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妖探

作者:旷海忘湖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1章 邀请

书名:妖探 作者:旷海忘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2

次日天一亮,延平县衙便紧急发布了两条告示。

一条是关于崔啸天的罪状与审判,宣布三日后游街示众,凌迟处死。

另一条则是关于鬼面杀手的真相,向公众宣布十三年前的鬼面杀手案是冤假错案,真正的鬼面杀手叫做李准!

看到告示,延平县再次沸腾。

老百姓们对于崔啸天的审判自然是争相欢庆,锣鼓喧天,好似过年,其庆祝程度远超裘霸天问斩之时。

而对于鬼面杀手一案,同样引起满街哗然,尤其是对那些被害人的家属而言,更是极为关注。

于是,就在当日,延平县衙由县丞陈厚禄主持了一次公开审判,将李准残害七名少女的罪行当众公布,人们这才知晓了关于此案的来龙去脉。

同时,对于齐云正杀害童县令、卢玉胜以及刘三洋的罪行也进行了公开审理,只是由于案情复杂,暂时延后对于齐云正的宣判。

不过,齐云正已经心满意足,此生无憾,因为在他的见证下,衙门正式为齐大郎洗冤平反,以证清白。

人群中,一名中年女子偷偷哭泣,此人正是齐云正的二姐齐巧妹,她的心情无疑最为复杂。

虽然大哥大仇得报,可是二弟又从此陷入牢狱,生死难料。

本来,在他们的计划里,齐云正最后是能够逃走的,可是齐云正心怀佛戒,改变主意,最终还是放弃了逃生。

于是,齐巧妹五味杂陈,开始怀疑这次复仇计划是否值得?

鬼面杀手的审判,让那些被害人家属们万般激动,他们一来感谢衙门秉公办理,主持公道,二来难以避免地对天雄镖局憎恶仇恨。

于是,他们当天便集结大量群众,去到天雄镖局游行声讨,想要向李四雄讨个说法。

然而,等他们来到镖局一看,却发现镖局人去楼空,大门已拆,牌匾已砸,早已成了一片废墟。

原来,当天雄镖局的镖师们得知鬼面杀手是李四雄的儿子李准之后,早已预料到镖局垮台是必然之势,因此早早分了东西,就地散伙。

其中一些没抢到好东西的镖师,还怒砸了镖局牌匾……

李四雄的倒台,预示着延平县的四大恶霸已去三位,对于老百姓们来讲,幸福似乎来得太过突然,大家除了敲锣打鼓之外,都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欢庆了。

三日后,还是在南郊的谷河岸边,崔啸天被凌迟处死、。

由于圣上手谕提示,崔啸天的党羽一律重判,所以崔啸天的儿子崔猛,以及一干重要手下,全都被判了开刀问斩,足有二十人之多!

于是,谷河岸边血染地面,只待来年河水高涨,才能冲刷干净……

正所谓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崔啸天伤天害理,导致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今天也算是自食其果。

与之前刑部来人不同,司礼监的兰公公并没有深居简出,谢绝见客。三天里,他来者不拒,陆续接见了以韩文韬为首的大小官员,而且收获了不少“小礼物”。

可是,这兰公公也果然经验老道,无论与对方怎样交谈,他都是始终滴水不漏,没有被对方套走半点信息,几乎一句有用的话都不说。

而且,兰公公对案情也毫不关注,只是象征性地监督了一下行刑,其间连卷宗都始终没看一眼。

不过,兰公公似乎对宋知礼有所偏爱,临走之前还叮嘱宋知礼,要他好好干,别辜负了圣上的厚望。

宋知礼自然受宠若惊,连表忠心。

在送走兰公公一行之后,韩文韬自是没有逗留价值,也在同日离开延平县。

就这样,一场灭顶之灾实现大逆转,好像忽然之间,衙门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但是,宋知礼与徐真等人全都知道,他们与刺史韩文韬的梁子算是结下,现在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平静而已。

裘霸天问斩,崔啸天凌迟之后,他们那些有罪的手下,也陆续被押送大观城等待服刑。

衙门的南监大牢终于压力骤减,再也不像以前那么人满为患。

目前,里面关押的最重的犯人,也就仅剩鬼面杀手李准,与和尚齐云正。

由于鬼面杀手案件牵涉甚广,需要等到诸多家属前来确认,所以暂时还在审理之中。

至于齐云正,宋知礼却打算写一份陈情书,利用齐云正僧人的身份免除他的死刑,只判他一个充军发配。

但是,这份陈情书需要司马信的批示,可现在司马信已经随着韩文韬返回州府,所以他打算把这件事延后处理。

当然,他马上就要前往齐州任职,这件事也就只能留给陈厚禄来办。

此刻,内堂之中,宋知礼屏退所有人,只留徐真一人在屋中叙谈。

而叙谈的话题也可想而知,宋知礼邀请徐真跟他一起去齐州,让徐真做他的幕僚。

“你看,”宋知礼分析道,“我手握金蟠桃,谅他们也不敢动我,可我这么一走,难保他对你们不利啊!

“不如,你跟我走,将来我必能让伱摆脱贱籍,将来也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岂不甚好?”

对于宋知礼的邀请,徐真已然有所预料。

尽管他们二人素有恩怨,尽管宋知礼被徐真耍得团团转,但最后的结果证明,徐真的判断和计谋都是对的。

尤其通过宋知礼擅自逼供崔啸天这件事来看,宋知礼更加意识到,徐真这个小捕快比他更加稳重,思虑长远。

如果把徐真带在身边,自然能让他如虎添翼。

然而,徐真的考虑却不尽相同。

他不否认,跟着宋知礼的确能让自己更快地提升阶层,甚至将来有机会接触到权力中心。

但是,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

徐真并不为将来承受的压力担心,他最不放心的,其实还是宋知礼这个人。

宋知礼曾经派人刺杀过他还在其次,关键是徐真发现,宋知礼虽然是一介文人,但骨子里却透着一种难以琢磨的邪气。

他不贪,不恶,可每每在关键时刻却包藏私心,跟着这样的人,徐真实在无法放心。

当然,徐真懂得变通,他并没有直接拒绝宋知礼的好意,而是对宋知礼说道:

“宋大人,正因为您去了齐州,我才更应该留下来,防止那些人对我们不利。”徐真真诚说道,“您放心,一旦危机过去,大家安然无恙,我便立刻动身去齐州投奔您!”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