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唯我独法:我好像真要成仙了

作者:邪王真眼赛高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三百零二章 奔月与地外锚点

书名:唯我独法:我好像真要成仙了 作者:邪王真眼赛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07

陈云升空之后的这一天里。

全球有一些实力的高层都进入了紧急准备的情况,更有甚者都开启了一定程度的战备状态。

毕竟当一个人形大小的物体可以达到长时间的十倍音速,可以在高速运转中锐角转弯与急停的时候。

那么这玩意,也就成了真理。

是真正意义上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于所有人头顶的真理。

这玩意根本无法拦截。

也就意味着就算它没有任何威力,只要在它身上绑一个核弹头,就立马成了指哪打哪的战略武器。

当这玩意从华国腹地升空的时候。

当这玩意在大气层以高速做花式动作的时候。

全世界有能力监测到这一幕的国家都立马颅内高潮了,心肝下意识跟着这玩意的动作震颤起来。

都生怕这是华国要掀桌子。

惊恐程度不亚于听到阿三要发射导弹时的感受。

鬼知道这玩意要去哪里?

只是单纯的测试?还是要打掉谁家的卫星?或者说会在来到太空之后转而直奔地球某处?

这些问题都不清楚。

与他们一样的还有华国自己。

虽然其他国家呼吁和平的试探电话都打爆了,但是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样有些懵逼的。

就算没对外界表现出来。

但是实际上那种震惊与懵逼是绝对一点不少的。

除了派遣了大量的探测部队前往推测计算出的发射地点以外,还布置了大量激光干扰、烟幕干扰、电磁干扰的手段来防止具体细节被其他国家通过卫星看到。

但是在华国与诸多其他国家懵逼加惊恐的时候。

作为始作俑者的陈云却是完全不管不顾的向月球而去。

他不知晓地球发生的一切。

或者更应该说是,他倒是并不在意地球上发生的一切。

当他决定一飞冲天的时候,自然是明白自己会引起注意。

但是这并不重要。

正如人类不会在意虫子在想什么。

陈云如今的注意力,更多的其实集中在越来越近的月球身上。

以自己如今的能力。

心灵立场可以让他很快加速到十倍音速左右的速度,并且因为没有阻力的影响可以一直加速,不会因为空气阻力等因素影响最后基本恒定在十倍音速。

所以抵达月球的速度并没有耗费三十多个小时,毕竟那是理论上恒定十倍音速所需要的耗时。

他在真空中的不断加速之下。

陆续达到了更快的速度,最后差不多只花了八个小时的样子。

在真空中,物体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只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是静止。

陈云持续施加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加速度,让他得以在没有阻力的太空中做到持续加速。

所以理论上陈云在太空中的速度不是简简单单的十倍音速。

似乎可以进行之前放弃的星际航行?

不过这毕竟只是理论。

花费了八个小时抵达月球附近的陈云明白,在心灵立场之下持续加速的过程是有一个进度。

并不是说瞬间提升到某个速度。

而是在心灵立场带来的加速度增幅下不断提速,这个加速的过程其实也是相当耗费时间的。

而且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

这样的持续加速看似没上限,但是实际上最多也就到达光速,加速到光速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最重要的是。

光速是最快的速度,理论上已经无法再超越。

可就算是最快的光速。

也依旧远远不能做到星际航行。

在宇宙中,哪怕是光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横跨一些区域。

陈云想要开始星际航行必须超越光速,或者说拥有空间技术。

如此思索着。

陈云进入了月球的引力范围。

通常情况下,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每个物体都会对其周围所有其他物体施加引力,这种影响理论上是无限的。

然而,这种影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因此,在地球与月球连线上存在某一点,月球与地球的引力相互抵消。这一点被称为拉格朗日点中的L1点。

在这个点上,月球和地球对一个物体的引力相互平衡,因此可以说在这个点上月球和地球的引力作用效果相等。

这个点大约距离月球4,700公里。

陈云所说的进入了月球的引力范围,实际上就是指他越过了拉格朗日点L1,月球对他产生的引力影响在此刻正式超越了身后的地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月球的引力只作用于这个距离之内。

实际上。

月球的引力影响范围远大于此。

例如月球对地球的潮汐效应是全球性的,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地球另一侧,月球仍然能够通过其引力引起潮汐现象。

在陈云越过拉格朗日点L1之后。

月球可以说已经近在咫尺了。

毕竟只剩下四千多公里的距离,比起全程的三十多万公里而言,可以说是已经贴到了月球的面前。

陈云也开始进入了缓慢的减速环节,让自己逐步提升的速度降下来,保证自己尽量不要直接砸向月球。

毕竟如果可以的话。

陈云还是不想奔月的时候太过狼狈。

像是陨石似的以几十倍音速狠狠的砸下去并留下一个新的环形山的话,未免就有些太过夸张了。

说起奔月,陈云还是希望仙气飘飘一些的。

毕竟嫦娥奔月多仙啊?

况且自古以来关于月球的传说数不胜数,陈云对其多少还是有点复杂情绪的。

人类对月球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想象,这反映在各种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与故事之中。

在华国,最为人熟知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防止不死药落入恶人之手,吞下药后飞升至月宫居住,这一传说象征着牺牲与永恒的爱情。

而在希腊神话中,塞勒涅是月亮女神,她每天晚上驾驶着由两匹马牵引的金色战车穿越天空,代表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

北欧神话中的月亮神玛尼负责驾驶月亮穿过天空,体现了月亮对于北欧人生活的重要性。

在西非文化中,月亮被视为一位智慧的老者,常常参与人间事务帮助解决问题。

而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中,有玛雅文化中的月亮女神与阿兹特克文化中的月亮神泰斯卡特利波卡,月亮与生育、农业及生命的循环紧密相关……

对于这样特殊的月球。

陈云不想硬生生砸出来一个环形山,这感觉和那些四处刻字“到此一游”的无良游客也没什么区别了。

思索着。

陈云缓缓调整了自己的心灵立场,让其产生一个由轻到重变化的反向推力,以减缓他的前进速度。

随着月球的轮廓在眼前逐渐清晰,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壮丽。

月球表面的坑洞和山脉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冷冽的美,这让他心中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陈云继续减慢自己的速度,直到他能够以一种几乎静止的状态接近月球表面。

相比较众多登月着落方法,他这倒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着陆。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作为着陆点,这个地方看起来较为平整,不会有太多起伏不定的地貌。

随着距离的缩短,他调整了自己的姿态,确保能够平稳地着陆。

很快。

陈云就像是普通的迈出了一步似的。

在月球表面上轻轻的着落。

望着周围与众不同的环境,陈云深吸了一口并不存在的空气。

此刻,已到月球。

曾经还只是个普通人的他,如今已经可以直接飞向月球了。

这么大的蜕变,只是过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而已。

可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之内。

一切都变了。

陈云轻轻一笑,随即便是继续认真查看起周围的一切。

四周是一片寂静无声的世界。

他低头看着脚下那看似细腻却又坚硬无比的土壤,那是由微小的岩石碎片、尘埃以及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月壤。

这些颗粒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显得格外轻盈。

每一步都会扬起一小撮尘土缓缓飘散开去,而不是像地球上那样迅速落下。

抬头望向天际,陈云发现没有大气层的遮挡,星空异常清澈明亮。

星星不再闪烁,而是稳定地挂在黑色的天幕之上,仿佛无数颗钻石镶嵌其中。

太阳直射的地方明亮刺眼,而阴影处则是一片漆黑,两者之间几乎没有过渡,这是由于月球上缺乏大气散射光线所导致的现象。

温度方面,月球上的温差极大。

四处飞行的陈云发现。

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约127摄氏度;而到了夜晚,温度则会骤降至-173摄氏度左右。

这种极端的温差对于陈云来说倒是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继续环视四周。

发现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撞击坑,这些都是过去数十亿年间无数小行星和彗星撞击留下的痕迹。

较大的撞击坑边缘往往呈现出阶梯状结构,而较小的坑则更加圆润。

除了撞击坑之外,还有许多山脉和裂谷,它们在阳光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陈云注意到,月球表面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这种感觉在地球上是无法体验到的。

在这里,没有风声、没有水声,甚至连脚步声都听不到。

哪怕偶尔踢起的尘土轻轻落在地面,也没有任何的声音打破这份寂静。

这种安静让人感到既孤独又自由,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他一人。

陈云沉默的四处走着。

很快。

他停下了脚步。

其余的风景基本上千篇一律,不是太感兴趣的他忙起了正事。

只见陈云随意从地上抓取一把月壤放在手心,随即双目直视这些月壤使用了热视线。

虽然没有激光显眼。

但是瞬间三千度的高温加持在这一把月壤之上。

随着温度的升高。

月壤中的颗粒开始变得柔软,并逐渐融化成液态。

起初,月壤中的细小颗粒在高温下开始轻微冒烟。

接着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从灰色逐渐变为更深的色调,最后变成了透明的熔融状态。

陈云小心地控制着温度,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月壤中的某些成分挥发掉。

随着温度进一步上升,月壤中的硅酸盐矿物开始融化,形成了一种类似玻璃的物质。

这种熔化的月壤在陈云的手中缓缓流动,如同液体一样,但比水要稠密得多。

陈云保持着稳定的高温,确保所有的月壤都能均匀地熔化。

不到两分钟,当所有的月壤都完全熔化后。

陈云开始降低温度,让熔融的月壤逐渐冷却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稍微上手将其捏成了一个立方体的样子。

随着温度的下降,熔化的月壤开始凝固,逐渐恢复了硬度。

直至完全固化。

此时,原本松散的月壤已经变成了一块坚实的固体。

这块固体表面光滑,内部结构紧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光泽。

陈云轻轻地拿起这块新形成的固体,仔细检查它的质地和外观。

它比原先的月壤要硬得多,而且更加致密。

这种经过高温熔炼的月壤固体似乎具备更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大概是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不错的隔热性能。

他将这块固体扔在地上,证实了它勉强算是不易碎的坚固程度。

陈云对此十分满意。

明白这或许会是一种未来潜在的月球建筑材料,以后可以用来建造基地或者其他结构。

只不过。

他倒不是将其当作建筑材料。

而是当作自己超视距方位感知能力的全新信标与锚点。

自己既然都来到了月球。

岂能不干脆的留下一个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呢?

这样的话。

以后精神体就可以直接跨越三十多万公里的距离,瞬间来到月球之上。

这将是陈云第一个地外锚点,其意义上截然不同。

这样的未来。

光是想想就有些小期待。

思索着。

陈云熟练的开始用精神力给这熔化月壤得来的立方体包浆祭炼。

为自己在月球的锚点做准备。

当然。

让菲国小弟送另一个超视距方位感知信物上天的计划不用取消,按照陈云的规划,他们要送到的是环地球轨道上,与放在月球上并不冲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