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

作者:想静静的顿河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1427章 孔宣归来

书名: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 作者:想静静的顿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10

道人说道:“这是紫薇三垣投射下来的星光,若是下次再和同伴失散,打出星光,他们会找到你的。”

这次徐仙遇难,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法海他们被蛤蟆精带到河道里,河流浑浊不清,地形复杂,以至于法海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追上蛤蟆精。

身上自带霓虹灯特效后,这种情况就不太会发生了,这是星光,一般的法术、妖术可驱散不了,走到哪,这个特效就会跟到哪。

道人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佛光已经出现,法海和地府这边已经讲述了自己的请求,地府表示同意,只是徐仙的魂魄在何处,需要他自己去找。

茫茫多的阴魂,想找到徐仙,无异于大海里捞针。

此时异常显眼的光柱出现,法海自然会过来看看。

徐仙不自然地笑笑,他就觉得这个能力吧不太好说,说管用,那确实管用,自己现在像是个超大号的光柱,百里外的人都能看到,说没用吧,这个玩意好像也没什么用,至少在对付妖怪的时候没用,甚至可能还有嘲讽效果,是妖怪就来砍我?

不管怎么说,道人都是在帮助自己,他端正行礼:“多谢仙长相助,不知仙长尊姓大名,小生若能还阳,必定四时供奉,香火不绝。”

道人的身影逐渐模糊:“贫道许逊,少年郎,若是有缘,必定还会再见,告辞了。”

许逊是凤族的老大金凤转世,他的转世和元始天尊有点关联,在觉醒部分前世记忆后,他就去昆仑山拜师。

可惜,元始天尊至今未归。

别人没资格收他为徒,那个时候邓婵玉处于失踪的五十年当中,昆仑山没人做主。

许逊只能下山,等了好几年,元始天尊一直没回来。

待在昆仑山就是浪费时间。

这辈子还有一些前世的积累,福缘、资质、根骨还说得过去,要是碌碌一生,到了下辈子,他的积累会大幅度缩水,到时候修行的难度会大得吓人。

反复思量后,他就投入天庭。

自己和凤凰这个玉皇大帝多少有一点香火情,天庭的诸多功法、仙丹都可以靠功绩兑换,不涉及拜师,自己可以一边修行,一边等元始天尊。

他就加入天庭,成为泰玄三省中天枢省的天师,外人可以称呼一声“许天师”。

离开幽冥界,这位天师准备回返天庭,这是公事,完成任务,必须回去交差。

走到半路,他看到天边闪过五色霞光,煞是好看,霞光中似乎有什么人,冥冥中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凤凰身上也见过,他沉思片刻,往事已矣,自己还是专注于今生吧。

回到天庭,凤凰正在处理公务,如今的天庭,事务繁多,哪怕把琐碎的事分给泰玄三省,凤凰这个玉皇大帝依然很忙。

许逊进殿前,太白金星正在上奏,说的是天庭文武百官准备同舟共济,希望暂停今年的俸禄发放,等天庭度过难关后,咱们再来补上。

这就跟羊城人民强烈要求水电涨价一样,合情合理合规!

玉皇大帝对于文武百官的觉悟非常赞赏,决定准奏,再三叮嘱,来年一定要给众位爱卿补上俸禄。

这是关系到所有文武官员的大事,许逊就在殿外等待,一直等到太白金星离开,他才进殿,把徐仙的事讲述一遍,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说天边五色霞光的事。凤凰只是表示知道了,没有进一步的指示,许逊当即告辞离开,他在天枢省还有一大堆公务需要处理呢,想到今年没有俸禄,他的积极性不由得打了一个对折。

孔宣的运气一直不太好,原时空苦修亿万年,神功大成,刚刚出山,就因为误判形势,四九年入国军,被准提抓去当坐骑。

这个时空的运气依然低迷,人前显圣不久,就离开洪荒,之后颠沛流离,不是遇敌,就是迷路,最近是因为混沌魔神堵住了前往洪荒的几条关键通道,他费了好一番力气才艰难归乡。

他也看到了许逊,觉得双方有血脉相连的感觉,他想询问一下洪荒的现状,没想到许逊转头就走。

孔宣非常骄傲,你不理我,那我也不理你,爱谁谁!

他不知道如今是哪年哪月,当即化作中年书生,降临人间,准备看看人间的风物,看看自己离去多年,这番天地有何变化。

洛邑。

秦王年过七旬,依然不服老,他利用人间手段,和汉帝各种明争暗斗。

吃瓜是人类的本性,天下太平,文武百官也没什么事可干,看到上面两位大佬撕逼,下面的官员就乐呵呵地看戏。

百姓对于天子、对于秦王有着浓重的敬畏之心,百官天天接触,他们心里很清楚,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的肉体凡胎,敬畏什么啊。

汉帝和秦王的争斗,导致各种思想随之涌现,有些思想根本经不起推敲,一个浪就消失不见,有的确实是至理名言,诸多学派慢慢诞生。

为了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秦王支持很多学派的观点。

无为而治?当今天子就应该无为而治,把事务都交给老夫!自己回后宫生孩子去吧!道家的观点他支持。

兼爱非攻?节俭?秦王一顿就吃三碗饭,不像汉帝,弄一大桌子菜,自己也吃不了两口,墨家的观点他也支持。

以法治国的观点他支持,阴阳学认为水德应该代替火德,他举双手支持。

这一日,他的秦王宫布置停当,邀请阴阳家的宗师和法家的宗师辩论,无论官员还是百姓皆可来听。

不像那个认为贵族才是百姓的汉帝,秦王从始至终争的都是气运,而不是那把椅子,在他这边,黔首也是百姓,来者不拒,谁都可以来听。

阴阳家的宗师侃侃而谈,玄而又玄地讲述水德应该如何代替火德。

说着说着,秦王有所感应,就见一个身材高大,头戴五彩武冠的中年男子迈步走了进来。

他仔细辨识两眼,心中一惊,哪里来的凤族小鬼?这天道就是故意和我作对是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