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作者:围城外的钟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01章 唯有本心可信

书名: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作者:围城外的钟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19:17

四天后。

蜀州,广汉县。

广汉县位于蜀地最北方,东边是十万大山,西边是阳州,北边是安州。

而按照韩兆提交给宁永年的作战计划,三十万平叛大军便是会自安州入境进攻蜀地。

这是距离原州最短的一条路线,也是可以最快打到蜀州城的路线。

如今虽然梁振已提前带兵抵达了广汉,但宁永年并未因此便改变作战方略。

一方面,按照平叛大军的动向,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韩兆是准备从广汉县发动进攻,所以远远还不至于会引起“是否泄露军情”一类的怀疑。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从其它方向进攻,那平叛大军便需要绕路阳州,少说也会再耽误将近十天的时间。

况且大军一旦更换进攻方向,梁振也完全可以更改布放位置。

六万人的调度总要比三十万人来的容易和快速的多,所以宁永年不论如何也没有多此一举的必要。

反正不论在哪里打都是三十万对六万,一旦开战,没人相信蜀军能抵挡多长时间。

十天之内打到蜀州城,一个月内破城。

这是宁永年给韩兆定下的两个时间期限。

而韩兆也为此立下了军令状,以自己的人头作保,发誓必会在一个月内杀入未央宫。

俩人都对此信心满满......最起码表现的是这样。

韩兆因为什么如此“自信”自不必多言。

但对于宁永年来说,他其实并非真就觉得万无一失。

因为最近从蜀州陆续传回的情报都证实有一支一万人的蜀军突然消失了。

没有跟随梁振去广汉防守,也没有被部署在其它地方。

虽然一万人不多,但其或许便会成为未来战场上的不确定因素。

更关键的是,大黎那边好像也有点不安分......

身为一国之君,宁永年如今即便已经失去了悬镜司这双“耳目”,不过依旧掌握着一定的情报网。

所以蜀州、大黎发生的事很多并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不仅知道大黎恐怕会派兵增援蜀州,更知道援军差不多在十万人左右,抵达战场的时间大约在半个月后。

如此一来蜀军方面的人数便从六万变成了十六万......虽然依旧比平叛大军少将近一半,但总归是一个麻烦。

正常情况下,此时大宁应该让平叛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不惜代价的速战速决,争取在大黎军队抵达蜀州之前就结束这场战争。

又或者提前从周围的州郡再多调集一些人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然而奇怪的是,宁永年暂时并未作出任何多余的部署。

他只是将大黎或许会参战的消息告诉了韩兆,然后就让后者继续按照此前的计划执行即可,并不需要调整战术。

明知敌方有强援即将入场,但却不做相应的准备。

其中原因要么是因为宁永年目前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奉元战事上,已无暇估计蜀州这边太多。

要么,就是这位大宁皇帝还有着更深一层的谋划。

就如同此前的“原州城惨案”一样,他在企图得到更多。

当然了,白有恒的“屠城”能力六十年只有一次,所以蜀州并不至于会重蹈原州城覆辙。

但宁永年想做什么,眼下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清楚。

只能说,魏长天与宁永年的这第一次正面交锋,其过程想必并不会如双方此前所计划的那样轻松。

不论是对前者还是后者来说,皆是如此。

......

......

九月三十。

广汉县城。

“快点!动作麻利点!”

“将这些夯土统统运到城北!”

“张校尉,你的斥候营今日怎的回来的这样晚?!”

“清点军械!明日一早分发至各伍营!”

“报!自蜀州城运来的五十万只箭矢已至城外!”

“......”

混乱的马蹄,急促的脚步,扬起的尘土,列队奔跑的青甲兵卒......

与依旧平静祥和的蜀州城相比,如今这小小的广汉县城已经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

两天前梁振带领蜀军抵达这里后立刻便从县衙手中接过了一切权限,整个县城也自此进入了战时状态。

街道上鲜有百姓的身形,往来的皆是成群结队的蜀兵,以及一辆辆装载有大量军需的马车。

原本并不算高大的城墙以肉眼所见的速度被加高加宽,数座瓮城拔地而起,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紧紧保护其中。

各家各户中的青壮男子皆被征调做劳力,虽不用上前线打仗,但却各自被分派了任务,以确保战事的后勤供应......

虽然是以六万敌三十万,不过广汉城中军民的备战态度却十分积极,丝毫没有破罐子破摔的悲观情绪。

大家都在按照一级一级传下来的命令做着自己的事情,只为战争打响后己方可以多一分胜算。

而与此同时,蜀国方面对这场战争胜负承担着最直接责任的三个人,则正在议事厅中进行着战前的最后一次战术推演。

广汉县布防图,周边区域作战地图。

三十万平叛大军编制,各军将领详细资料。

宁永年点头同意的朝廷方面的作战计划......

各种地图密文堆叠在庞大的沙盘边,沙盘之中则是摆放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小旗,粗略估计能有近百面。

红旗分三种,分别代表着朝廷大军的前、中、后三部。

青旗代表六万蜀军。

黑旗代表一万天狗军。

黄旗代表正藏在十万大山中,青弦承诺可随时调动的十万妖兽。

紫旗代表一千由天罗教和共济会高手组成的“战术小分队”。

绿旗代表目前还尚在大黎边境集合的十万“绿林好汉”。

抛开最后一项暂时没办法投入战场的力量之外,蜀国方面目前所掌握的真实战力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战力差距远没有外界所以为的“一比五”那么夸张。

如果再加上敌方主将是自己人的这个巨大优势......也难怪魏长天一直对打赢这场战争十分有信心。

“唰、唰、唰......”

各色小旗抬起又落下,梁振和楚先平眉头紧皱,你来我往的进行着兵演。

而魏长天则是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

然后,在某一刻他突然抬手一挥。

“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