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车悬

作者:花间酒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一西北有高楼 第2章 夜宿华严寺

书名:车悬 作者:花间酒友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3

这时,一直旁观的四人围拢过来,扶起男子连连安慰。

“山野小子不可理喻,真是岂有此理。”

“何兄,还是先回城,找个医馆看一下。”

“这头野猪可怎么处置?”

何姓男子听着众人说话,却始终不搭一言。望向种彦崧离去方向,眼神明暗不定,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是骄纵惯了的人,又怎会吞下这口恶气?

“去山口雇俩人,抬上这头野猪,咱们去樊川。”

“去樊川?去樊川作甚?”

“不愿去自可回家。”

何姓男子冷冷说罢,转身往林子外走去。他伤的不轻,走路一瘸一拐。牵动伤处更是疼的龇牙咧嘴。这让他对种彦崧的恨,愈发的不可遏止。

樊川风景秀美,古迹遍地。潏河盘旋而过,蜿蜒如白练。

长安城和终南山之间,独得天地运化一平川。钟灵毓秀,鸾翔凤集。自汉代起,这里就是长安达官贵人营构别墅之处,至唐代则更盛。

华宅幢幢,无不秀美;车马粼粼,尽是豪门。

此际虽不复盛唐景象,樊川也并未失色。厚重的文化气息,雄浑的黄土高原,令其依然秀立于长安城南。碑石镌刻,古刹名观,随处可见。

种彦崧要去长安,樊川是必经之路。

天色擦黑时候,种彦崧来到了华严寺。站在门前望过去,高高耸立的双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寺中正在晚课,阵阵梵唱令人神智一清。

佛家广开方便之门,并不拒绝借宿,种彦崧被引进一间客舍。

行了一天的路,虽说身体强健,但精神还是略感疲惫。尤其是第一次出山,或者说,他是第一次真正踏入这个世界,既有不安,也有兴奋。

二更敲过,寺院熄灯陷入枯寂。

种彦崧睡不着,索性起身推开窗。清凉的夜风,带着浓郁的檀香味道。窗外月华明亮,树影婆娑。一座三层高楼矗立在正对面,挑角飞檐,气势恢宏。

小沙弥说过,这是经楼。登临最高处,可俯瞰樊川美景。

一代名相寇准,曾在此留下墨宝,诗道: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

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想到这首诗,种彦崧不由意动。一撩衣袍,纵身跃出窗户,疾步如飞直奔经楼。也不见他如何作势,竟拔地而起,凌空一个飞旋,已翩翩站在二楼围栏之上。

再一纵身,双手攀上三层飞檐,一个倒挂金钩翻身而起,稳稳落在三层。

这一连串动作轻盈利落,点尘不惊。

凭栏远眺,仿如置身仙境。深邃的夜空明月高悬,洒下淡淡清辉。远山隐隐苍茫无尽,亭台楼阁暗影参差。点点人间灯火,恰似天上星河。

美不胜收。

种彦崧仰头望天,想要找寻北斗七星。奈何一轮圆月分外光明,遮掩了星辉。

突然,一道流光划空而过。

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流星是美好的象征,甚至合十祈愿。但此刻,种彦崧却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命运的轨迹,早已注定。

不由得想起临行前,种师道和他的一场对话。

“于你而言,在山里娶妻生子平凡过一生,未必不是好事。”种师道说道。

“祖父,碌碌一生,与虫蟊何异?这种生活实非孙儿所愿。”

六年时间朝夕相处,两人不是祖孙胜似祖孙。白天读书,晚上习武,少年甚至都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知不觉,已融入种彦崧的角色之中。

“不愿碌碌一生?”

种师道对这样的回答,一点儿也不意外。平日里,萧先生传授的课业,可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天文地理、权谋韬略、行军布阵无所不有。

如此培养出来的的精英,又岂会甘于老死山林?

用萧先生的话说,此子天纵聪明,非池中之物也。况且,六年时间,萧先生一生所学倾囊而授,已教无可教。若说还差什么,也唯缺历练。

出山经历世事,璞玉才能雕琢成器。

“然则世事诡谲,一旦出山去,只怕前途难料啊。”

“祖父,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哦?你可是已有打算?”

“是,孙儿要做官。”

“做官?”

“对,做官。只有掌握权力,才能对抗权力。”

这句话,倒让种师道吃惊不小。这个年纪的少年,最是热血激进,心怀抱负。若是说济世安民报效朝廷之类的话,种师道反而更容易接受一些。

毕竟这个时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天下读书人孜孜以求。但是说到权力,而且以权力制衡权力,这就不是十几岁孩子的境界了。

“以老夫的本意,是不愿意你沾惹朝堂的。”

种师道微微叹口气,看着少年英姿勃发的身影,目光愈发深邃。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命运,无论你如何不愿,都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闯过关口则活,闯不过去则死。

“你可知如今朝堂,人心鬼蜮、奸佞横行,一心为国之人却无立足之地?”

“祖父,如今天下之祸,何止朝堂?”

少年抬手往门外一指,接着说道,“西北饿狼,百年来虎视关中,未尝有一刻消停;而河北河东之地,为抵御辽国穷竭民力,百姓早已困苦不堪。”

种师道浓眉深深皱起,他戍边多年,这些事岂能不知?

“而今江南,花石纲荼毒百姓,贪官恶吏横行,贫苦百姓已是不得不反。”

种师道长叹一声,神色愈发阴郁。如今天下,早已是贼匪遍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上万,穿州过县杀官抢粮。声威日盛,又岂止江南一处?

大宋这艘船,早已千疮百孔,纵然涂抹的富丽堂皇,也是摇摇欲坠。

“更有致命危险,不是西北,不是辽国,而是来自女真。”

“女真?”

种师道眼中精芒一闪,目灼灼盯着眼前的少年。

东北女真族崛起,以少胜多,打得辽国节节败退。几场大战下来,辽国兵力损失超过四十万,国土丢失大半。更兼内乱不止,已是风雨飘摇。

这种局势,让朝廷看到了收复燕云的希望。

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辽国国运已衰,迟早灭亡。如今金国崛起,兵势旺盛,正可实施联金攻辽之策,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

另一派则极力反对,理由是宋辽自澶渊之盟至今,已修百年之好。若贸然毁约,恐招致天怒人怨。认为应该扶弱抑强,联合辽国共同抗金。

这一两年,朝堂争论不休,未有定论。奈何当今皇帝陛下,被收复燕云的巨大武功迷晕了头,不顾朝臣反对,数次派遣使者从海路出使金国。

“女真虎狼之性,残暴嗜杀而无信义,岂可与之为盟?”

少年言之凿凿,一双眼睛充满奕奕神采。

种师道没有说话,而是站起身来走到了门口,望着远方苍茫大山沉思起来。良久,才缓缓的回过身来,望着眼前的少年,认真的审视了一番。

“若依你之见,如今情势又当如何呢?”

种师道出身将门,大半生都在军伍之中。他对战争的预判,对敌我力量的评估,对潜在危险的预警,乃至对朝堂局势的把握,自然比之弱冠少年老辣太多。

女真与辽国的战争,一直都是种师道关注的重点。他多次上书朝廷,立场非常明确,坚决反对联金伐辽。更甚至,已派出得力斥候,深入辽金战场收集情报。

据他最近的情报,大辽皇帝亲帅七十万大军,企图一举击溃金军。但是,在护步岗答这个地方,气势汹汹的辽军,被两万金军杀得大败。

辽国皇帝仓皇而逃,林牙萧扎拉战死,兵力损失惨重。

如此可怕的战力,如果辽国一旦被灭,大宋将直接与金国面对面。到那时,大宋拿什么抵御更加彪悍的金国?难道依靠盟约吗?

盟约?国与国之间,盟约是随时可以被撕毁的废纸。

“不诛六贼,国朝难安。”少年说的铿锵有力。

“六贼为何?”种师道大为惊奇,问道。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是也。”

此六人,皆是当朝重臣,庙堂之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私下荒淫无度、滥使职权贪赃枉法,大肆敛财鱼肉百姓,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种师道神情一滞,他万万想不到,孙儿竟将此六人斥为六贼。

“你六年未出南山,如何知晓朝堂之事?”

“嘿嘿,是大哥,每月将邸报用信鸽送来。”

“胡闹。”

种师道因为得罪宰相蔡京,被夺去兵权闲赋在家。但是,应道军承宣使、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的官身仍在。自然,朝廷邸报每月也会送至家中。

信鸽却是军用,非重大紧急军情不可用。

种师道治军甚严,但对两个孙子却很是宠爱。擅自使用军中信鸽,虽不合军规,却也无伤大雅。倒是小孙子关注大局、洞察时事,颇令种师道欣慰。

“小小年纪,难得有此见识,也不枉萧先生数年教导。”

种师道手捋胡须老怀甚慰,却未发现,他刚一提到萧先生,少年立马苦了脸,好似想到了什么不堪忍受的惨状。方才的神气活现,顿时蔫了下来。

“先生博学多智,经天纬地之才。孙儿愚钝,所学还只是皮毛。”

“呵呵,也不必妄自菲薄。”

种师道望着少年不由乐了起来,他这个孙子不论是心胸气度,还是眼界见识,早已让萧先生满意得不得了。奈何萧先生是个冷性子,行事严厉从来不假颜色。

“秋闱将近,萧先生已提前去了长安,你收拾收拾也动身吧。”

“啊?”

一想到萧先生在京兆府等着他,种彦崧顿觉头疼无比。

却在此时,一声女子凄厉的呼救,打破了华严寺的宁静。

佛门圣地,夜半传来女子呼救,怎么想都透着怪异。种彦崧略略分辨了一下声音来处,当即一敛身形快步助跑,飞身跨出护栏,落向不远一处屋脊。

只见他身似灵猿,在连片的屋宇之上,纵跃如飞,如履平地。

寺内,一处修竹掩映的小院。

室内,一名二十来岁的男子满脸暴戾,赤裸着上身,单手抓住一名女子的头发,使劲儿地往门外拖。而女子衣衫凌乱,惊恐无助的双手乱挥。

房门外,还有两名男子,此时面带慌急,正不停地催促行凶男子。

“快走,快走。”

显然,女子的呼救让事情败露,他们不得不放弃女子赶紧离开。此时两人心急如焚,再耽搁片刻,等寺内僧人赶来,恐怕是不容易走脱。

“他娘的。”

行凶男子骂骂咧咧,很是不甘心,悻悻地踢了女子一脚。转过身,抓起地上的衣服就要离开。走到门口,又回身淫笑说道,“等着爷,下回再找你。”

女子紧缩在墙角,浑身瑟瑟发抖,眼里充满绝望惊恐。

“呵,还想走?”

突然,房门外传来一声冷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