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网络舆情

作者:轻尘本尊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1章 一出好戏

书名:网络舆情 作者:轻尘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9

马清明刚才对国外高科技产品商标命名的那些解释,从逻辑上讲应该是通的。

但宁刚却隐隐觉得,好像还有那么一条线,牵着另外一头的什么问题。

究竟是什么,宁刚一时之间还没有搞清楚。

思索了好久,宁刚终于弄明白,这条隐形的线,应该是科技。

是它把高科技产品,和一般消费品,串联在了一起。

很明显,一般消费类产品,科技含量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就像当年进入到我国市场的那些洋品牌,和国产品牌相比,无非是多添加了一些化学试剂,比如在食品类消费品当中,添加了提鲜剂、增香剂、保鲜剂等,在化妆品里,添加了保湿剂、增白剂、提亮剂等。

这些化学试剂的添加,让这些洋品牌的一般消费品,在国人的心目当中,瞬间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而那些国产品牌的一般消费品,却相形见绌,成了消费者心目中的低档货。

当时,广大消费者并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提鲜剂、增香剂、保鲜剂、保湿剂、增白剂、提亮剂,里面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有害成分。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味道的鲜美,是肤色的嫩白。

就是在这样的消费意识驱动下,洋品牌在一般消费品当中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迅速提升。

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我国一般消费品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而本土品牌的一般消费品,却日落西山,逐渐走向了没落的边缘。

这时候,本土品牌的一般消费品,就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要么,让自己继续沉沦下去,最终走向淘汰;要么,向国外品牌学习,往一般消费品当中添加化学试剂。

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而这一步,那些外国资本好像早已经预料到了。

也许,在他们确定商标名称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

这个想法,把宁刚吓了一大跳。

难道在这些国外资本进入到我国的第一天起,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几十年的布局?

就像高手对弈那样,不仅仅能看到自己要下的后十步棋,也看到了对手的后十步棋?

这也太可怕了吧!

仔细想想,还真的是这样。

因为他们已经摸透了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

而伴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就拿一般消费品当中的食品来说,人们的追求从最初的吃饱,到吃美,最后再上升到了吃健康。

正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埋好了伏笔,所以才在一般消费品商标的选择当中,确定了把名字本土化的基调。

而就在本土品牌追随他们的脚步,往一般消费品当中添加化学试剂的时候,他们又高举起了健康的大旗。

实际上,他们所谓的健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罢了。

那些一般消费品的实质内容,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用新的添加剂,取代了老的添加剂。

正是因为他们把健康的大旗高高举起,所以才迷惑了绝大部分的消费者。

在这些消费者心目当中,觉得那些洋品牌的东西,是健康的,安全的,纯天然无公害的。

要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喊出如此响亮的口号?

而那些同样添加了化学试剂的国产品牌,却再一次成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垃圾。

同时,因为他们把产品商标本土化了,所以即便是他们的产品出了问题,照样会把脏水泼到本土产品的身上。

这就是他们的算计,这就是他们的阳谋。

明白了这些之后,宁刚又进一步想,在其它领域,他们会不会有同样的算计呢?

带着这个疑问,宁刚把自己刚才的想法,对马清明和盘托出。

马清明愣怔了一会,说道:“小宁,你考虑的很细致,也很深刻。我觉得,他们的算计,应该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他们会有更多的,更毒辣的,更可怕的算计,来阻挠、迟滞我们的发展。”

两个人讨论了很多,最后,他们又把落脚点,重新回到了有关小象方便面的专题报道,而引起的舆论风波这件事情上。

马清明问:“小宁,有了这些思考之后,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宁刚说:“我刚才突然间有个想法,为了避免一般消费品商标鱼龙混杂真假难分的局面,我们可以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在网络上公开所有的产品目录,让广大消费者清晰的看到,哪些是本土品牌,哪些是洋品牌。”

“第二件事,是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建议,让他们勒令所有的生产企业,就产品商标的标识做出调整。”

“在产品标识上,除了保留原有的标识之外,还要加上一条,就是明确标注产品是本土品牌,还是洋品牌,这样的话,究竟是哪种品牌出了质量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马清明说:“小宁,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会马上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的。关于你说的第一件事,我们网站也会率先行动。只是不知道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又会出现什么样的花样。尽力而为吧!”

从总编撰办公室出来,宁刚乘电梯回到了三楼,刚到301门口,就听见杨和平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

宁刚驻足听了听,好像是在骂王晓亮。说王晓亮忘恩负义,狼子野心,居然不接他的电话。

隔着门缝一看,原来杨和平是在对着空气撒气呢!

宁刚笑了。

其实这一幕,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宁刚很清楚杨和平是什么德行,他估计,今天的选题,杨和平肯定还会交给拧凝去采访,从而进一步挑起王晓亮对他的对抗情绪。

所以,宁刚就提前给了拧凝一点暗示。

拧凝多灵性啊,绝对能从宁刚的只言片语里,猜测出他的用意。

于是当杨和平用电话通知拧凝的时候,拧凝便抓住这个时机,上演了一出好戏。

拧凝说:“杨主任,你等一下,我拿笔记一下。”

说完这句话,拧凝已经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然后一步步走向王晓亮的工位。

见王晓亮在工位上,便又打开了免提键。

“杨主任,我已经拿到笔了,你说。”

“今天的采访任务,我还交给你了。具体的内容我已经发在了你的手机上,希望你能很好的完成这次采访任务。”

拧凝说:“杨主任,你是不是忘了,要把派遣单给我呀,昨天就没有给,我们组长都向我要了。要不然,你把昨天和今天的一起给我开了吧?”

杨和平怒道:“你怎么那么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先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派遣单的事,以后再说。”

他们之间的通话内容,王晓亮在旁边听的真真的。瞬间脸色就变了。

之后杨和平给他打了十几通电话,他一个都没接。

他终于知道杨和平是什么样的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