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唯我独法:我好像真要成仙了

作者:邪王真眼赛高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章 木卫三:尼玛!

书名:唯我独法:我好像真要成仙了 作者:邪王真眼赛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7

如果有一枚火箭是在5月27日发射并前往木星的任务。

那么到5月31日时,它应该还在地球附近或刚刚离开地球轨道,进行深空转移的初期阶段。

从地球发射的航天器到达木星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几天。

因此在发射后的短短几天内,航天器不可能接近木星。

实际上,这段时间航天器可能正在执行一些关键的操作,比如进行轨道修正机动,确保它能够正确地沿着预定路径向木星进发。

所以当陈云想起了这个前不久发射的航天器,并且将意识出窍至其中携带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上时。

它并没有走多远。

人类的科技并没有达到多高的程度,起码还远远做不到陈云那样急走急停无惯性、所有角度任意凭空发力推进。

在陈云意识抵达这里之后。

自然也是忍受不了这样慢吞吞的飞行过程了。

所以。

他决定直接给航天器提提速。

宇宙的尺度注定了一件事,也就是他在点出空间能力之前不需要考虑在宇宙里闲逛的问题。

毕竟光速都不够遨游宇宙。

没有空间能力的话怎么敢乱跑?

不过这并不包括只在太阳系内行动的情况。

地球与木星的距离确实足够遥远。

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固定的,因为两者都在围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所以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会随时间变化。不过一般来说,地球与木星的平均距离大约为7.8亿公里。

这虽然足够遥远,但是在广阔的宇宙尺度面前倒是并不算什么。

对于陈云而言。

以他常用的心灵立场给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加速的话,差不多只需要几十天乃至更短的时间即可,比之需要几年时间慢慢调整飞行姿态的航天器可快多了。

因为地球上经常用出的二十倍音速可远远不是陈云的极限。

他如果想的话,只需要进行一段距离的加速冲刺,就能在几乎真空的太空环境中做到更快。

而此刻陈云也是确实这么做的。

本体盘坐在岛国的某个废弃核电站中,意识却已经驾驶着铁球模样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前往星辰大海。

随着陈云意识的指引。

铁球模样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开始缓慢地旋转起来,仿佛是在积蓄力量。

在这一刻,航天器内部的仪器并没有检测到任何异常,但铁球表面开始泛起微弱的光芒。

就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包围。

紧接着,铁球周围的空间似乎出现了轻微的扭曲,就像是水面上的波纹一样扩散开来。

这股力量并非来自某种物理引擎或是化学燃料,而是源自陈云那不可思议的心灵立场。

铁球逐渐脱离了航天器的固定装置缓缓升起,如同被无形之手托起一般。

航天器的监控设备看到这一幕,其幕后的地球指挥部门也发现了这一点。

但是早被穹顶议会接管的相关部门,立马明白了这是陈云的力量参与其中。

所以他们直接选择不闻不问。

并且打开了航天器的大门。

陈云见状也就熄了破坏航天器的想法,立马顺着大门将铁球形状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送了出去。

完全脱离航天器后,铁球便不再受制于航天器的速度限制。

陈云的心灵立场如同一把锐利的刀刃切割开前方的虚空,为铁球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

当然。

这只是夸张的形容与描述。

事实上前面并没有什么需要割开与开辟的阻碍。

铁球开始加速,速度迅速提升。

从几倍音速到十几倍音速,然后又达到了二十倍音速。

而这并不是极限。

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因此在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下,本就可以保持速度不衰减。

更何况陈云可以持续施力?

这直接就给铁球形状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提供了一个加速度,也就可以近乎无上限的不断提升这铁球的速度。

在这样不断提升的速度下。

并没有什么华丽的特效。

不用指望铁球周围出现什么空间扭曲,毕竟铁球的速度与质量还达不到拥有“时空拖尾”的程度。

也不用指望铁球划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道闪耀的光芒,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摩擦加热下,铁球没有条件成为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流星。

不过哪怕朴实无华。

铁球的速度也是真切的在持续提升。

原本在一百倍音速下都需要两百多天的时间,现在更是直接就大幅度的缩短了许多。

地球与木星之间那看似不可逾越的距离,在陈云的心灵立场下变得微不足道。

原本需要几年时间的旅程,现在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差不多三个小时过去。

肆无忌惮一直加速到万倍音速领域的陈云便已经进入了木星的引力范围。

关于木星的引力范围,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木星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确实拥有强大的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像某些非科学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有一个特定的“引力范围”或“引力半径”。

实际上,天体的引力影响是无限的,只不过随着距离的增加,引力强度会迅速减弱。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看,木星的引力会无限的影响延伸至整个宇宙,但在远离木星的地方,这种影响就会变得极其微弱。

以至于不需要离开木星多远,其引力在实际应用中就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木星对太阳系内的一些小天体,如彗星或小行星等有引力影响,但这些影响通常局限于木星周围的区域,特别是木星的希尔球范围内。

希尔球是指一个天体在其恒星引力场中能有效支配的空间区域。

对于木星而言,其希尔球半径大约为5000万公里,这意味着在这个距离内,木星对其他天体的引力影响大于太阳的引力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木星的引力影响仅限于此距离。而是说在此距离之外,太阳的引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陈云此刻抵达的木星的“引力范围”,实际上是指进入了木星的希尔球范围内。

距离目的地木星,只剩下五千万公里左右的距离。

在这里。

陈云临门一脚刹车。

并不是立即刹住,而是适当的反向施加力量进行减速。

同时进行方向的调转。

相比较直奔木星那个没什么看头的地方,陈云更倾向于直奔木卫三而去。

众所周知。

木星是个大型的气态行星。

虽说内部有液态氢以及高温高压的核心,但是大部分区域还是充斥着无穷无尽的风暴。

相比较这里。

木卫三显得更加吸引人一些。

这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焦点之一。

木卫三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这些冰层下面是可能存在的一层庞大的液态水海洋。

这片海洋的存在,有可能为生命提供了潜在的栖息地。此外木卫三的大气层虽然稀薄却仍然含有氧气,这进一步增加了其宜居的可能性。

木卫三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尤其是科学家们一直怀疑其内部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

这一点让陈云对木卫三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木星本身。

所以陈云调整好方向后,铁球模样的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便朝着木卫三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既然已经抵达木星引力范围。

自然也就距离木卫三不远了。

没有再继续减速的陈云,带着依旧还算快的速度继续前进。

差不多接近半个小时后。

随着距离的缩短,木卫三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巨大的冰原、裂谷和撞击坑构成了这颗卫星独特的地貌。

陈云的意识通过信物感受到了木卫三表面的寒冷和寂静。

因为还没进入一万米的感应范围,所以更多的细节并不清楚,只能从其散发的光学信息大致判断出略带死寂的氛围。

不久后,铁球进入木卫三的轨道。

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像别的航天器登陆月球时一样还要缓慢、稳重的调整速度与角度去进入轨道。

陈云主打的就是一个砸进去。

木卫三的引力大概是地球的0.15倍。

虽然并不算大,但是依旧开始拖拽影响起了铁球。

陈云并没有去抗拒这种引力影响。

事实上他也正准备登陆木卫三。

所以解除了心灵立场的持续加速,任由木卫三引力加持,带着引力加持下的加速度向地面坠落。

虽说陈云没有再去加速,只是用心灵立场保护住铁球不损坏。

但是他之前保持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对此,陈云没有半点在意。

这里不是地球,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动静大小是否会有影响。

而且这区区一米多半径的铁球,哪怕此刻依旧有六十多马赫的速度,也不可能直接毁灭质量是月球2倍、体积是月球3.5倍的木卫三。

就这样。

铁球在木卫三的引力牵引下,以极高的速度向地面坠落。

木卫三的大气层虽然稀薄,但在高速冲击下,依然产生了明显的摩擦效应。

铁球周围形成了炽热的火球,照亮了周围的黑暗空间,犹如一颗小型流星划破夜空。

随着高度的降低,铁球周围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密集,摩擦产生的热量也随之越来越高。

尽管如此,陈云的心灵立场依然坚不可摧,保护着铁球免受高温和高压的任何影响。

以至于哪怕铁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上升,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其内部的稳定性和陈云的意识。

最终,铁球突破了大气层。

径直砸向了木卫三的表面。

巨大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冰原上回荡,震耳欲聋。

铁球的速度并没有跌落太多,以六十多马赫的速度砸在了冰面上,瞬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撞击坑。

冰屑四溅。

碎片如同雪花般在空中飘散,随后还来不及落下覆盖回周围的地面上,就被砸落产生的高温瞬间融化。

紧接着那水汽又被冲击波与飓风裹挟着向远处而去。

因为这里无数年形成的冰足够坚硬。

所以撞击坑直径只有约百米,深度差不多接近数十米。

周围的冰面被震得裂开了无数细小的裂缝,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

撞击产生的震动波及了方圆数公里的区域,一些较小的冰块和石块被震得四处滚动。

陈云的意识也通过铁球感受到了撞击的冲击力,但他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相反,这种强烈的感官体验让他更加兴奋。

他深知这次撞击虽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对木卫三整体来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次事件。

虽然铁球的速度很快。

但是考虑到质量与体积不够,自然也并没有办法对一整个木卫三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

尽管影响不大,但是木卫三如果有意识的话估计还是会说一声:尼玛!

不过陈云并不在乎这些。

除了去月球那次以外,这差不多是他第一次去往别的星球,哪怕这次只是意识出窍,但是对此他还是比较兴奋的。

随着铁球在撞击坑底部稳稳地停了下来,周围的冰面逐渐恢复平静。

陈云立马操控铁球出去探索起来。

铁球上没什么探测设备,只是单纯的实心铁球而已。

不过有着没有衰减精神力的辅助,陈云能得到的探测结果只会比任何探测设备都厉害。

随着心灵立场开始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扫描。

他首先检查了撞击坑的内部结构,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质特征,比如冰层下的裂隙和可能存在的地下水痕迹。

接着陈云控制铁球缓慢上升,离开了撞击坑。

继续在木卫三的表面进行探索。

铁球在冰原上缓缓移动,陈云的意识感受着木卫三表面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在缓慢的不断的移动来扩大这个可以感知到的范围。

他注意到这片冰原上有许多古老的撞击坑和裂谷,这些地质特征记录了木卫三悠久的历史。

陈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这大抵是他出的最远的一次门。

这片神秘的冰原下,可能隐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生命迹象。

尽管他不是什么科学家。

可对于是否有外星人这个问题也还是相当在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