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 分类:玄幻 | 字数:0

102 马道婆

书名:带着农场下凡尘 作者:夜天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59

最好让皇帝对石仲魁起了疑心弃之不用,那石仲魁、贾家和王家就得再次靠拢到他的羽翼下。

再说即便皇帝不高兴了,也不会为了一个举人,或者进士就和自己这个亲爹翻脸。

而太上皇的办法也很简单,以稻田养鱼成功,会为京畿之地增加十几万但粮食为理由,封石仲魁个一等神威将军或者最低的三等威烈将军的爵位。

把石仲魁拉到勋贵阵营里,他想左右逢源就没那么容易了。

顺带着安抚和震慑住贾家、王家和其他勋贵。

但要是提前在会试还有一个半月时公布这事,等于断了石仲魁科举的前途。

人家是有机会夺得六元魁首的人,即便是给他个世袭爵位,心里百分百也会有怨气,甚至怨恨。

而且说石仲魁此时已经是天下读书人的期望,甚至是儒教的未来,那是一点错都没有。

一旦大周出现个连中六元者,就意味着大周儒学进入鼎盛期。

不仅朝廷有面子,也必然有大量年轻学子和孩童,会以他做榜样努力读书科举。

周边的小国比如同样儒学兴盛的高丽、南边的西香国也会因为这事,兴起读书的风潮,同时对大周也会一定程度上的更恭敬和忌讳。

所以太上皇没那么傻,和天下读书人对着干。

既然要考会试,那就让他考不上,然后自己给他封爵,正常人肯定会感恩戴德。

而且一旦石仲魁接旨,等于自绝于士林。

要是他不接旨,三年后再考,想过也没那么容易。

再说三年、六年时间过去,石仲魁的影响力就没此时高了。

等石仲魁从锦毛鼠嘴里知道这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而且这还是锦毛鼠盯着绣衣卫,从绣衣卫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察觉到异常。

再顺着查下去,才盯上了皇帝安插在安乐郡王身边的一个太监,出宫传递消息时,这才听了个大概。

石仲魁这次气急而笑,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弄死安乐王。

但没一会又皱眉起来。

想弄死安乐郡王,也得等那混蛋离开了龙首宫才行。

锦毛鼠隐匿的本事再强,也没法避开龙首宫的供奉的守宫神将。

所以石仲魁只能找其他的办法。

而且这事除了锦毛鼠外,没法和别人商量。

同时对付敌人的同时,也得防备着敌人的手段。

仔细想想,对付自己最直接的诡计其实并不复杂。

一则弄死或者陷害自己,无法参加二月份的会试。

二则用些阴私诡计,让自己在会试上出岔子。

一旦会试不过,甚至如唐伯虎一样陷入科举舞弊案子中,等于断了自己科举的前途,今后入朝为官就成了妄想。

要是真以举人的身份做官,那等于断了出将入相的机会,一辈子做的再好,顶多也就是个四品、五品官而已。

第三则是万一陷害之类的办法不灵,那很可能会出现和乡试时,主副考都从自己的文章和诗词上看出自己的卷子。

想到这,石中魁顿时皱眉,这事还真不得不防。

第一个念头就是改变行文习惯,第二则是李代桃僵,把一首好诗暗中交给某个举子。

改习惯没那么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可风险也不小。

送诗的事也不容易,毕竟现在没人知道题目,总不能送几十首各种风格,适合各种情形的诗词吧

再则但凡能中举的人,本事不小的同时,一部分人的心气必然也高。

而且用来历不明诗词的风险同样很大,万一两人写的一样,那就是舞弊,大部分人很可能直接弃用。

把锦毛鼠招来,很快小老鼠怀着不解心情,先跑去抄下京畿之地的举人名单。

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家一家的去客栈之类的地方偷听。

因为离会试只有一个半月,基本上京畿之外的举人,一半以上都提前上京待考。

三天后,石中魁总算从一千多个人中,选出了十个人选。

这些人中,无一不是学问很好,但性格上有缺陷,甚至做人方面有问题的人。

暂时找到了替代自己当靶子的人选,身边又有日夜游神护卫着。

这才着手想办法对付安乐王。

想了一夜,忽然想到那个差点把贾宝玉和王熙凤咒死的马道婆。

招来锦毛鼠,“去查查,看能不能拿到安乐王的生辰脸激动的跑回来汇报道,“主人,小的运气不错,去安乐郡王府找了一圈,没找到后。

没想到反而在安乐王王妃家,还真从婚书上找到安乐王的生辰算,正好16年,错不了的。”

石仲魁一愣,听完锦毛鼠报的生辰个叫马道婆的庙宇在哪”

几天后,石仲魁听完锦毛鼠的汇报,那是恨不得直接弄死马道婆。

这蛇蝎心肠的老巫婆明面上帮各家勋贵子弟祈福,暗地里借着能出入勋贵之家的机会,时常做些法术暗算这些人家的子弟。

等真出了诡异之事,她又上门说什么但凡王公卿相之家的子弟,一生下来就会有捉狭鬼跟着这些孩子。

没事就拧他一下,吃饭时撞他一下,或者走路时拌他一下。

总之就是不让这些子弟好过,所以富贵之家的孩子多长不大。

然后就推销说,想报平安,最好向庙里捐些香油,供奉一盏长明灯才能抱平安。

有人信,每月几两、几十两银子花费直接进里那马道破的腰包。

有人不信,她就做法咒死一两个小孩子,一次两次之后,很多勋贵之家不得不花钱买平安。

当然这钱名义上不是给马道婆,可每日三五斤或是一二十斤的香油钱,长年累月下来的消耗可不小。

甚至南安太妃为了给儿子祈福,每日50斤的香油给出去,一年下来上得千两银子。

而那长明灯一年也就消耗几百斤的香油而已。

几天后,一个常年走街串巷帮马道婆收集消息的泼皮,急匆匆的找上门道,“仙姑,昨儿小的接到一单生意,您老看接不接”

说完,泼皮就把一张写了生辰八字的黄符递了上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