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仙指南

作者:沉鹿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 书中有灵

书名:修仙指南 作者:沉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7

这件事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那是收养她的李家人第一次借口农忙,家中诸事无人料理,让傅长宁跟学堂请假,回家帮忙看弟弟和分担家务。

彼时傅长宁才九岁,虽然聪慧,但并未意识到这话中的含义,自忖在李家住了两年且衣食无忧,自然有义务在李家人无暇时帮些小忙,何况学堂里的课对她来说自学并不难。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

短短半个月里,她请了四次假。

学堂里跟她玩得好的小伙伴向她抱怨:“阿宁你每天回去那么早干嘛呀,我前几天去镇上还看到你那对龙凤胎哥哥姐姐在他们姑姑家玩呢,真的有那么忙吗?”

傅长宁略微错愕。

李婶明明告诉她,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的,是在收割谷物!

傅长宁是懂事,但不是傻。早在李婶第三次叫她回家帮忙时,她就已经意识到不妙了。

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大家难免习惯成自然,到时候,这事就真成她义务了。

只是她从小就缺乏女性长辈关爱,难免对李婶有几分别样的孺慕情绪,见她字字句句皆是辛酸可怜,心一软,这才硬着头皮又应了两回。

这下发现自己被欺骗,面上还能对小伙伴微笑说没事,心里已经气炸了。

她的底气是有由来的。

李家虽然收养了她,可她并不欠他们什么。

当初爷爷去世得突然,但爷爷生前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神医,又兼才识渊博,连村中夫子都曾受过他指点,傅家自然不是什么贫困之家,傅长宁更不是毫无依仗的孤女。

只是爷爷走时傅长宁才七岁,按大周律法,独生女子未成婚者,不可继承家业。而傅家在这李家村又没有直系亲属,唯有一系远亲,这份家业便被交给了村里保管,待她及笄成家再交还给她。

至于傅长宁自己,九岁的小姑娘,自然是没法独立生存的。

这时候,李婶一家站了出来,借着那点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关系,抱着呆呆的傅长宁哀声哭嚎说“我可怜的侄女”,并当着傅爷爷的排位和前来吊唁的人的面发誓,一定好好将她养大成人。

好一通唱念做打,得了傅长宁的抚养权。

村长为此特意将傅长宁叫去宽慰了一番,言及她的一应生活开支已交付给李家夫妇,除此之外,他还做主多给了一百两银子的抚养费,让她在李家安心生活,不用觉得低人一头。

要知道,大周国一般的四口之家,除去开支一年净收入也就五两银子不到,这百两银子够他们挣上二十年了。

这笔抚养费,不可谓不重。

除此之外,傅长宁的一应笔墨束脩,也是用的从前爷爷留下的,若有不够,去寻村长支钱买便是了,从未用过李家半分。

说句难听的,李家虽于她有养育之恩,最初却也不过是场买卖。

她并不欠他们。

最可笑莫过于,傅长宁冷静下来后,思量再三,并未与李家人撕破脸,而是打算私底下另行计较,李家人却因为她拒绝继续请假,干脆将意图和盘托出。

“女子又不需当官,何必读那么多书?我听你哥哥说你成绩不差,已识得许多字,这便够了,也不枉我们这两年来辛辛苦苦抚养你,总算没辜负傅老期待。日后你不如便回家来照顾弟弟,顺带为你婶子分担一下家中杂务。”

李婶更是直言:“我们收养你两年,怕你伤心,连让你叫我们一声爹娘都未曾说过,由着你叫叔婶,一应吃穿也从没短过你,你摸摸自己的良心,我们可有半分对不住你?”

何其可笑!

她吃穿不愁,花的难道不是她爷爷的钱?

便连她现在的房间,李家现如今宽裕的生活,哪个不是靠的那一百两银子的抚养费?他们以为他们不说,她就不知道吗?

明明是往日里再亲切熟悉不过的脸庞,那一瞬间,傅长宁却觉得无比陌生。

气愤攻心的同时,还有点想哭。

但可能她本来就是极其冷血的性格吧,那点泪意不过一眨眼就没有了,她异常冷静地用言语激怒他们,逼他们说出更难听的话。

被她请去找村长的小伙伴恰在此时赶回,村长刚气喘吁吁到门口,便见李家男人恼羞成怒伸手要打傅长宁,瞬间怒火暴涨:“李三胜,你想干嘛?!”

这一声,宛若惊雷,将屋内所有人炸醒。家主李三胜看着自己抬起的手,愣怔地收回去。

村长大迈步进来,指着他们的鼻子破口大骂,骂李三胜良心被狗吃了,忘了当年傅老怎么治好他身上的蛇毒的了,骂他们得了抚养费就翻脸不认人,比村头狗屎还不如。

夫妇二人被骂得狗血淋头,只能乖乖听训。

村长骂完后,又对着傅长宁好一番安抚,保证有他在,有李家村在,一定不会让她吃亏,这才离开。

这事儿传出去,村里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李家人面上挂不住,之后便不再提这件事,傅长宁也得以继续清清净净在学堂读书。

只是,和李家人的关系自然不复从前。

傅长宁生性早慧,性情亦不如其他女子婉转顺从,反而带了些叛逆与固执。

李家人每次吩咐她做事吩咐不动,就拣着话讽刺她不敬不孝,养了几年都养不熟,一点小忙都不肯帮,就是头生性冷血凉薄的小白眼狼云云。

时过境迁,大周国到底以孝为先,村中其他人不了解真相的,便多有侧目。

一般的小姑娘被这么洗脑,早该怀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有问题了。

但傅长宁从不。

她没错,那错的自然是别人。

九岁的傅长宁坚定地抱着这个念头,如一匹被抛弃在荒野的幼小孤狼,谁对她不好便恶狠狠咬回去。

李家人每次欺负她,或是动了什么歪心思,她扭头就会报复回去——什么菜刀突然割到手,做好的木椅泡了水,单子的买主临时反悔等等……

总之厄运连连到李三胜夫妻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当初在灵堂前发的誓灵验了,一想到那个老人有可能在冥冥中注视着他们,心里便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再不敢为难傅长宁了。

傅长宁自己却觉得很没意思,更是由此诞生了离开李家村的想法。

眼界决定命运。

这些人不记得傅老曾经给予的恩惠了吗?

当然记得。

但这改变不了他们觉得女子就该老老实实待家里做事,及笄便嫁人伺候丈夫公婆的观念。

他们并不觉得李家人的行为过分,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这是忘恩负义,顶多私底下嚼几句舌根也就过去了。反之,她若是有丝毫不孝,便会成为众口铄金的对象。

便连村长,随着她年岁渐长,也是欲言又止,总劝她柔顺听话些,多少要有个女孩儿样。

傅长宁感念他的善良与公正,但并不怀念。

没有爷爷的李家村并不值得她留恋。

她也不愿意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十岁都没满的小姑娘,就想着要离开故乡、独立生存,旁人眼里,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要知道,大周国虽无内乱,却也绝不是什么承平盛世,当今圣上沉迷黄老之道,不管事已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想外出,只怕还没走出镇子,便被人贩子拐走了。

更别说,衣食住行就是一等一的大难题。

但后者对傅长宁来说,反而不难,她有许多种办法,拿着爷爷留下的东西悄然离开李家村,而不惊动任何人。

束缚住傅长宁至今还没离开的,是前者。

她自动了离开的心思后,便当机立断随村中一位伯伯去往镇上打探情况。

到了镇上,她刻意脱离大部队,独身行动。这个过程中,她谨慎避开人少的地方,有时甚至会借用一些路人,伪装成有长辈陪同的模样,却也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人盯上了她。

傅长宁不死心,又去问了途经镇上的商队,谎称自己要和长辈去往昌平府城,长辈让她来问问随行价格。

可回头就有人跟上了她,一直到目视她走到那位人高马壮的伯伯身边,这才悄然走远。

这次试验过后,傅长宁终于挫败地意识到一点——

离开并不难,难的是生存。

无论她能走多远,只要没有大人随同,她随时都可能重回危险之中。

而她既然不愿再与李家村扯上关系,自然也就不欲找这些人求助。

那天晚上挫败之下,傅长宁照旧没回李家,而是缩在了藏书馆。

反正李家人也不管她。

这私塾本就是她爷爷的呼吁下建成的,她爷爷出了五成以上的资金,藏书馆里的藏书也多是他多年来收集的,傅长宁从小就在这待大,并没有什么畏惧情绪。

随手翻出本感兴趣的游记,点了蜡烛,磨了墨,就开始写字。

她的字是爷爷一手教出来的,清癯劲瘦,隐有锋芒,并不似一般女子所习字体,以柔美飘逸为主。

曾经她练字练得不耐烦了,爷爷便会取出有趣的话本讲给她听,听完了再让她在纸上尽力复述。

渐渐的,便养成了抄书静心的习惯。

这本游记的著者是一个姓徐的老道人,老道人在开头说起自己作此书的原因,自言年少时曾亲眼见过仙人驾鹤而去。

世人多对仙神妖鬼有种莫名的敬畏与向往,傅长宁也不例外,看到此处,已是起了好奇,便再往下看去。

“亲人多有不信,余却是自此念念不忘,神魂颠倒,一生未娶,只为寻得得道成仙的方法。

可穷尽一生,从年少至耄耋,却再未觅得仙踪。

年老之际,想起这轻狂一生,感慨之余,亦作笑谈,便将所行之地尽数记在此中,以供后人瞻观……”

原是如此。

那想必,少时那惊鸿一瞥,也不过黄粱一梦罢了。

傅长宁颇有些老成地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这本游记应是有人翻阅过的,页边起了毛卷儿,序言这页,那“笑谈”二字旁,还滴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墨点。

傅长宁摩擦着那个墨点,心念一动,神使鬼差地,也在纸页上轻点了一下。

之后继续往后抄去,不知不觉便沉浸在了老道人所叙述的奇丽雄浑的天下风光中,一时既是新奇又是向往,只觉心中陶然忘忧,十分快意,白日里的苦闷也尽数忘却。

等她回过神来,这本书已翻了过半。

蜡烛也只剩底端烛泪了。

傅长宁换上一根新的,没忍住打了个哈欠,手捂了捂嘴,继续抄写。

只是到底年纪还小,对睡眠需求大,不知不觉便困倦起来,脑袋一点一点的,映着那一晃一晃的烛火,手中毛笔也开始颤巍巍的。

啪嗒一声——

又一滴墨落在了纸页上。

傅长宁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凑近了去瞧,却只觉得那两个字时大时小,似有重重叠影叠在一块儿,比镜中花水中月还叫人看不分明。

半晌,方才勉力分辨出一个“洲”字来。

她呢喃着问。

“洲?”

“什么洲?”

抄过的书页在她面前如叶翻飞,最终停留在第一页——

笑谈二字旁的墨点,如漩涡般层层流转,逐渐化作一尾游动的阴阳鱼。

傅长宁耷拉着脑袋,声近困惑。

“笑谈……瀛洲?”

轰——

像是掩藏的天机被道破,分明是在静谧沉寂的深夜室内,四周却忽然狂风大作。

那风吹起少女的额发,露出其下灵秀稚气的眉眼。沉沉欲坠的烛影,与她的眼眸,共映着眼前那湾盈盈水色。

——瀛洲。

如明珠熠熠,共美玉生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9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