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聊斋寻长生

作者:水煮多宝鱼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二七章 一支穿云箭

书名:我在聊斋寻长生 作者:水煮多宝鱼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1:06

“这又是何物?”

王哲又取出了从黄珅那里得到的小令牌。

“此乃阴司鬼差令牌,若是阳间修士得之,可死后入阴间为鬼差,不入轮回。”

只是看了一眼,那城隍便认出了这令牌。

“和黄坤真是机关算尽呢!”王哲笑道。

“哦对了,听说前些日子,有个了不得的鬼物从阴司逃了出来?”他又想起来从那画皮鬼嘴里听到的消息便问这城隍。

“回大人,正是,那鬼物乃是前大雍文王武镇罡。”

“武镇罡?”王哲还是第一次听这个名字。

“回大人,此人生前乃是大雍文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帮助大雍开国皇帝平定天下,后因谋反而被诛杀。

据说是五马分尸之酷刑,还将他一张脸皮剥了下来,还被夷三族。死后怨气极盛,化为厉鬼,誓要杀尽大雍皇族。

因戾气太大,被压在了阴司深处的大牢之中,却不知为何逃了出来。”

“叨扰了,告辞。”

“下官送大人。”

“不用了。”

王哲转身,一步消失不见。

“人间好像很多年没有出现巡察使了!”那位城隍盯着外面道。

“走了,来福。”

出了城隍庙,王哲叫上了土狗,一人一狗消失在夜色之中。

临安城,某处庄园之中。

一个道姑脸色铁青,女儿的死让她悲痛欲绝,满腔怒火。

“道长节哀,我一定尽快差人调查出是什么人害了令千金。”旁边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道。

“多谢庄主。”

“明天的事情就不劳烦道长了,有什么事情知会下人一声便是,道长放心,答应道长的在下绝不会食言。”

“好。”

夜静悄悄的,冬日的也似乎格外的漫长。

临安城,一条河上架着一座桥,桥边的石凳上坐着一个人,闭目凝神,他的身旁蹲伏着一只狗。

这人正是王哲,

他没去找客栈住下,而是随意找了这么一個地方准备在这住一晚。在这一坐就是一夜,北风呼啸,一旁的河水已经结冰,他却处之坦然。

直到天亮,这才睁开眼睛。

“走吧来福,咱们去吃点东西,在四处转转,带你去看看西子湖。”

王哲找了家店铺,吃过早饭之后便带着来福朝着西子湖而去。

在路上,他碰到了一个大汉,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头发很短,手里拿着一根手腕粗的铜棍,身上散发着一股惊人的气息。

“好强盛的血气啊!”王哲看了那人一眼。

那大汉身旁不远处是一个干瘦如柴的老道,身高六尺多,背着一把古剑,看那干瘦的模样,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了。

眼看着那两个人一起走向了城外。

王哲则是带着来福到了西子湖。

冬天里的西子湖,没了春夏的妩媚,却也有断桥残雪,别有一番情调。

送走了黄珅,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一人一狗在这西子湖畔转了一圈,冬天,这里人极少。

从这里离开之后,王哲准备去找卓思危,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打探一下有关那通臂猿猴的消息。

按照卓思危先前的说法,他一年的时间里有近半年会呆在临安城。

王哲来到他在临安的宅子,敲了敲门,站在门外等了一会。

“谁啊?”里面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听着很耳熟。

嘎吱一声,门开一道缝,里面的人还有些睡眼朦胧。

“这个点了还在睡,昨夜做什么了?”王哲笑着打趣道。

“咦,是你,快进来!”卓思危看到站在门外的王哲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满脸的惊喜,急忙将他请进了屋子里。

“这都临近年关了,你怎么来临安了?”

“来找个人。”

“找人,谁啊,找到了没,临安我熟啊!”

“已经找到了。”

卓思危将他请进了屋子里。

“这么大一个庭院,就你一个人?”王哲看着这三进三出的院子。

“还有一位林伯,这个时候应该是出去买东西了。”

“你这该不会贪赃枉法得来的吧?”

“瞧你说的,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从来不做贪赃枉法的事情,就是家里有点闲钱,我有经常在这里公办,就在这里买了一套宅子。”卓思危笑着道。

“不聊这个了,我来这里是想想你打听点事情。”

“什么事,说。”卓思危熟练了沏了一壶茶。

“听说郭北县的城出了大妖怪,可有这事?”

“这事你是如何知道的?”卓思危闻言一愣。

“道听途说。”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听说还是个了不得的大妖。”

“那妖怪可曾被降服了?”

“不曾,广济大师都因此事而圆寂。”提到这里卓思危神色有些黯然。

“那可曾找到那妖怪的踪迹?”

“不曾。”

“这么久都没找到,还有你们百骑司找不到的,是没怎么上心吧?”

“嗨,你太看到起了我们,这大雍万里江山,它随便找个犄角旮旯一躲,怎们找?”

“不是还有些特殊法宝、神通吗?”

“对,的确是有,那也得人家愿意用,愿意帮忙才行,你要是能请懂那钦天监的监正,让他动用那天鉴镜,自然是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卓思危喝了口茶,然后继续道。

“在你我的眼中这是了不得的大事,在上面的那些大人们的眼中,这就是小事!

什么是大事,前些日子荆州江城外“禹王鼎”现世,吸引了不知道多少大修士。然后有突然不知所踪。

这才是大事,现在钦天监、百骑司不知道多少人马都在寻找那“禹王鼎”的踪迹。”

说到这里,卓思危的脸上露出几分自嘲式的笑容。

“这才几年的世间啊,朝廷就变了,没几个人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都在想着手中的权利,学着炼丹,修行道法......”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京城里的皇上炼丹求长生,下面的大小官员不都得跟着学啊,他们也想着长久的侍奉皇上不是?”

王哲笑着道,言语之中带着几分讽刺。

“谁不想长生,越老越怕死,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怕死。”卓思危笑着道。

“伱说这天地之间有正气吗?”王哲看着外面天空,突然问了这样一句话。

“嗯,正气,当然有,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这一路而来,看着天地之间,总觉的有些昏暗,现在想来,这是污浊之气,有邪气、有怨气,

也曾经不止一个人说过这天下要乱,细想来,是这天地之间的正气少了,

皇帝炼丹,百官效仿,无人关心百姓的死活,民间哀声怨道,盗贼猖獗,不正之气大盛,这般长久下去,这世间不出乱子才怪呢!”

听着王哲的这番话,卓思危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又喝了一口酒。

“我这一路而来,所过之处,随处可以看到冻死、饿死的百姓,却没见朝廷赈济。朝廷不管百姓的死活吗?”

“赈济了,只是大雍境内受灾的地方太多,户部没有粮食了。”卓思危低声道。

“这眼看着就到了年关了,也别回去了,就在临安住下吧,我这宅子足够大。”

“我还想去其它的地方转转。”

“去哪啊?”

“走到哪算哪。”

这两人正说着话呢,突然听到外面天空传来一声鸣响。

“稍等。”卓思危急忙来到外面朝天空望去,只见还算是晴朗的天空之中出现了一朵彩云,细看之下好似是什么东西炸开之后发出的光芒。

“这是什么,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吗?”

23shu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