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爹毒娘恶?我囤满空间和极品断亲

作者:曲梨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9 章 意外之喜

书名:爹毒娘恶?我囤满空间和极品断亲 作者:曲梨瑶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8

胡招娣大声问:“乡亲们,你们到底是真的穷怕了?还是已经习惯了这种贫穷的生活?”

村民们面面相觑,都不明白胡招娣为何这样问。

看着村民们一脸的疑惑,胡招娣继续道:“你们要是真的穷怕了,会不想做出改变吗?

咱们这个村子穷了多少辈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你们还想继续过下去吗?

现在,我给了你们改变的机会,可你们呢?

你们已经穷了半辈子,难道还想让你们的孩子继续穷下去?

就三五天的时间,小松林那块地就得动工。

你们现在没银子,我不要求你们现在就交学费,我可以每个月从你们的工钱中扣一点。

咱们这个村子的土地我看过了,可以种好多种药材。

你们要是愿意的,可以跟着我一起种,到时候把药材卖出去是不是就换成银子了?

可你们把药材卖出去,账能算清楚吗?

人家少给你们,你们知道少了多少吗?”

老秀才板着脸附和:“就是,要不是招娣这丫头上门说服老朽,老朽还不愿意来授课呢。

可她说得很对,大湾村已经够穷了,再不改变,咱们还是一样吃不饱穿不暖。

就算将来你的孩子没能考取功名,出去给人做个账房先生,或者自己做点小生意,会算账他们也不至于吃亏吧?”

胡招娣叹了一口气:“行了,你们自己考虑,你们的孩子读不读书,将来有没有出息,都跟我没什么关系。

要不是看在都是一个村的邻居的份上,六两银子就想上一年的学,想都别想。

你们可以自己去县城的私塾打听打听,哪家私塾一年的学费少于八两银子?

不想报名的都回去吧!今儿个我就去县城的钱庄换银子。

孩子不上学的,明日上纪家领工钱,要上学的到纪爷爷这儿来报名。

报了名的,等小松林开工,你们就能去干活,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

胡招娣说完,跳下椅子,看了村民们一眼便打算离开。

胡铁牛突然挤上前开口:“招娣,我家四小子壮壮报名,他今年八岁,学费从工钱里扣。”

胡招娣笑着点头:“行,纪爷爷把壮壮的名字写上去。”

胡铁牛一脸憨厚的笑容:“太好了,我家壮壮也可以上学了,希望他以后能和招娣一样有本事。”

旁边有村民拉了拉胡铁牛的衣角:“你疯了?一年可是要六两银子的学费,等小松林那边的房子建起来,你上哪儿给孩子赚学费去?”

胡铁牛白了那人一眼:“去去去,你傻我可不傻,房子建好了还可以跟着招娣种药材,只要跟着招娣,还愁那一年六两银子的学费?

你看看人家纪家兄弟,自从跟着招娣,人家在村里走路,那腰杆都挺得笔直。

知道为啥不?那叫底气!”

胡铁牛说完,还故意挺了挺腰杆,表现出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

以前他或许没那么相信胡招娣,但昨天,胡招娣一株人参就卖了六百两银子。

六百两啊!他若是没有走狗屎运,可能一辈子都赚不来那么多。

但跟着招娣就不同了。

虽然不敢奢望赚六百两,但赚孩子的学费绝对不是问题。

胡招娣对着胡铁牛竖起了大拇指:“胡叔,感谢你信任我,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胡铁牛毫不犹豫的大声说出几个字:“我当然信任你。”

胡招娣笑了,发自内心的笑。

“纪爷爷,您在这守着,我去一趟县城的钱庄。”

老秀才点头:“行,你去吧。”

“招娣,你等等。”一个村民开口。

胡招娣扭头看向叫她的村民:“这位大叔,找我什么事?”

“我......”村民咬了咬牙:“我要给我儿子报名,招娣,我现在也没银子,学费能不能也从工钱里扣?”

“当然能,你让我纪爷爷记上你儿子的名字就行。”

“哎哎,谢谢你,招娣。”

“不用客气。”

胡招娣转身就走。

那些前来私塾想要报名却又打退堂鼓的村民看着胡招娣离开的背影,眼里满是犹豫。

胡铁牛满脸得意的挑眉:“我说你们怎么回事啊?想报名就快点,不想报名的就赶紧回家。

人家招娣都去县城钱庄换银子了,快回去等着领工钱吧!

哎呀!我这心情咋就那么好呢?哟!原来是我家壮壮要上学了!

真好,以后我家壮壮也能识文断字了,哈哈哈哈......”

村民们一听,嘴角忍不住一抽再抽。

这胡铁牛是在赤裸裸的刺激他们啊!

村民们要面子,谁也见不得自家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

尤其是男孩。

胡铁牛继续刺激:“你们怎么还不走?这私塾一年可是要六两银子。

六两银子攒下来,买粮食的话两年都吃不完,快回去吧!

我家壮壮以后要是能考上功名,那就是我胡家祖坟冒青烟了。

他要是考不上,以后也不让他留在大湾村种地,我就让他去县城找个轻松的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哎呀!想想都美滋滋。”

有几个村民在胡铁牛的刺激下,咬了咬牙也给自家孩子报了名。

而胡招娣也的确赶着马车去了县城。

这一次去她不但购买了不少文房四宝,同时也去钱庄换了不少银子。

不是每个村民都愿意送自家孩子上学的。

那些不想送孩子上学的村民,胡招娣也不会勉强他们。

只要他们帮忙建了私塾,该给的工钱还是得给他们。

把正事办完,胡招娣又去买了两套成衣。

这不声不响的就长高了,不换两套衣服也不行。

之前买的虽然都穿过了,但料子都是好的,洗干净后可以给纪荷颖穿。

回村前,胡招娣又去了一趟福满楼,告诉韩东升她准备什么时候动工建房子。

晚饭前,胡招娣回到了纪家。

一进院子,胡招娣就听到了老秀才激动的声音。

“这胡铁牛刺激人还真是有一套,在他的刺激下,村里有十六个孩子报名,加上纪家的孩子,刚好二十个。”

胡招娣一听,笑了。

村里百来户人家,有二十个孩子报名,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