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零五章 圣武改革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圣人曾说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作为大圣人的后代却连自己与祖宗的话都忘得一干二净岂非不孝?”

穆林烔语带嘲讽道。

“洛阳事到如今既然你已经知晓此事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穆林烔的嘲讽圣公却是不屑一笑。

在他看来所谓圣人教诲在利益的面前全都是不值一提。

圣人教诲也只是禁锢百姓思想,让他们甘愿遵守朝廷律令的一种工具而已。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又有哪一个是真的遵守礼仪仁智信这些东西。

君不见皇家之人为了皇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即便弑父杀子也在所不惜。

可就算如此世人也最多就是敢在私下里暗骂几声,等到日后这位新皇做出些功绩后百姓们又会开始歌功颂德。

仿佛他以往的罪孽全部都不存在一般。

至于那些王侯贵族之家龌龊无耻之事也没有少做。

什么强抢民女欺凌百姓的事更是日日都在上演。

可即便百姓们怨恨滔天他们依旧可以凭借权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再到那些富商巨贾又有哪一个不是狠黑手狠,他们赚取的每一两银钱都不干净。

可他们却依旧可以日进斗金。

所以早就看透一切的圣公一脉早就不再相信圣人们所说的那一套了。

作为儒家的掌门人大圣人的后代却是对圣人们所说的东西嗤之以鼻。

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看来我杀你们的确一点也不冤枉,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当年我父皇在世时对你们儒家是信任有加,他常年在边塞征伐草原部族你们为何还要刺杀他?”

穆林烔对于圣公的无耻其实早有预料。

因此他早就预料到圣公定然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忏悔。

不过他不明白的是当初他父亲圣武帝在位是一直都在忙着征伐草原部族。

朝中大小事宜基本都丢给了这些儒家大臣们。

当时这些儒家大臣人在朝中可谓是权倾朝野。

说句不恰当的话如果当时他们有胆魄他们完全可以直接联合所有大臣们废黜圣武帝。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他们选择了一条看似最为愚蠢的路。

“哼,看来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父亲圣武帝的可怕。”

圣公闻言不由一声苦笑。

周围的一众大儒们也纷纷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来。

显然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位圣武帝的威慑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消散。

“我父亲在军事上的确有些天赋,可论及国内的民生事宜却并没有太多的建树,你们又何必要刺杀于他?”

穆林烔的语气很是平淡。

但是圣公还是能够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他努力压抑的怒火。

“哈哈哈,穆林烔你真的以为你父亲在内政上没有建树?这还真是可笑至极!”

圣公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难道不是吗?”

穆林烔不由皱眉问道。

一直以来无论是圣恒帝还是其他人都在告诉他圣武帝是个合格的统帅但是不是个合格的皇帝。

他在处理国内的朝政上还是不合格的。

所以久而久之穆林烔也开始认同这个观点了。

毕竟他父亲驾崩之前他也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

他对自己父亲所做的事情根本就不了解。

“哼,如果将整个大虞皇朝历朝历代的皇帝按照能力排个位那么你父亲圣武帝绝对可以排进前五!”

穆林烔没想到圣公竟然会给自己父亲这么高的评价。

“你莫要以为我是为了活命才会如此褒奖你的父亲,事实上我说的全都是事实!”

圣公见穆林烔脸上露出警惕之色他立刻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还要杀他?难道就因为他在调查你们之前策划天麟之变的事情?”

穆林烔有些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虽然天麟之变的确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但是当初他们儒家做得很是巧妙和隐秘。

而且天麟之变的大部分的罪责已经由佛家和宦官们承担了。

即便圣武帝真的调查清楚这件事他也不可能再大肆屠杀儒家之人。

再者他们儒家人数众多圣公如果真的想平息圣武帝的怒火完全可以推出一两个替死鬼便可。

毕竟他们当初如果不是他们搞出天麟之变圣慜帝也不可能那么快病逝。

也正是由于圣慜帝的病逝这才给圣武帝的登基创造了机会。

“如果只是天麟之变的事情我们又怎么可能会派人暗杀你父亲呢?”

圣公苦涩一笑然后说道。

“这么说来我父亲定然是想要做一些彻底威胁到你们儒家根基的事情了?”

穆林烔现在也猜出了这其中的缘由。

不过也正是如此他就更加好奇自己那位以武功着称的父亲当时到底想要做什么。

“不亏是圣武帝的儿子,你还真是一点就透。”

圣公看向穆林烔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不过他的心中却是更加痛恨。

他不明白为何圣武帝的儿子会有如此心性。

同时他为何又能发现当初自己等人暗杀圣武帝的事情。

要知道他们之前可是考虑过将穆林烔推上皇帝宝座的。

不过由于穆林圭丧心病狂突然对自己等人出手,他们才不得已暂时改变支持的目标。

但实际上他们明面上选择越王也只是权宜之计。

他们只是想要借此机会让越王出头,然后顺势搅乱天下。

到时候如果越王能够成事他们就扶持一把这样他们也算是有了从龙之功。

但是如果越王失败他们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不过现在他们这一切的计划都将化作泡影。

“我父亲当初到底要做什么才让你们非要取他性命?”

穆林烔随即面色肃穆地追问道。

“哼,你那父亲他想要改革大虞皇朝的文官体制!”

圣公此言让穆林烔吃了一惊。

早知道大虞皇朝已经立国近四百年了。

这文官体制也已经延续了近四百年了。

想要改革这套体制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圣武帝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太过激进了。

“他为何要改革文官体制?”

穆林烔此时也觉得已经父亲这个想法实在不妥。

“哼,还不是他听信了妖人的谗言认为大虞皇朝的衰败根源就在官僚体系!”

说到这里圣公也是异常气愤。

而穆林烔闻言虽然觉得大虞皇朝的衰败与官僚体系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却不认为这是根本原因。

“既然如此那你们作为大虞皇朝的重臣难道就不会去劝说我父亲吗?非得要置他于死地吗?”

穆林烔气愤地问道。

“你以为我们没有劝说过吗?要知道暗杀皇帝的风险是何等的大,我等也知道圣人曾言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而不失天下。”

圣公一脸无奈地说道。

“我父亲拒绝了你们的劝谏?”

“没错,我等本以为我们的劝说会让你父亲认识到改革文官体制的弊端,但是他却是态度坚决让我等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圣公无奈地继续说道。

“而且你以为你父亲彻查天麟之变就是为了给圣慜帝报仇雪恨?”

“你的意思我父亲彻查天麟之变只是一个由头而已?他的真正的目的乃是借此机会清除掉朝中反对他推行文官制度改革的官员?”

穆林圭此时才恍然大悟过来。

原本他认为一切不合理的地方这一下算是彻底说得通了。

“没错,他是打算拿天麟之变将我等反对他的儒家之人彻底赶出朝廷!”

圣公苦笑一声说道。

“所以你们为了保住你们自己的官位就选择杀掉了我的父亲?”

在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穆林烔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不否认自己的父亲做得的确有些过火,但是在他看来这也不是儒家暗杀自己父亲的借口。

“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圣公在看到穆林烔通红的双眼就知道他现如今一定是怒火中烧。

“不就是改革一下文官制度吗?这有何严重的,说到底你们还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官位吗!”

穆林烔没好气地说道。

“如果真的只是涉及到我们的官位我们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圣公却是咬着牙冷冷地说道。

“哼,你们说的倒是好听!”

穆林烔依旧不相信圣公说的话,他始终认为圣公等人都是只知贪图私利的无耻小人。

“哼,洛王你莫不是真的以为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自己?”

圣公虽然不否认自己是个不知礼义廉耻的小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你们这些人除了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还能为了什么?”

穆林烔不屑地说道。

“哼,我等当然是为了天下万千读书人。”

圣公怒吼着说道。

显然穆林烔的不屑彻底激怒了他。

“为了万千读书人?”

穆林烔皱起眉头露出不解之色。

“你可知道你父亲想要改革文官制度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圣公问道。

“是什么?”

“他想要取消所有身负功名之人的免赋税的特权。”

圣公说道这里已经是双眼通红。

显然圣武帝想要改革的这一条彻底触动了圣公的底线。

而穆林烔闻言也不由浑身一颤。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条改革所有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他为何会有如此的想法?”

穆林烔有些不解地问道。

他不能理解自己都能看出这条改革的凶险和弊端,他父亲那么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何会如此糊涂要与天下所有读书人为敌。

“殿下,其实先帝此举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实际上这一条制度才是大虞皇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此时一直跟在穆林烔身边的一名老太监突然开口道。

而他这一开口却是把穆林烔吓了一大跳。

“苗大伴你不是……”

“殿下莫要吃惊,老奴其实并没不是哑巴,只不过老奴为了留在殿下身边不得已才会伪装成哑巴,否则老奴也会和先帝留下的其他太监一样被圣恒帝清洗掉的。”

也许是由于多年不曾说话。

因此这位苗公公说话的时候语调都有些怪异。

穆林烔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同时他也不得不佩服苗公公的隐忍。

想他这么多年一直跟随在自己的身边却始终不发一言。

要不是圣恒帝驾崩他或许真的会一辈子不再开口说话。

“苗大伴你说这条给身负功名的人免税的政策是我大虞皇朝衰落的根本原因?”

穆林烔随即开口问道。

“没错!”

苗公公点了点头。

“胡说八道,这条国策分明是太祖皇帝用以笼络天下读书人之心,从而教化管理天下的良策,怎么到了你这腌臜之人的嘴里却成了祸国殃民的政策了?”

一名大儒实在忍不住大声呵斥道。

“没错,如果你说这条国策是错的,那岂不是说太祖皇帝当初糊涂无知?”

另外一名大儒也跟着说道。

“是啊,这条国策已经施行了近四百年难道就武帝看出了弊端,而其的先帝都没有看出来?莫不是天下就只有他一个圣明君主?”

“……”

一众大儒你一言我一语不断气势汹汹地质问老太监。

“诸位还真是如先帝所言全都是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坏种。”

面对气势汹汹的大儒们老太监不急不缓地说道。

“你这老腌狗实在可恶!”

“无礼的腌狗你休要狺狺狂吠!”

“与你这种腌狗说话我等都觉得实在有辱斯文!”

“……”

苗公公也一句话像是捅了蚂蜂窝一般让这些大儒们群情激愤地怒骂起来。

“但凡辱骂苗公公的全部都给我掌嘴!”

穆林烔等他们说完后立刻对着周围的仆从吩咐道。

随即一个个凶神恶煞的仆从们开始拽着这些大儒们抡起巴掌猛抽起来。

苗公公见状不由眼圈泛红。

“殿下您看到了吧,这些人如此激动并非真的是因为他们心怀激愤,他们这就是被老奴戳中了痛点!”

苗公公看着一个哀嚎不已的大儒们然后冷笑着说道。

“苗大伴你给我仔细说说为何你刚才说减免读书人的赋税是祸国殃民之策!”

穆林烔此时也看出了这些大儒们气急败坏必然是有原因的。

“殿下,其实一开始太祖皇帝的这条国策并没有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国策在这些读书人不断的钻研下彻底变了味!”

苗公公恶狠狠地看着这些大儒们说道。

“这是何意?”

穆林烔不解道。

“殿下您可听说过投献一词?”

苗公公一说到投献这个词时圣公和在场所有的大儒们纷纷面色一变。

刚才还义正言辞一副为国为民的圣公脸上立刻流露出一些慌乱之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