开始了”

“正是”崇祯皇帝听了,点點頭,然後又有点感慨地说道,“科技人才,实在不够用。朕没办法,只能一年举办一次格物学专项科考,尽量多选一些科技人才出来才好造船厂的各个分支衙门,全都喊着要人,还有兵仗局那边,也喊着缺人”

对此,刘伟超是一边听一边点頭,这是肯定的事情。

大明以前的时候,确实是有能工巧匠,但是没有理论支持,也只能是有能工巧匠而已,师傅带徒弟,更多的要看运气。

可是,一旦系统性地学习理论知识,知道所以然而后再去学,不但学得快,往往还能举一反三。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用,各衙门,特别是这些实干的科技衙门,当然是抢着要了。

听到崇祯皇帝抱怨了一阵之后,刘伟超还是提醒他道:“你那第一届的科技人才,除非是必须,要不然,我建议你还是留下当下一届的老师为好,免得他们再像第一届一样去自学。”

崇祯皇帝一听,遗憾地说道:“所以说嘛,朕缺人啊这也要,那也要的,那是真缺人才”

这个时候,当官的不缺,但科技人才是绝对缺

这个事情,刘伟超也无能为力,培养人才,又不存在传说中的灌顶大法,知识直接拍脑门就能钻脑子里记住的。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想着,他还是安慰崇祯皇帝道:“现在你已经通过福利彩票的方式,在各省都已经设立了免费学堂,等到他们成长起来之后,你能用的人才就多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好像是计算了一番,然后说道:“朕看着,手头的钱也还行,这个免费教育的事情,还是在全国推广吧。要不然,西南那边都有了,其他地方还没有,这样也说不过去”

新的改土归流之策,就有免费学堂,这不是走福利彩票的路子,而是直接朝廷拨款的。

此时,崇祯皇帝心中有了决定,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