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瑶衣

作者:望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0 第 20 章

书名:瑶衣 作者:望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这声笑在安静的书房内,显得略略突兀。

袁瑶衣以为自己听错了,印象中,她没见过詹铎笑。可现在,他嘴角明明是弯着的,虽然很轻。

她低头继续指着图上一处:“我记得这里有一块巨石,远看像乌龟,祖父称之为鳌台,在这条路上算是一个标识。”

身旁的位置投下阴影,那是詹铎已经到了她身后。

“所以,是‘鳌’字不会?”他问。

袁瑶衣点头,下一瞬觉察到身旁人俯下身来,若有如无的擦过她的左肩。脸微侧,视线中是男子放大的侧脸,鼻梁直挺,眉目深刻。

动作产生微动的气流,顿时便感觉到属于别人的温度。

“我来。”詹铎道声。

袁瑶衣身形一僵,那低沉声音钻进耳中之时,带着一片湿润气息落在耳廓,微微发痒。

视线里,男子白皙修长的手轻握笔杆,寥寥两下便写出了刚劲优美的字,正落在她用炭笔画出的标识之处。

这般靠近,他的呼吸落下来,扫过她的面颊,她被罩在他的身形之下,有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袁瑶衣僵硬的将双膝往外移着,虽然与他没有一点儿衣角的碰触,可就是很不自在……

“好了。”詹铎道,垂眸间见了女子缩坐着,像只乖巧的幼猫。

莫名,他想起她那本小册子。若他不在,她会不会画只龟来代替“鳌”字?

“这里,”他指着鳌台那儿,看着炭笔标记处的浅淡纹路,“能通到巨峰山顶?”

袁瑶衣凑前去看:“能,却是需得从后山上去,十分陡峭,除了采药人,少有知道的。但是登了顶,便能看遍整片山。”

她边说,边用炭笔细细画出。心中的那个猜想越来越清晰,詹铎留在闳州,其实是为巨峰山匪寨。来外祖家贺寿,只是由头。

詹铎拧眉,心内思忖着什么:“山顶?”

“对,”袁瑶衣用笔头继续点画着,“只要记住沿途的标识,一定会上到山顶。这里是黑石洞,这儿是滴水石……”

她认真讲着,詹铎一字不落的记住。垂眸间,是女子认真的面庞,忽扇的眼睫。

巨峰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昨晚到现在,他一直在研究地形。硬取,必然伤亡很大,且时值寒冬,山上林木萧条,积雪不溶,行踪很难藏匿。

如今阴差阳错,居然是袁瑶衣告知他还有一条路。

而她此时完整画完,侧仰着脸看他,似乎在等他的意见。

“不必用炭笔,直接拿毛笔画吧。”他把毛笔塞回去她手里,随后起身。

袁瑶衣手一紧,攥上毛笔,余光中身旁影子离去,背后的压抑感跟着减轻,顿觉肩头松快开。

她应了声是,拿笔润了墨,再将自己炭笔画下的痕迹,一一遮盖干净。

根除匪患是好事,世道不安稳,她也希望这一方得到安宁,百姓生活平定。

差不多在正屋已经一个时辰,图画好了,已经没什么事,袁瑶衣便想回自己的西厢。

书案后,詹铎握着舆图:“两日后启程回京,你准备下。”

袁瑶衣道声好,也不多问,福了一礼便离开了正屋。

詹铎准备回京,周家这边开始安排,消息也在城中传播开。

明日就要启程,袁瑶衣这边没有什么需要带的,都是些简单的平时用品。

“邺国公府不同于咱们周家,你去了可要多长些眼色,”于氏来了虹宇院,正坐在西厢这边各种叮嘱,“你算是从周家出去的,有什么事儿便捎信儿回来。”

袁瑶衣站在一旁听着,每每会轻声应下。

于氏瞅了一眼,笑道:“难得你得了他的中意,以后可有好日子咯。”

最开始,她对这桩事并不看好,毕竟一个平头女子。可如今,詹铎是真的会带人回京,反倒是周巧姿彻底毁了。

到底一人一命,有些东西强求不得。

“夫人的交代,瑶衣全都记下了。”袁瑶衣眉眼低顺,声音清浅软和。

其实心中却有些发急,因为她要出门一趟,处理四只箱子的事儿。

阿素帮她打听了一间铺子,说是能收下这一批东西,就定在晌午后过去谈。明日要启程离开,箱子必须尽快处理。

不过,有件事让她很开心。便是于氏允诺,让连婶跟着她一起进京。

好在于氏还有别的事,没有久留。

晌午过后,袁瑶衣从周家出来,一路去了古槐街。

这条街因一间小道观得名,观中一棵古槐,古槐观,古槐街,若逢吉日,人流如梭,女子用的东西较为好卖。

冬天里,街上人少,她很快找到了阿素提的那间铺子。

阿素的姑丈等在那儿,与铺子掌柜已经初步商议好。先前已经拿了些样品给掌柜过目,这厢袁瑶衣过来,是给对方具体的数目。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大概正如阿素所说,城中物资匮乏,因为闹匪患,很多东西进不来。她手里的这些都是上好的,所以掌柜也没趁机压价,更想着赶紧定下,然后去把箱子拉回来。

一切定好,袁瑶衣离开了铺子。

她将掌柜付的定银全给了阿素姑丈,对方跑动忙活,算是一点酬谢的佣金。

事情办妥了,肩上很是轻松。

“没想到姑娘做事这样利落,”连婶笑着,眼中带着赞赏,“要是带着四只箱子上路,的确费事,换成银两便方便多了。”

袁瑶衣笑:“以后有什么事,还需连婶多帮我。”

连婶忙称是,不免叹了声:“也是最近不太平,希望咱们一路上顺遂吧。好歹是官船,那帮穷凶极恶的贼匪不敢打主意。”

这些贼匪自然指的是巨峰山那帮,尤其年底了,越发的作恶多端,听说昨日便劫了一个村子,好生惨烈。

袁瑶衣停步,看去不远处的古槐观:“去求个平安符吧。”

此去一行山高路远,她或许不会再回来了,那便祈福顺利寻到姨母吧。

翌日,是个难得的晴天,湛蓝的天空,明媚的冬阳,给人一种启程前的顺遂感。

官船很大,前后两艘,时辰到,缓缓驶离了闳州府的渡头。

袁瑶衣在前面的船上,是詹铎所在的那艘,一起的还有耿芷蝶。

出来多日,小姑娘已经开始想家,一遍遍的说着京城如何。袁瑶衣便陪着一起,在舱房中说话。

“虽说天冷,可是京城的冬天一点儿不单调,比闳州有趣。”耿芷蝶吃着橘子,眼睛闪闪,“腊月的时候,还有各种冰雕灯可以看。”

袁瑶衣是第一次离开闳州,还是去千里外的京城。在耿芷蝶的话中,却也能感受到京城的繁华。

“京城的布庄多在哪些地方?”她手里剥着橘子,心里想着姨母的下落。

耿芷蝶眨巴着眼睛:“京城有名的布庄多在锦绣街,其余的大大小小分布在各处,上千家呢。”

“那么多?”袁瑶衣心中吃惊,但一想是京城那样大的地方,却也正常。

做什么事都不会简单,一步步稳妥来就好,左右是确定姨母在京城。既然在,便一定能找到。

“快看,是铎哥哥。”耿芷蝶趴在窗口,喊了声。

袁瑶衣顺着窗口往外看,正见着詹铎自窗前过去,站在再前方甲板上。

可能是听见了耿芷蝶的声音,他往这边看了眼。

船在江上行进大半日,天擦黑的时候,停在一处渡头。

风陡然大了起来,扯着桅杆上的幡旗猎猎作响。

袁瑶衣出了舱房,方才重五过去说詹铎要见她。这厢一上甲板,大风几乎带着她往前走,要是身形不稳,真能被刮倒。

江上的浪头也大,带着船体起起伏伏,船板发出吱嘎声。

她一眼瞧见站在船头处的詹铎,背对而立,斗篷在风中翻摆。

“公子,你叫我?”她走去他身后。

詹铎转过身,跨了一步,挡住风来的方向:“我现在要下船去,可能明早回来,也可能后天。你和小蝶留在船上。”

他的话一如既往言简意赅,袁瑶衣一听便明白过来。他要回去对付巨峰寨,大肆张扬的离开闳州,只是给对方障眼法,他准备趁对方松懈,出其不意。

“知道了。”她应下。

詹铎看她,这个女子从来安静不多话,跟她说什么,她都好脾气接受,不问缘由。听说,她去过古槐观求了平安符……

“我是去巨峰山,”他开口,“山上的匪寨时常作乱,劫掠来往商队。这是其次,主要缘由是这队人马原先属于巡海水军,后面叛逃落草。既是官军中出来的祸害,我便是照着京里的意思,铲除这方祸患。”

袁瑶衣脸上微诧,没想到他就这样直接说出。

“怎么不说话了?”詹铎问,视线中的女子身形当真纤瘦。

他看到重五手里就有一枚平安符,那么她应当也会……

“预祝公子马到功成。”少女清软的声音响起,随之半弯下腰做了一礼。

詹铎薄唇抿平,可能风太大,额角有些隐隐作疼:“嗯,照顾好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