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大寨主

作者:东仙轩辕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章 回家

书名:明末大寨主 作者:东仙轩辕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2

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砀山县。

在砀山县城外,右总千总刘景明望着前往,在官道上,手下的一旗乡勇正“护送”赵康和几个随从前往赵家围。

而在刘景明的身后,右总五百多人正在列队进入县城,城门口县衙的衙役和零零散散的乡勇不敢阻拦,都畏手畏脚的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互相观望着。

“千总,就往赵家围派驻一个旗的兄弟,是不是太少了?”

右总甲哨百总周田斋有些担心的说着,刘景明却并不担心:“现在徐州府就是咱们戚山寨的天下,那个赵康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再说了,团练有意再次扩充兵力,咱们右总扩编之后,自然会在赵家围增派人手的。”

说完,刘景明收回目光,看向了砀山县,冷笑着说道:“那个逃跑的徐州左卫指挥使康裕还在城内?咱们就这么进城了,估计康大指挥使气坏了吧?”

周田斋有些不满的说道:“指挥使气坏没有我不知道,反正属下是气恼了,砀山县的知县和典史都没露面,就派了这些衙役过来监视咱们,这是什么意思?”

“没意思!”

刘景明说道:“不管他们了,先进城,占住城内的校场,然后咱们去面见上官。”

在刘景明率部出发前,刘炀已经有了交代。砀山县的知县等人只要不捣乱,暂时就不要理会,先把康裕这个徐州左卫的指挥使“请走”。

至于刘景明用什么办法“请”,刘炀就不关心了,一个没了兵马,成了“光杆司令”的卫所指挥使,刘炀还不放在眼里。

与此同时,在砀山县的县衙内,徐州左卫指挥使康裕脸色阴沉的坐在正堂上,砀山县知县李郊、典史王贺坐在两旁,二人还不时朝着县衙外面的方向观望着。

按照此时大明的官场“潜规则”来说,李郊作为正七品的知县,虽然品阶不如康裕,但是知县的地位却要比卫所指挥使更高,一般来说卫所的指挥使都要自觉的以下官自居。

可是此时刘炀的人马没有军令擅自进入砀山县驻守,徐州府的官军又几乎全军覆没了,只剩下各地卫所的零散老弱,全徐州府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一百人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知县李郊非常识趣的以“品阶高低”为理由,自己坐在了下首,将康裕这个光杆司令架在火上烤。

“反正那个刘炀闹出事来,自有康指挥使顶着,本县可不会趟这趟浑水!”

李郊心中如是说,随即看向康裕,只见康裕眉头紧锁、脸色阴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于是便说道:“康大人,现在刘团练的人马已经进城了,本县也按照康大人的命令,派衙役和乡勇在城门口‘示威’,然后又派人去城内府库看守,现在咱们还需要做什么?”

一旁的王贺也说道:“我怕带兵的头目会过来拜见,到时候咱们如何应对啊?”

康裕瞪着二人,你问我,老子问谁去!

康裕心中恼怒,正要说话,随即瞪大了眼睛,看到刘景明带着一旗数十乡勇闯了进来,数十人手持长枪、刀盾很快就控制了县衙。

见此情形,康裕、李郊、王贺三人都傻了眼:流寇刚刚退走,难道刘炀又扯旗造反了?

刘景明看着呆愣在原地的三人,脸上不由得挂上一丝冷笑,随即抱拳说道:“属下徐州左卫团练千总刘景明,见过指挥使大人,见过知县、典史二位大人!”

“你是千总?”

康裕随即恼怒起来:“区区乡勇怎么还弄出个千总来,刘团练也太胡闹了!”

刘景明也不理会康裕的愤怒,只是冷声说道:“属下奉命请指挥使大人上路,大人请吧!”

听闻此话,康裕顿时吓得面无血色,刚才的愤怒也瞬间烟消云散。就连一旁的知县李郊、典史王贺也惊得手足无措,难道刘炀真的造反了?

随后刘景明又说道:“从砀山县到徐州府城路程不近,指挥使大人还是早些出发,免得路上迟钝。”

三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康裕更是狠狠的瞪了刘景明一眼:“他娘的,吓死老子了!”

康裕站起来说道:“流寇来犯,我徐州府官军受重创,现如今本指挥使乃是徐州府最高武官,岂能......”

不等康裕说完,刘景明不耐烦的一挥手,两名乡勇就上前将康裕拽下,然后不由分说往外带。

“说这么多话别累着大人,还是先上路吧,有话回去再说。”

康裕就这样被乡勇带出了县衙,在大门口已经有一辆马车、几个随从等候了,刘景明命人将康裕“送”上马车,然后拿出一个包袱,里面是一百两碎银子,递给了康裕。

“这是我家团练送给大人的路费,请指挥使大人回徐州府城后,好好休息,明白吗?”

康裕瞪大了眼睛,一个小小的团练使竟然在教自己做事,这是要反天吗?

可是当康裕感受到手中包袱的沉重,扯开一角看到了里面白花花的银子的时候,康裕心中的愤怒却消散了许多,甚至还有一些欣喜掺杂其中。

“哼,本指挥使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说完,康裕便自觉地钻进了马车内,刘景明一挥手,几个随从便驾车朝着城外赶去。

此时在县衙门口,知县李郊、典史王贺已经目瞪口呆,如今的世道真是乱了,团练使竟然如此对待上官指挥使,还有王法吗?

刘景明看过了,二人却不约而同的上前行礼,这一幕也算是大明朝的一景了。

“二位大人客气了,不过属下军务在身,这砀山县的城防,今日属下就算是接管了,二位大人没有意见吧?”

李郊、王贺连连摆手,李郊甚至还当着刘景明的面,让王贺将府库那边的衙役撤回来。

“好!”

刘景明满意的说道:“既然二位大人配合,那就辛苦二位张榜安民吧,属下还要去部署城防事务。”

看着带着人离开的刘景明,王贺长出了一口气,对李郊说道:“太爷,咱们以后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李郊摇头叹息,转身颓然的走进县衙,一言不发。

次日,赵康被一旗戚山寨的乡勇送回了赵家围。

回到家中的赵康直接召集了几个部下,宣布了赵家投靠戚山寨的决定,然后便对“贴身”保护的戚山寨旗长说道:“请回报团练大人,赵家这边不会有问题,从今日开始,赵家便开始为戚山寨提供铁料,在砀山县筹建兵仗所的事情,也只是团练大人一句话,赵家随时可以全力以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