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崩坏纪元

作者:礼祐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光复京首

书名:崩坏纪元 作者:礼祐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6:43

天尚未明之际,冷鸢下令为孙太炎发丧,破晓时分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随便吐一口气都能凝成冰,再加上晚秋初冬之潮,天上下起了一些小雪。

在这天寒地冻中,津沽城的百姓自发结成长龙,列于街道两旁,上至年迈老者,下至懵懂孩童,无不为孙将军之陨啼哭。

昔日,孙太炎爱民如子,上下一心,执法严明,硬是将津沽城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末日荒野的一大奇观,但凡城市被贼寇袭扰,他必定亲自上阵严守城门,成为了所有百姓的保护神。

而现在,孙太炎死了,津沽城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百姓们根本无法想象,没有孙太炎的津沽要怎么继续发展下去。

最终,冷鸢将孙太炎葬在了城中花园,上植一颗树苗。

冷鸢此举不为其它,仅是因为儿时的一个承诺。

十几年前的儿时岁月,在斜阳黄昏之下,孙太炎带着冷鸢在森林中骑马,年少风发的大师兄指着一片暮云苍林,豪迈地说:“我辈长大必精忠报国,若死,则葬于树下,使后人不忘我。”

纵使后来分道扬镳,恩断义绝,当圆兄之意愿,这也是冷鸢能为孙太炎做的最后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世界依旧充满纷争与战火,国非泰,民不安,但津沽城至始至终没有遭受过大规模入侵,一直风调雨顺,这颗树苗也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光中茁壮成长,为后人述说曾经那段壮丽的故事。

...

京首,将宗听闻孙太炎之死,痛哭流涕,一哭爱徒之陨,自己甚至不能亲临祭拜,何其悲哉。二哭麾下后继无人,自己纵有一子,但无论品性还是能力都远不及孙太炎,北方危矣。

半生戎马的老人已是满头花白,将宗,这是积累了多少荣耀与战功才获得的尊号,但那又如何呢?就算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也避免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七年前送走了冷鸾,七年后送走了孙太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送走多少人?

不过,将宗对冷鸢并没有恨意,战场相遇,便是白刃不相饶,冷鸢没有错,一丝错的没有,所以他不会去记恨。

相反,冷鸢入津沽后未伤一民,并悉心完成师兄生前所愿,将宗对此很是自豪,他也终于意识到,冷鸢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孩子了...

此时,共和之辉红军势如破竹,继续鏖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冷鸢本人以及一大批战将都陆续抵达津沽,与京首只有百里之遥。

将宗不得不承认,自己戎马半生,一度被奉为军神,但这次却被冷鸢这只新生的雏鹰,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打得溃不成军。

纵深强攻,许昌屠戮,横跨渤海,黄骅登陆,奇袭石门,一连串雷霆般的攻势掀起了狂猛的腥风血雨,犹如战争之神的重锤,摧枯拉朽,将宗就算再有奇谋,现在也已经无力回天。

因此,将宗当即下令,最高指挥部撤离京首,所有战区即刻脱离与共和红军的接触,向北推进,待整顿完毕后伺机再战。

在离开京首前,将宗在自己待了四年的办公室驻足许久,随后蹒跚地走到了窗边,注视着这片曾经繁荣的帝都王土,这里本是华夏的心脏,是整个国家的最中心,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也是绝对威严的象征与代表。

1949年,将宗有幸见证了那个光荣的时刻,近代最伟大的领导人站上了天安门城楼,面对着广场上的三十万民众,豪情万丈地宣布着共和国的成立,宣布着共和子民从此崛起!

当年的十里长街,锦绣繁华,四海之内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然而不到一个世纪,崩坏降临,乱世纷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黑暗的洪流中倒下,多少人为捍卫华夏的尊严,为守护盛世之繁华,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却依旧无法阻止家国破碎。

这乱世,何时是个头?

这一刻,将宗虎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跪倒在地,痛哭地看着这片泱泱王土,曾经持书倚剑光耀中华的誓言在这一刻黯然破碎。

良久,将宗擦干了眼泪,在侍卫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来到了桌前,取出笔墨纸砚,在宣纸上亲题四字:鸢不负鸾!

题完四字,将宗便离开了,和所有部下一起,离开了这片故都。

...

为孙太炎守灵一日后,冷鸢率领麾下鹰旗军本部兵马为先锋,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失去军防的京首。

共和红军进入京首的时候非常安静,不单单因为冷鸢的命令,更因为这片故都是每一个共和子民的信仰,这里埋葬无数忠魂,流干无尽之血,入目之处,皆为先烈奋战的故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在最高指挥所中,冷鸢发现了将宗留给她的题字,她看过后认真地将其收起,交给了亲卫,说:“悉心存好。”

这时,一名士兵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说:“冷鸢将军!共和日报记者求见。”

《共和日报》是共和之辉唯一的官方刊物,由中央宣传部发行,所登载内容其实非常古板,全都是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的东西,但在旧时代产业全面破碎的现在,这种枯燥的报刊倒也成了不少人解闷的读物。

那名记者亲眼见到冷鸢异常激动,连操练了好几天的军礼都忘了,耸着肩跑上来,递上一份文稿,恭敬地说:“很高兴见到您!冷鸢将军!这是宣传部即将刊登的稿件,请您过目,看看有没有不满的地方!”

这篇稿子的标题叫做《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内容就跟标题一样,官方化的歌功颂德,美化了冷鸢的形象。

冷鸢其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名声什么的也无所谓,否则也不会干出许昌屠戮这种千夫所指的事,她只在乎大局,不重名利,所以这篇稿子她看都懒得看,扫一眼就丢回去了:“就这样吧。”

虽然知道冷鸢在敷衍,但能被共和上将敷衍一次,那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了!

就在记者美滋滋地准备离开时,冷鸢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

冷鸢从记者手中拿过了稿子,提笔修改了几个字,将原来的标题《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改成了《共和之辉红军光复京首》。

记者接回稿子后大吃一惊,心悦诚服地对冷鸢敬了个军礼,这才离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1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