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源之世界

作者:作者石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十八章 僧侠皆为友

书名:源之世界 作者:作者石源 字数:7.0千字 更新时间:05-19 01:34

龙辰三一九七年四月初七,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车队正行驶在逐渐远离东都的路上,车队首尾相距足有两百多米。八匹马拉行的六轮篷车也有六七辆之多,而拉货物的马车更是不下百辆,此外车队旁边还跟随着简装骑兵(车队护卫)三十余人,算上大篷车内的乘车人,这支车队的总人数竟不下百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走在空旷的郊外,目的地便是那位于西都的郡城“觅鹿郡”。

这百十来人组成的车队,于数月前从时昌出发,由冬初走到了春末,路经数十县百余镇,还绕过了不少弯路,至于原因为何,其一是采购补给品、其二是最后再看看这熟悉的东都、其三嘛……是为了活命。

而这列车队的主人也不是寻常人家,是刚刚从吏部卸任告老还乡的原吏部郎中宿桥有杰,本次举家搬迁从时昌赶往千里之外觅鹿也实是无奈之举,老爷子今年已经年近六旬,自幼生长在东都,因为读书早又擅长读书,十五岁就在国考中及第,并考入了时昌城中最有名的天幕学府,之后又依靠家中势力的帮衬,一路仕途也很平顺,才有了昨日的吏部郎中宿桥有杰。

人在官场就如同树苗在田野间,而且这里不是寻常的田野,而是有着天底下最肥沃土地的最上品田野,在这里可以获取最充分的养料,很快小树苗就可以成长成为参天大树,而当这颗成长起来的树苗有了枝繁叶茂的能力时,它就可以动用自己的余荫,去庇护那些曾经和自己一样矮小的花朵。

老爷在官场差不多忙碌了四十年,在这里积攒下的人脉和见识,都可以为他的后人以及族人提供难以想象到的巨大帮助,可是如今辞官后,却带着全家如同逃难般的冲向了西都,将这些年来的经营全部抛弃,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生死抉择吧……

一切其实来源于吏礼之争……

苍逻国是君主制国家,依旧沿用六部制度,其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司其职,制度上属于平级。

吏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官员的委派与考核,正因如此也使得吏部的权力看上去,要比其他五部大一些。

户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天下的钱粮和商会,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的钱袋子,也是数万万百姓得以吃饱饭的依仗。

礼部的主要职能是督学以及制典,也就是书院教育和律法颁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未来,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全由礼部说了算。

兵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国家军队,在战时拟定战略、派遣将领以及调遣兵士。

刑部的主要职能是依据律法,判定国民的罪责并给予合理的惩罚。

工部的主要职能则是土木挪建,这其中包括建楼、铺路、筑坝、修桥等与建造相关的事宜。

不知从何时起,礼部开始插手其他五部所管辖的事情,并且渐渐了有了压制它们的势头,这期间自然就出现了官员间的明争暗斗,而宿桥有杰也无法置身事外,最终落得了现如今这个下场。

‘为苍逻万代基业,复先代荣盛之巅,应舍弃旧时科典,制新逻取仕之章,故才学不及容姿,品性可参其三艺,勿使貌丑者入殿……’

坐在大篷车内的老者,此刻还忘不了半年前在朝堂上,礼部郎中的这段话。

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苍逻国千秋基业考虑,也为了再现当年苍逻国鼎盛时期的面貌,应当着手取消现有的旧的考学制度,改用新苍逻时代独有的考学制度,所以我们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其相貌是否符合当代审美,至于其才能完全可以后天再培养,同样的其品德和性格的优劣,也直接参照其作为苍逻国人必修的三艺(歌唱、舞蹈、乐器)即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避免那些相貌丑陋的人入朝为官,因为这样的人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而且还会损坏国家的颜面,之后的朝议中,更是有官员讽刺那些乐感缺失的人为智力残缺者,也同样不宜入朝为官,之后甚至有官员认为,这类相貌丑陋或者乐感缺失的人,不仅不配入朝为官,甚至不该入学,苍逻国所属的书院应当在入学时,就严格考察学子的容貌是否符合规范,以及三艺的修习是否合格。

在朝堂上持有不同意见的官员们,自然也会站出来回击这样的论调,毕竟这里是推崇儒学的苍逻国,那些自幼就修习‘人之初性本善’的官员们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治天下一直都是取其才而并非取其貌的,科典教育是关乎仕途晋升方面最公平的制典,已沿用将近三千载,怎可轻易废除!以貌取人这种明显有失偏颇的论调实在是不可取的,并且引经据典的将以貌取人带来的恶果说与众人听,也正是因为反对声音比较大,所以礼部的这一道奏本终究没有办法得到皇帝陛下的首肯,只能暂时搁置。

只是……近百年来的几代君王,愈加的轻视儒学,开始听取枕边臣子的学说,已经引起儒学界的很大不满,但苍逻国以儒家独大,作为帝王不得不顾虑,帮助自己治天下的儒学界的力量,所以苍逻国的皇帝左右衡量利弊后,才延缓了礼部的新主张,当然这只是延缓并非驳回。

此一战看似是儒家的胜利,但是每次这样的胜利,都会使得儒家的力量被悄悄削弱,因为此时与儒家为敌的乃是皇帝的亲信和近臣,所以每次发生政见冲突,都会在不久后,导致数名儒学派旧臣,要么在威逼利诱下投靠到了宠臣方的门下,要么直接被贬官处理。

宿桥有杰就属于后者,只是为了最后的颜面,所以这次他是自己主动请辞,这样做总比被罢免要好看些。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两百年前,或许宿桥有杰还不必如此做,因为曾经的‘宿氏一族’也同‘文氏一族’一样,都是苍逻国的大族,虽然整体上还是要比文氏一族差一些,但是其在东都地区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其族人无论是在官界,还是商界都是很有话语权的,只是……势无常态、月盈则亏,终究在这百年间逐渐的衰落了。

当然了,宿氏一族也不是没有做过挽救措施……

别的不说,就说联姻这块,同时期处于同样困境的蛟氏一族,就曾经与宿氏一族频繁通婚,宿氏一族看重的是,蛟氏一族在西都商界的影响力,因此每年两族之间的通婚人数都不下百人,宿桥有杰也在此期间娶了他的此生挚爱蛟梦璇,虽然最终两个氏族的人都没能挽救家族的衰败,但在同一屋檐下淋雨也算是一种福气(夫妻)吧。

书回正文。

上文提到的离开东都时昌,赶往西都觅鹿的车队中,就有宿蛟氏的后人,其当家人名为宿桥有杰,是一位将近花甲之年的老者,其妻蛟梦璇,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二人共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宿蛟成望、次子宿蛟成禄、三子宿蛟成兴,长女蛟宿成雁。

一家人坐在位于前排的六轮篷车内,车子缓缓的向前移动着,这辆六轮篷车的长度大概有一丈七尺、宽度不足八尺,高度一丈三尺有余。车身分前后阁,并设置有上下层,前阁有左右四扇窗户供人座谈观景,后阁没有窗户,只有一个换气口,是帮车内的暖炉排烟的。并安装一架短梯,直通上层休息室。

此时二老正坐在前阁闲谈,次子和三子虽也在前阁陪着说话,但都已打起了瞌睡,只有长子还饶有兴致的在观望窗外并不熟悉的景色,而长女则因春困正在车架上层休息,尽管车子有些颠簸、环境也很陌生,但都没能影响她安睡,只因家人都还在身边。

宿桥为杰:“哎……时不与我、如之奈何……枉我还有这一腔的热血,却不想终究只能望着江水东逝,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了”

长吁短叹,一脸愁容的念叨着。

蛟梦璇:“夫君啊,常言说的好,身在庙堂好功过、青丝染雪幸得归,你半生为官已尽了臣子的本分,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的,而今是时局有变,并非你的过错,切勿因此而自责”

语重心长的劝解。

宿桥为杰:“夫人啊,我这突遭贬黜,倒是连累了你啊,此去西都路途遥远,害你要经受这颠簸之苦,终究还是我之过……”

一脸居丧的低下头,眼圈里藏着泪光。

蛟梦璇:“你我是夫妻,还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也不怕孩子们听到了笑话你,再说了,你在朝为官时,我也曾风光过,而今你辞官为民了,我也乐得当一个民妇,从此你也不用再刻意去应付那些觥筹交错,咱们就做一对儿平凡夫妻,等以后有了孙儿,便一同含饴弄孙,这不比留在东都时候强多了。”

蛟梦璇悄悄的伸出双手,将宿桥为杰的一只手握在手里,两个人布满皱纹的手就这样重叠在一起。

宿桥为杰:“……”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明显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难过。

蛟梦璇:“只要咱们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的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我就知足了”抬眼看了下眼前的三个儿子

宿桥为杰的眼中此时再次泛起了泪光,半年来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出现这样的场面了,此时车队正在向着不远处一间客栈的前进,预计在那里将会进行补给和休息,此处已经出了东都地界,但距离西都还有很远的距离,而这间用于补给的客栈似乎也不寻常,原因就是客栈的背后靠着一道深渊,这深渊还有一个豪气的名字叫做‘天耀关’,虽名字里带有‘关’字,但却并不是要塞隘口的意思,而是因它的奇景而得名。

此时我们的视角来到了半空中,此时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五时左右,再不用一个时辰,太阳就会落山。春末的黄昏有些微凉的感觉,天耀关又处在远离城市的荒野,从空中俯视下去,只见乱石密林毫无规则的,散落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野兽毒蛇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若是你一个人在这里行走,就可以偶尔看到那没了血肉的白骨,当然大部分都是兽类骸骨,但在暗处那似有似无的阴森眼神,我也不知是何来历了,而就是这样一个很难让人喜欢的地方,却是东都和西都之间的连接通道,东西绵延七百多公里,并且有个好听的名字‘永安的绿洲’,当然这个名字,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这里环境的希望,而并非是评价。

因为这是一个拥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面积的荒芜地带,无论四季如何变化,气候始终不那么友好,白昼时的高温可为路面煎蛋,黑夜时的霜露可使人如卧寒冬雪地,且常见狂沙蔽日,一场沙尘暴就可活埋诸多生灵。

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地方,却也没能阻止苍逻人的脚步,千年间这里已经被人为的踩出了两条路,使得东西都之间的通行,可以省去数千公里的不必要路程,只是就算在现如今,基本上也都是百人以上的队伍才敢在这里通行,之所以这么做,既是为了提防野兽伤人、也是为了应对险情时可以互为依靠。

此时在画面的尽头出现了一个瘦高的人影,这个人影由远至近慢慢的走了过来,此人应该是个出家人,大概有一百八十多公分的身高,光秃秃的头顶上有受戒时,用炉香烧出的戒疤,横三排竖三列共计九颗白点。此僧人穿着老旧灰色僧袍,外面罩着一件同样老旧的青色袈裟,颈上挂着一串六道木佛珠,手中拄着一根五尺长的寻常木杖,足下蹬着一双草鞋。待到僧人走近时,我们方才看清他的长相,一字眉小圆眼,二目却是炯炯有神,僧人的面相是那样的和善,给人一种不与世争的修行者的感觉,但在眉宇间却又可见隐隐的狼之隐忍。虽然不知此僧人从哪里来,想来是走累了,竟也不顾忌此处有野兽出没,就这样寻了一块树下的大石块,径直走了过去,便躺在石块上闭目休息起来,一旁高大的树木为僧人撑开一片自然的阴凉,偶有微风拂过树叶引来沙沙作响,僧人就这样舒缓四肢的自然安睡了。

黄昏降临到了天耀关,关外的天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天空中一大团乌云缓缓的移向宿蛟为杰一家人留宿的客栈,一阵冷风袭来,其中夹杂着下雨前独有的雨水气味,一众仆人急忙吆喝起来,大家急急忙忙的给车子盖上防雨布,脚力马身上拉车的套索也被卸下,随后便被带到草料间喂食避雨休息,客栈的小二凭借眼力看出这是一家了不得的人家,便也急忙为马匹搬去了上好的草料,宿蛟家的管事(类同管家)也去往柜前,和掌柜简单说了下情况,并巧妙隐去了一家人的真实来历,并将一张价值三十万银绸的银票交到了掌柜手上作为押金。

这是一家高约六七丈的大型客栈,上下共有五层,大大小小的客房也有不下三百间,整体上是灰色石料和棕乔木搭建而成,并用石灰水混着胶土加固,最后用土漆为其着色。该客栈的整体外观偏向棕色,只有青瓦堆砌出的斜式屋顶为青灰色,客栈门口立着一根约有六七丈的木杆子,上面竖直挂着一面黄底黑字的店旗,上书四枚苍逻文大字“东来客栈”。

本来是迎客的淡季,客栈显得很冷清,但在这时候宿蛟为杰一家人来到了这里,一下子客栈里添了一百多客人,瞬时就变的热闹起来,掌柜的根据自己的眼力判断出了谁是这家里的当家人,而后命厨点师傅特制了两碟当地的小点心,还有当季的几样水果也削成了果盘,而后经由店小二送到了宿蛟为杰的客房中去了。

宿蛟为杰与其夫人的房间被安排在第三层中间的位置,隔壁就是长女的房间,而后兄弟三人的房间被安排在了父母与妹妹的左右,也好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

此时客栈外已经渐渐昏暗下来,此处毕竟是靠近出关的地方,早晚都少有人行走,与客栈的内热闹形成明显的对比,周围都是静悄悄的,不远处的密林中偶尔会传出来一两声鸟鸣,而后便是风吹树叶响,忽然,本来昏暗的夜空中出现一道立闪,瞬时间照亮了十里内的环境,紧接着雷声也传到关前,不多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雨点激烈的击打在沙土地上,正应了那一句雨打沙滩万点坑,即使过了一刻钟雨势也似乎没有丝毫的减弱,眼看着雨水落地后竟升起雨烟来,好在屋顶经匠工精心设计过,即使雨水击打在青瓦上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但住在顶层的客人也不会听到哪怕一丝噪响。

就在此时,宿蛟为杰与长子和次子三人应掌柜之邀来到一楼观雨,至于为什么来一楼观雨,这自然是有因由的,这天耀关有一特殊景致,该景致并不可常见,但天耀关的名称由来,却又与其息息相关。

在天耀关北侧有一条峡谷,名为“阳居峡”,据闻此峡谷有一千七百余丈深,谷底似有溪流通过,也似乎只有野兽的白骨和乱石,曾经有许多的探险者去谷底探险,但是却没有哪怕一个人活着爬上来过……

而后就是该峡谷有个奇观,那就是当太阳西落后,本来幽深不见半点光亮的峡谷间就会出现太阳的金色光辉,即便距离峡谷数里之外,也可望见那金色的光亮从谷间折射出的光耀,而这还不是最特别的,若是此时遇到雨水天气,这金色光耀就可化成七色虹光,并且这光会浮于峡谷上方,犹如在谷间搭建了一座七彩浮桥,仅是显于谷间上方的七彩浮桥的长度也不下百丈,其高度也足有三十丈,站在谷前向上望去,犹如一道天门挂在头顶。

但是无论金色光辉还是七彩浮桥,最多也只能存在一刻钟,之后峡谷间会再次回复成原始的黑暗。

据说这七彩浮桥可以载人安全进入深谷,只是至今好像都没有人去尝试过,毕竟这个太不符合常理了,即便是冒险者也不会去做这种缺乏常识的尝试。

今天恰巧落日余晖未散,又逢雨天,客栈中的客人们便聚在一楼外侧,那里有个特别建出的圆形观雨厅,大家就在这里等待观看这人间难有的美景。

而就在此时,就在永安的绿洲中有那么一间小木屋,有两名身着官衣的男子?看样子二人的年纪应该在二十五六上下,长的唇红齿白、细长的眉眼和长长的睫毛,明显是精心修饰出的妆容,本来的肤色已经看不出了,只见到脂粉涂出的惨白。因是成年人,已行冠礼,只是又有别于普通男子,二人的头顶带着一顶方形羽冠帽,冠帽的前额部位镶嵌有一颗绿色猫眼石,帽子后侧比前侧高出一截,用来放置发髻,一根银制雨燕发钗横穿过发髻固定帽子。此二人身穿粉色立领截袖一体裙衣,裙身与女式不同,其左右两侧从臀下部位开始已被刻意剪出开叉,大步行走时会可见裙内的长裤,裙衣外侧罩有白纱衣,此白纱衣上至两肩、下至脚面、左右各及手腕、胸前绣出了金色苍逻文,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书写着“净衣为使、污浊不存”,这就是净衣司副使的官服,而后足下蹬着一双红色镂空鞋,鞋子前端呈三角形,二人腰间都配有“佐刀”,此时二人正在木屋中避雨也在等人。

【源世界兵器谱】

1.佐刀(品质优秀):精工打造的武器,略微向前弯曲的刀柄,长度三寸半,呈灰色。刀身长二尺三寸,重两斤四两,除了打造价格比较贵以外别无奇特之处,乃是净衣司或净灵司副使级别佩戴的武器。

下午六时许,东来客栈内的旅客已经开始在二楼饭堂内开始进餐,此时客栈内众人正谈论着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桌间推杯换盏,楼内灯火通明,热闹好似集市。而客栈外的雨势渐弱,但并未停歇,这一刻难得的安宁夜色,却被一阵从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惊扰了,一大群头戴防雨斗笠、身披皮制防雨衣的白衣客,正骑乘着快步脚力马奔将过来,马蹄下水花四溅,马队中有数人手提长明夜灯为马匹照明前方道路,一行人匆忙赶路,即使路过关前的东来客栈也不做片刻停留,径直跑了过去,不过马队中有一人在经过客栈前时,抬头向客栈的二楼偷偷的瞥了一眼,便转回头来,继续向前赶路去了。

晚饭后,蛟梦璇与三子及长女在三层的房间内闲话家常,而宿桥为杰则与其长子在客栈一层的角落处专注的谈论着什么。此时的客栈一层已经只剩下五六个人了,显得有些冷清,连小二都偷偷躲在一旁偷懒起来。窗外雨水经由屋顶的瓦片,化作雨滴,最终落向地面,滴答滴答的声响似也有了韵律,竟使人不觉厌烦,正在此时,乍听到敲门声,只是声音并不响亮,起初大家还以为是风吹打门扉产生的声响,但是三五声之后,小二哥也被从瞌睡中唤醒过来,只见他揉了揉眼睛,便不耐烦的向店门走去。

小二哥:“来了来了,这大雨天的怎么还还有客人啊!烦死了。”

前半句很不耐烦,后半句则嘟囔着在心里骂起人来。

“吱嘎”声响传来,两扇木门向左右打开,只见门口站立一个僧人,这关前只此一间客栈,周围又没有好的避雨地方,刚刚又偏巧下了这么大的雨,但这僧人除了头顶有几滴雨滴以外,僧衣上竟无有半点雨痕,小二哥一看僧人的穿着,就知道是行脚僧,而且是没钱那种,又想到刚刚自己的好梦都被这僧人给搅合了,一时间心里十分不爽,就这样将僧人挡在了门前,完全没有放其入内的意思。

小二哥:“你这和尚,来的可真是时候,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还四处乱逛啊?这天都黑了,你还不去寻个寺庙休息,在这里闲逛,小心遇到野兽把你当夜宵给吃了!!”

仰着下巴说。

僧人:“施主请不必为贫僧担心,只要心中有佛光,便可不畏黑夜,况且贫僧的命中归期早已定下,当不惧横祸”

面带笑容的说。

小二哥:“你这和尚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听不懂!但我告诉你啊,我这里不给化缘,更不给白住,你看你那一身穷酸相,我都懒得理你,你赶紧给我走啊,要不然我可不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