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家菜坛通古今,一心娇养俏女帝

作者:零冬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6章 孤注一掷

书名:我家菜坛通古今,一心娇养俏女帝 作者:零冬至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0:54

大庆王朝,深夜,太师府。

“此话当真?”

太师杨奕负手而立,窗外一泓月光如清泉倾泻而下。

这本是一个平静而安宁的夜晚,可杨奕的心中无法宁静。

一切,都只因为身后跪着的他的昔日门生,工部主簿苏文所带来的口信!

六部尚书,论官职与左丞右宰、太师太傅相当,最多就是朝堂上的地位不同,所以也不会轻易被杨奕和李元收买,最多只是更加亲近一边。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更加亲近太傅李元,吏部尚书、刑部尚书更加亲近太师杨奕。

并非是牢不可破的同盟,偶尔也会有因为立场不同而意见相左的时候。

但礼部和工部这两部……从先帝以来,一直保持着中立的状态。

要说更亲近哪一边,不如说他们完全效忠于龙椅之上的那一位!

那一群食古不化的老顽固!

这些年太傅太师都在想办法,见缝插针地想把礼部和工部的官员尽可能地变成自己的人,但可惜两部的专业性太强,手里没两把刷子的人还真进不去。

能这么快从工部之中打听出这个消息,已经是眼前这位工部主簿能做到的极限了。

“下官不敢欺瞒恩师!据工部田曹,张伦大人所说,坛神所赐下的食物,不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更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工部主簿苏文眼中,似有一抹惊恐之色。

“这些粮食,都是能一生十、十生百的,能够进行大规模种植,高产稳产的粮食!”

“一旦在全国推广,最多二十年,大庆百姓将不再缺粮!”

“不再缺粮?怎么可能。”太师杨奕冷哼一声,“只不过是各地的员外郎的粮仓修得会更大,里面装着的粮食会更多更满罢了。”

“但这无疑会对仰仗着恩师的我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是粮食,坛神还赐下了好些神秘的工具!陛下令工部上下进行研究,可就连尚书大人至今都没能摸清其中的奥秘!”

“如今陛下地位日渐稳固,吾等在朝堂之上失势许久。恩师,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这便是此人打听到消息之后迫不及待地深夜来访,只求将这个消息告知于太师的原因。

“还请恩师,早做打算,我等必将跟随恩师!”

苏文哪里有这么忠诚?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初是杨奕让他坐到了工部主簿的位置,一旦太师一脉失势,他的地位也必将一落千丈!

“我当然知道!”杨奕恼火地一挥袖,“可我又能做些什么?当今藩王没有一个能成事的,只懂得偏安一隅!李元家里又出了一个李萱萱,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原本以为匈奴南下会是让吾等重振旗鼓的机会,结果不知从哪儿又冒出来一个坛神显灵!”

这是上天给我杨奕开的玩笑吗?太傅一脉人才辈出也就算了,现在直接有神仙下凡显灵,让我如何能敌得过?

“现在,坛神送来前所未见的高产粮食,这是上天在保佑女帝,在保佑他太傅一脉!”

那我太师一脉呢?我太师杨奕和手下的门生故旧,就活该被女帝、被太傅一脉蚕食鲸吞,彻底在大庆王朝的朝堂之上消亡吗?

这样的结局,谁会甘心?

像是压抑着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杨奕和手背和额头都暴起了青筋。

这对于当朝太师来说当然是很不成体统的举动,但杨奕是真的忍不住了。

先帝在时,大庆王朝治下一十三州,他与李元各争得其六,唯有长安城所在这一州,由先帝直接掌控。

自女帝上位,太傅一脉日益猖獗,如今天下十三州已被李元得其九……不,说是已得其十也不为过!

还能保证由他杨奕掌控的,唯有边陲地区的三州之地而已!

“李元、李萱萱、坛神……你们是真不给本太师留活路啊!”

你们说是一心为大庆王朝,为民生为大庆的百姓,可有谁替我太师一脉考虑过?

我太师一脉的门生故吏不算大庆王朝的子民吗?

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为的什么?为了大庆王朝的万里江山,为了让大庆子民过得更好,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吗?

错!是为了高官厚禄!为了良田万顷!为了娇妻美妾!为了能在这长安城里添置豪宅!

杨奕甚至可以预测到,一旦这些粮食成功种植成活,在长安城、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家家户户都对女帝感恩戴德,女帝的地位在大庆王朝疆域再无可撼动……

到那时,就是他太师一脉的官员,被女帝彻底清算之时!

如今之计,唯有一法!

哪怕是在长安城里动手……也必须要这么做!

“好了,起来吧。”

杨奕像是想通了,攥紧的双拳缓缓放开,青筋于皮下消隐,气息恢复平静。

“我会连夜向陛下修书一封,明日起,本太师要携家眷出游。”

“朝堂之事,悉由尔等做主。”

“恩师!您这个时候离开,那就是将大庆朝堂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啊!”在其身后跪着的官员听得杨奕此话,急忙往前挪动了两下,想要靠杨奕更近一点,“恩师,您要早做打算,不能再让李元猖狂了……”

他不理解,不理解他们这一脉的主心骨,太师杨奕为何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决定。

“没有那么夸张。”太师云淡风轻地对他微微一笑。

“女帝和镇远侯所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她们所向坛神求来的,是巩固百姓生活的根本。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又怎么能做那个千古罪人,破坏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呢?”

“若能看到大庆王朝国泰民安,我杨奕就算舍去这顶官帽不要,又有何妨。”

杨奕的语气很平静,像是老师在教导学生,又像是知己之间的深夜谈话。

平静安宁,和蔼慈祥。

“尔等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只是觉得这长安城里有点闷热,不愿久待,故而出门透透气,过些日子就会回来,继续把持朝政大局。”

“恩师……”苏文哽咽道。

“相信我,待本太师归来之时……必已找到破局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