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渣的逆袭

作者:浮沉的命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章 绑架

书名:明渣的逆袭 作者:浮沉的命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0

师徒二人畅谈人生,探讨科学,正在其乐融融之际,皂隶在门外禀报,高家勤话语戛然而止,手里的杯子落在地上,摔个粉碎。

“大人,大事不好了,公子在城隍庙玩耍时,走丢了!”

“到底怎…么回事?多…久了?”

高家勤脸色煞白,嘴唇哆嗦,完全不复刚才的云淡风轻。

王和垚也是大吃一惊,不由得站了起来。

“回大人,刘三在城隍庙被打晕,保母被绑,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皂隶禀报,满头大汗。

刘三是高家勤妻子高刘氏的贴身老奴,一贯照看高家勤的儿子。

“去……大堂!”

高家勤踉踉跄跄出了书房,都顾不上招呼王和垚。

王和垚不得不跟在高家勤身后,心里暗自嘀咕。

高家勤四十多才得子,宝贝疙瘩,也不知是谁,要开老高的玩笑?

下人被打晕,保母被绑,对方并没有滥杀无辜。看来,还不是一般的土匪所为。

“高家勤狗官,滥杀无辜,残害反清义士,特取小儿回寨玩玩,三日内用银三千两,到四明山脚下交换,过期不候!”

县衙大堂,高家勤拿着手里的纸条,脸色煞白,嘴里吐出几个字来。

“……四明山群豪……”

四明山群豪!

堂中官吏都是脸色难看,一旁的王和垚也是暗暗吃惊。

这些日子以来,余姚周围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他可是略知一二,四明山这历史事迹频发的重地,自然更不会错过。

四明山脉地跨浙江慈溪、鄞县、余姚、上虞、嵊县数县,层峦绝壁,深溪广谷,明末清初时抗清力量多集于此,就连大名鼎鼎的黄宗羲,“西湖三杰”之一的张煌言,也都曾经以此为基地。抗清虽然被血腥镇压,声势也大不如前,但官府却一直未能斩草除根。

高家勤的儿子被绑架,也不知道是残余的抗清力量而为,还是一般的土匪山盗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见财起意。

但无论是谁,绑架一县父母官的儿子,这玩的也太大了些。

“高家勤,你赔我的儿子!”

高刘氏瘫倒在大堂上,哭天抢地,鼻涕眼泪一大把。

“李班头!”

高家勤使了个眼色,一旁的皂隶赶紧上前,把哭哭啼啼、站立不稳的主母扶了出去。

“李典史,你看这……”

高家勤看了看妻子离开的身影,目光转向一旁的余姚县典史李建文身上,面露笑容。

至于一旁的陆县丞,高家勤问都没问。

典史设于州县,不入品阶,“未入流”,但由吏部诠选、皇帝任命,属于“朝廷命官”。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在没有县丞、主簿时,兼领县丞或主薄之职,兼管钱粮、户籍、治安之务。职能类似于后世的县级公安局长。

“大人,四明山匪盗众多,也不知道是那一路的土匪所为?这查起来,恐怕……”

李建文看了一下站在高家勤一旁的王和垚,眉头微微一皱。

“高大人,这位是……”

这位新县令,一点小事就草木皆兵,手足无措,那里有半点一县父母官的样子。

“李典史,这是王和垚,姚江书院的学生。”

爱子被绑架,高家勤方寸大乱,顾不上其它。

“李大人,犬子年幼,还望施以援手,老夫感激不尽!”

官场所言,官走乡绅,吏交江湖,典史结识三教九流,在地方上耳目众多,势力极大。如果李建文都没有办法,那爱子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姚江书院的学生?

“高大人,这是在探讨案情,一个外人在场,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啊?”

李建文心头不快,再扫了一眼面带微笑的王和垚,冷哼一声,脸板了起来。

县衙要员在讨论案情,一个穷酸儒呆在旁边,不伦不类,谁知道他是不是和案子有关,或者会把案情泄露出去?

“安之,要不你先回避一下?”

高家勤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催起了王和垚。

自古皇权不下乡,典史势力极大,甚至可以裹挟民意,左右官员去向。就连刚正要强的一县县令高家勤,也对李建文客客气气。

更何况,他还指望此人救他的儿子。

王和垚心知肚明,朝着高家勤微微一揖,就要转身退出。

眉高眼低,冷暖自知,这些人的嘴脸,他早已经见惯。

何况这个李建文,脸色阴沉,一双细眼白多黑少,一看就是阴狠之人。

这样的人,还是不要理睬。

王和垚还没有走到大堂门口,几个身穿公服的皂隶匆匆忙忙进来,个个灰头土脸,有人身上还有血迹,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几人在高家勤面前纷纷跪下,磕头碰脑,惊惶不安。

“县令大人,县丞大人,典史大人,大岚山巡检司遇袭,孔巡检和李虎被杀,还死了十几个巡丁!”

跪着禀报的巡丁身材魁梧,跪在地上,后背看上去像一堵墙,脖子后面的肥肉紧致厚实。

“什么?”

高家勤大吃一惊,面色更加沮丧。

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可真是流年不利啊!

陆县丞眉头紧皱,他看了看李建文,一言不发。

李建文面色阴沉,不自觉站了起来。

巡检司名义上归县衙管辖,实际上却是归兵部调遣,相当于后世的各地方派出所,只不过是设在水陆要冲、利益纷争之处。巡检是正九品,副巡检是从九品,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正副所长,巡丁是派出所民警。

大岚山是四明山脉的高岭,是绍兴府和宁波府抗清的圣地,当年黄宗羲就是在这里结寨抗清,因此也是余姚县设防巡检司的水陆要冲。

大岚山巡检司虽然没有设副巡检,但这个李虎平日里打理巡检司大小事务,形同于副巡检。

现在派出所正副所长和若干民警被杀,这事可是闹大了。

“李彪,这他尼昂的是谁干的?”

片刻之后,李建文向着膘肥体壮的“一堵墙”,面红耳赤,戳指怒喝了起来。

这还得了,巡检孔家声是他的小舅子,也是他的靠山。李虎还是他的堂侄,发生了这种事情,让他怎么向家族和岳父岳母交待。

关键是,孔家声死了,他狐假虎威的后台塌了一半。新来的巡检无论是谁,也不会像他的小舅子一样贴心了。

“大…人,土匪人…多,小人们也不…知道是那一路。十有八九,是大…岚山的“胡疯子”干的!”

“一堵墙”李彪哆哆嗦嗦说完,眼睛不敢看李建文。

“胡疯子!这个挨千刀的!”

李建文小眼睛瞳孔收缩,低声骂了出来。

胡双奇如此做法,肯定是报上次土匪在县城被官兵射杀的仇了。

“高大人,先是抢人头,再就是大岚山巡检司被袭,看来,高公子是被“胡疯子”手下的土匪抢了。袭击大岚山巡检司,也是“胡疯子”等人所为。显而易见,这是在报复官府!”

陆县丞捋着胡须,分析着说了出来。

这个李建文,高家勤儿子被绑架,他也不见慌张。巡检司遇袭,他立刻原形毕露。

“这……这该如何是好?”

高家勤瘫坐回椅子上,脸色灰白。

前两个月,官兵当街射杀四明山的土匪数人,人头都挂在了城墙上。结合留下的纸条上的内容,土匪这是来寻仇了。

“胡疯子”是四明山大岚山寨的寨主胡双奇,也是四明山数十座山寨的总头领,极有智谋,能文能武,和官府势不两立。大岚山险峻无比,易守难攻,一直以来都是抗清的一块风水宝地。

这一次,余姚县衙是碰上硬骨头了。

王和垚不由自主站住脚步,暗暗心惊。

这么说来,上次城墙上的人头,真有大岚山“胡疯子”兄弟们的了?自己不经意间,做了一回山寨的“同伙”。

“李大人,小儿的性命,可都靠你了!”

高家勤看着李建文,可怜兮兮。

“你,还不退下!”

看到大堂门口驻足的王和垚,李建文眉头紧皱。

“高大人,陆大人,小人告退!”

王和垚看了一眼李建文,冲高家勤和陆县丞拱手告辞,轻轻退出了大堂。

王和垚的无视,让李建文火冒三丈。他想要发火,旁边的高家勤又催了起来。

“李大人,赶紧想办法办理此事。本官这就上折子,向绍兴府禀告大岚山巡检司的事情!”

“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办理此事!一群没用的废物!”

李建文说完,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跪下的巡丁们纷纷站起身来,低头哈腰,跟在李建文身后灰溜溜离开。

“大人,李四除了欺压百姓、勒索钱财,满脑子都是女人银子。指望他,恐怕是……”

看看周围无人,陆县丞终于开口,低声细语。

高家勤吃了一惊,也是低声回道:

“陆大人,你的意思是……”

听陆县丞的意思,李建文恐怕是靠不住。

“要不是大岚山巡检司的那些家伙做的太过分,大岚山的土匪怎么会袭击大岚山巡检司?要不是李四得罪了大岚山的人,土匪怎么会刺杀大人?”

陆县丞侃侃道来,高家勤额头细汗密布。

当日他到“高升客栈”喝茶听戏,大岚山的土匪竟然在光天化日下刺杀他。要不是他早有准备,恐怕已经是命丧黄泉了。

这个李建文,又做了什么?

什么都没做?

“大人,大岚山的土匪,向来都守规矩的很。自从这李四当上了典史,欺男霸女,和孔二沆瀣一气,把余姚县弄得一地鸡毛。”

陆县丞看着高家勤,语重心长。

“李四靠不住,大人还是派人去和大岚山的土匪接触一下,确保公子安然无恙。”

“多谢陆大人提醒!”

高家勤恍然大悟,连忙点了点头。

决不能在李四这一根树枝上吊死!事到如今,也只有多管齐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