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作者:甘甜一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82章 京城百姓们生活依旧井然有序

书名: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作者:甘甜一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七日后,在确定所有北戎敌军再无漏网之鱼,魏正总算将一直待在羽林军军营后方的君玉璟、君玉鑫,向风和晴儿四个小孩接回京城。

“璟儿、鑫儿,我的孩儿!”两孩子刚下马车,玉九儿就冲上去抱住他们。

一阵嘘寒问暖过后,玉九儿满脸欣慰:“不知不觉,你们都已经长大!”

“母后,我们都没满十岁,还小!”君玉鑫嬉皮笑脸钻进玉九儿怀里撒娇。

玉九儿杵了一下他的小脑袋,娇嗔道:“还小?再有五个月你们就满十岁,按理,身为皇子,过了十岁为娘就该为你们物色媳妇人选了!”

“我才不要媳妇,我要一辈子陪着娘!”君玉鑫小嘴巴甜得让玉九儿心花怒放。

她其实也觉得这么小定亲很荒唐,半大不小的,懂什么情情爱爱?

不过在遵循皇家祖训提这么一嘴。

可她抬眼,却发现她的大儿子耳尖通红,眼睛还瞄向晴儿,这让玉九儿心中警铃大作。

她家老大早熟,不会这就看上人家小姑娘了吧?

玉九儿直接开口问:“璟儿可有喜欢的姑娘?”

这一问立即让君玉璟羞得抬不起头,只一个劲地摇头摆手。

玉九儿捂嘴笑了笑,视线转向安静站在旁边,笑容可掬的小女孩身上,将怀里黏人的老二推开,朝她招招手:“小晴儿,越大越水灵了,来皇伯娘仔细瞧瞧!”

晴儿面带羞涩,上前有模有样地给玉九儿请安:“晴儿见过皇伯娘!皇伯娘万福金安!”

“你娘运气怎么这么好,竟生出你这么个可人的好女儿?”

这甜美可爱的模样把她一颗心都给萌化了。

她怎么就生不出这样的女儿呢?

“晴儿哪有什么好的?跟皇伯娘比,晴儿仍需努力!皇伯娘血洒疆场、扬名天下,晴儿十分敬仰,日后还望皇伯娘多多指教!”

她那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对玉九儿无比崇拜的光芒。

玉九儿抚摸她粉嫩的脸蛋,忍不住夸赞:“好孩子!我都听说了,你在军营里表现出色,得到很多人的赞扬呢!”

还没满八岁,说话条理分明,知进退,懂得察言观色,是个机灵的好苗子!

这性格要跟她这正经木讷的璟儿配在一起,也不失为一段良缘。

要是她娘不是庆阳郡主就好了!

那娘们跟她渊源颇深,不过说到底,她还是她和君墨的媒人呢!

没有她的媚药,恐怕她也没有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算了,要是孩子对上眼,她也就不纠结了吧?

不过,小晴儿确实还小,对男女之事还未开窍,不急!

玉九儿转而看向向风,一脸慈爱对他道:“向风,欢迎来到新国的京都,再次来到京城,你已是中海国尊贵的世子,要挺直腰杆给姐姐争气。”

“是!向风还要向您学习,以后上战场保护您,您可不能嫌弃我哦!”

“小傻瓜,我们已经迎来和平!”玉九儿摸了摸他的脑袋,满脸都是憧憬,

“往后你和璟儿他们只要不忘初心,珍惜你们的兄弟情谊就能促进东朝新国和中海国的邦交。

我们两国一旦成为盟友,还有西域什么事?北戎定然也不敢再嚣张。

你们这一代将会迎来和平美好的日子,不会再有战乱!

我希望你们都能为此而奋斗!”

“是!我们定不辜负娘娘的教导!”

君玉璟坚定道:“母后请放心,我们会不遗余力向着和平的方向努力!”

“我相信你们!”玉九儿欣慰地笑了起来。

晴儿挽着玉九儿的胳膊,一脸希翼对她撒娇:“皇伯娘,您给我们讲讲您在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事迹吧?我们可好奇了!”

“好!”玉九儿微微一笑,缓缓讲述起自己在战场上有趣的经历。

......

时光匆匆,转眼间两个月过去,遭受战乱肆虐的京城,如今终于慢慢地从那场浩劫之中挣脱出来,逐渐恢复了往昔那令人瞩目的繁华景象。

京城百姓们生活依旧井然有序,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新国,一朝天子而有多大的动荡。

大街小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开始穿梭往来,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街头巷尾的店铺也纷纷重新开张营业,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架,吸引着顾客们驻足挑选。

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枝叶轻轻摇曳;

那些古老的建筑,虽然历经战火的摧残,但在能工巧匠们的精心修复下,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历史的韵味。

夜幕降临,整个京城依旧如同往昔一般,烛火通明,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

夜市里依旧热闹非凡,各种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杂耍艺人表演着精彩绝伦的节目,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此情此景,任谁都无法想象它是经历了战乱洗礼的京都。

百姓们对新任的皇帝寄予厚望,言语中都是对新帝的赞美。

玉九儿和君墨带着四个孩子微服私访,走在大街小巷里,看到百姓们脸上的幸福之光,满眼都是骄傲和自豪。

等了两个月,这日,东朝新国留守凉州府的大臣们,终于携带大批家眷千里迢迢从西北回到京城。

君墨和玉九儿率众武将出城门迎接。

为了让阴山百姓能出门见见世面,这次,玉九儿让玉桃选了一千多名百姓一起跟着来京城。

而那些户籍已经转移了的士兵家眷,很多人也趁着这次路上有个照应,跟着回京城的家看看。

张家酒坊的张巧儿和张玉堂两兄妹一直留在京城,对京城最是熟悉,玉九儿让他们俩负责接待阴山县的百姓。

玉九儿来到西北城门时,张巧儿两兄妹已经在此守候多时。

“你们怎么来这么早?”玉九儿下轿辇,朝他们俩这边走来。

两兄妹上前行礼,张巧儿不禁埋怨起来:“还不都是哥哥?心急着见爹娘,天还没亮就拉着我来此等候了!

都说了是将近晌午才进京,硬是要提前来等!”

“我这不是怕来晚了接不上嘛!”张玉堂满脸都是兴奋,“自从第一年来京城赶考至今,我们已经有五六年没见过父母了,甚是想念!”

玉九儿笑问:“葡萄庄园的床铺可都准备好了吗?这次阴山百姓都放在庄园,你们可要替我好生招待!”

“早就准备好了!保证让他们来一趟京城,永生难忘,回去能说一辈子!”张巧儿神情激动,接着满脸期待道,

“爹娘和很多阴山百姓都是第一次走出大西北,不知道会不会被京城的繁华震惊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