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魔道主

作者:不许道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尝试炼药

书名:魔道主 作者:不许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1

夜色渐深。

月华为符纸凝聚,潋潋似水一般,映得院中如池。

应辰见此情形,这才暗暗点了点头,只要这一步没有差错,明日当是可以开炉炼药了。

他也不回屋里,便在院中坐下,静静等待时间流逝。

只是因为看顾药材,应辰不能全神入定,平日修炼或者观想时,感觉转瞬即逝的时间,此刻竟是显得长夜漫漫。

“难怪那些药师、丹师,都会收授学徒,或是培养道童。”应辰忖道:“原来炼药、炼丹,确有许多繁琐之事需要帮手。”

应辰倒也不是耐不住性子,不过时间久了,便想索性寻点事做。

练习符箓?符纹、符箓,是当前应辰钻研最深的功课,这几日里他也没有落下。

不过练习符箓,也少不了全神贯注,现在显然并不适合。

那温习药书?琢磨剑术?乃至锤炼法力?应辰思来想去,却是都不合宜。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注精神,他早已经将此给养成了习惯。

最终,应辰目光一转,竟落在了院中的水缸中。

这个水缸,还是他初入门时,为蓄水用水置办的,只是后来学会了符箓,能够凭空凝结出来清水为用,渐渐的就荒废了。

直到几日前,为了冰存从卓清之处得来的那一尾百花鱼,应辰才又把缸中蓄满了水,施法凝冰。

应辰忽然想起此事,不由便有念头生出,左右也无事可做,不如料理了这养在百花露里的鱼,瞧瞧是甚滋味。

只是化开了冰,取出了鱼,应辰却又有些犯难。

他也不善烹饪,手头更没合适工具,想了一想,索性取了一把小刀出来,将之片做鱼脍,取到鼻尖一嗅,果然是股淡淡清香,半点也不见腥。

“啊呜!”应辰正待一品,忽地听闻什么细微叫声,在这宁静夜里明显非常。

他不由抬了抬眼一看,竟见有只毛色纯黑的猫,四足立在墙头一角上,轻轻晃着尾儿,低声地叫。

“咦?”应辰讶然一笑,问道:“你这不速之客,好大胆子,从哪跑出来的?”

这赤水崖上,可不会有野生的猫,就是兽房圈着的凶狠兽类,若敢随意乱跑,也是死路一条。

不过这只黑猫显然不会回应,只是不住的来回踱步,瞧着院中摇晃尾巴。

应辰眼光落在刀身挑着的鱼脍上,顿时了然。

他想了想,索性把禁制一开,那只黑猫顿时一跃而下,小跑到了应辰身旁,环绕着他不停打转。

应辰随手将手中鱼脍抛过,便不再去理会,自顾片了一片品尝,果然入口即化,还有舌韵绵绵,分外鲜甜。

“妙哉!”应辰不禁赞叹:“果然不愧人间珍馐之名。”

应辰忽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有些老饕潜质,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从心所欲,本来便是先天道的宗旨。

他自得其乐片起鱼来,时而又给黑猫分上一片,倒也给这漫漫长夜添了一分逸趣。

应辰自到此世一来,实在难得这般轻松,他忽然有些吝惜起来,想把这种闲情保持久些,那只黑猫竟也十分知趣,只是懒懒躺在一旁等待。

如此,不知不觉便已到了天明。

应辰片完了鱼,也揭下了最后一味药的符纸,知道闲情逸致的时间到此为止。

应辰把黑猫提起,惊得黑猫啊呜一声。

但他只是打开院门,把这黑猫放了出去,又把禁制闭起,带着所有药材回到炼室之中。

墨竹道场的居所,是不配有丹室的,但只要把修炼室的禁制打开,保证气体流通,却也不是不能为用。

他把丹炉摆在炼室中央,添上灵木制备的炭,炼丹、炼药不可节省的净水,最后在丹炉的正反两面凹槽填上两块灵石……

光做这些准备,便又是一笔不少的钱财,难怪常有人说,习炼丹术消耗的财富,要远比纸面上的要求更大。

应辰若不是发了一笔横财,纵使凑齐了药材,难免也要卡在这一步上,而在之后,还不知有多少开支。

不过事已至此,应辰也不可能再止步。

好在他准备的这些,至少支撑完这一次尝试炼药,定是足矣。

应辰信手一指,一张符纸飞落炭上,顿时便燃起了明火。

此火只是凡火,但灵木制备的炭,毕竟非同寻常,火势一起,很快便已猛烈起来。

应辰目视着丹炉上的汞仪,确定温度到达炼药所需,当即不再犹豫,挥手将炮制好的药材,依照最标准的先后顺序与间隔时间,一一投入丹炉之中开炼——

不错,炼药便是如此简单,虽然不比似配置散剂一般,将炮制好的药物混在一处便能算数,但也不似炼制真正丹药那么复杂。

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简易。

应辰掐算着三个时辰的时间,精准熄了炉火,又静置了一个时辰后,才把丹炉打开,只见丹炉中的药材,已经凝结成了粒粒小丸。

这些小丸,并不是‘丹’,每颗不过砂砾大小,只是分外圆润。

应辰捻起一颗,含在口中不咽,只是尝着它的味道,便知道这次炼药是以失败告终。

这炉中的丸散,看着虽是成了形,药力却已流失了十之八九,几乎没有效用了。

“果然……”应辰面不改色,清理了炉中丸散,再次添上净水,便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二次炼药。

第一次的尝试,他完全依照了药方的标准,但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不入门的做法。

《论丹鼎术》中说道,药材的年份、药性,乃至炮制后的成色,都不可能与药方的标准完全相同,无论炼丹还是炼药,想要有所成就,必要学会观察药材在丹炉中的变化,并做变通。

而优秀的丹师,则能够在开炉之前,便对药材在丹炉中的变化成竹在胸,从而做出完美的应变。

不过这样的境界,没有一定的天分和积年累月的经验,自是无法企及的。

应辰没有想过一步通天,这一次,他开始尝试着通过丹炉上的观察口,按照药材的变化,改变投入药材间隔的时间。

可惜的是,因为缺少经验,他做起来手忙脚乱,这一次炼药不仅没有成功,更连丸散都未成形。

一炉上好的药材,生生炼成了一团废渣,应辰依然没有气馁,只是这一次,他没有急着再次开始,而是认真思索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