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作者:云蹊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章没齿不忘

书名: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作者:云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赵川见其心意坚如磐石,也觉得不应磨灭她的这股热忱。

“那你便跟着朕吧,此次出行,朕将带着周勃、樊哙、吴广、张耳、陈余、曹豹等人,另外,朕会让袁佩佩护你周全。”

吕娥姁听闻此言,赶忙跪地谢恩。

“多谢陛下开恩!陛下之恩,臣妾没齿难忘。”

赵川旋即果断地下令,朝堂诸事交付萧何、孔鲋、张良共同主持。而后,他亲自率领三万人马,毅然踏上接应之路。

这时候,刚刚回到侯府的虞子期,甫一获知了此消息,匆匆赶来,急切地说。

“陛下,末将愿随您出征,请陛下恩准!”

赵川见他斗志昂扬,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郑重说道。

“虞子期,朕命你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

虞子期抱拳高声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于是,大军悄然出了武关。

不久,虞子期所率的兵马便与项羽追击的部队在荒野狭路相逢,一时间,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天,双方瞬间陷入了激烈的鏖战。

赵川在后方观战,见局势胶着就当机立断,高声喝道。

“吴广,率火器营出击,给项羽的军队来个出其不意!”

吴广得令,率领火器营如猛虎下山,凭借火器的强大威力和出其不意的战术,成功击退了项羽的军队。

赵川的大军得以继续前行,顺利与英布、彭越会面。

项羽深知赵川火器的厉害,不敢恋战,深知再僵持下去恐损失惨重,于是果断下令。

“速速驻守要塞,本王先带兵返回彭城,从长计议!”

英布和彭越望着赵川的大军,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赵川的深深感激。

英布双膝跪地。

“布飘零半生,历经无数风雨,可恨未逢明主,今蒙陛下不弃,出手相救,此恩此德布没齿难忘。”

赵川一听,心中不禁暗自嘀咕。

“这话语怎如此熟悉?莫不是又要认义父?”

他心生警觉,赶忙打断道:“英布将军,有话直说,你究竟意欲何为?”

英布高声道。

“如蒙陛下不弃,布愿认陛下为义兄,从此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不认义父就好!”

赵川暗自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赵川定睛仔细打量,发现英布手中所持并非方天画戟,而是一条长长的马槊,这才彻底消除了心中的疑虑。

他在心中默默盘算着英布的心思:此人有勇有谋,诚然怀有一定的野心,但相较于后来的吕布吕奉先,他简直堪称守信重诺的君子!

对于这样的猛将,应当果敢任用,且要用得恰到好处,方能为我所用。

彭越见英布如此,亦不甘示弱,向前一步跪地说。

“陛下,彭越也愿追随陛下,恳请陛下应允!”

赵川说道。

“你们二人皆是驰骋沙场的豪杰,且年龄亦长于我,不如你们为兄,朕为弟。”

这两个人原本就一心想要攀附关系,以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信任,哪敢有半分自高自大?

“自古以来达者为尊,陛下英明神武,囊括四海,臣等愿附骥尾!”

此时,旁边的谋士们也纷纷相劝。

“陛下,英布、彭越二位将军忠心可鉴,此乃陛下之福啊。”

赵川也就不再推辞,朗声道。

“既然如此,那今日,朕便与你二人结拜为兄弟。”

于是,三人在众人的见证下,郑重结拜,赵川成为了这二人的大哥,英布位列二哥,彭越则成为三弟。

结拜之后,英布和彭越再次向赵川请罪,惭愧地说。

“陛下,我二人未能抵御住项羽的攻势,以致狼狈逃至武关附近,给陛下添麻烦了,还请陛下降罪。”

赵川长叹一声,宽慰道。

“项羽自称霸王,又被誉为天下战神,其战力之强,举世皆知,败在他手下并不丢人,更何况你们二人之失败,也是因为韩信所部没有及时配合,先回关中修养,待时机成熟,再出兵报仇雪恨!”

他不仅未对这二人加以惩罚,反而从其他地方调拨部队供二人指挥,还赏赐了二人诸多财物与土地。

同时,对于此次接应工作中立下战功的几员大将,赵川也都一一加以封赏。

众人班师回到关中,赵川却未能有丝毫的松懈,心中一直思考着韩信之事。

他深知韩信按兵不动所带来的潜在威胁,若不妥善处理,恐将酿成大祸。

于是,赵川将孔鲋、张良、陈平都召集到跟前,共同商议如何处置韩信之事。

宫殿之中,赵川率先打破沉默。

“诸位爱卿,韩信此次按兵不动,致英布、彭越兵败,局面一度陷入被动,此等行为,实难容忍。诸位有何良策应对?”

张良压低声音说。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臣给宣化使范减写一封信,晓以利害,让他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或许能从内部对韩信施加影响。”

陈平反驳道。

“张大人此举恐怕不妥,范减虽为宣化使,但其与韩信关系匪浅。若贸然写信,万一走漏风声,反倒打草惊蛇,促使韩信狗急跳墙,做出更过激的举动。”

孔鲋轻抚胡须,缓缓说。

“陈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若是对韩信之事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韩信拥兵自重之势必将愈演愈烈,恐成心腹大患,届时,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赵川语气严肃地说道:“那依诸位之见,应当如何?”

张良再次拱手。

“陛下,臣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韩信军中,探其虚实,如此一来,既能了解韩信的真实想法,又能避免直接冲突。”

陈平摇摇头说道。

“使者前往,韩信必然有所防备,难以探得真实情况且使者若被韩信所控,反而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赵川问道:“那以陈平爱卿之见呢?”

陈平拱手道。

“陛下,臣建议可暗中调集兵力,以防韩信有变,同时,可对韩信许以重利,看他是否会有所收敛,若他能迷途知返,为陛下所用,自然是好事,若他一意孤行,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