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风云

作者:Aaron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8 第038章

书名:学霸风云 作者:Aaron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3

不用刘爸爸的提醒,刘淼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宝庆百货集团上面,毕竟自己对整个宝庆市场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因此自己只能根据后世的经验给一些建议,但要落实到具体执行方面就肯定不如刘爸爸他们自己了。同时刘淼还和《蔷薇》杂志社达成了一些约定,比如在完成第三部小说之后,刘淼打算休息一段时间,预计要到过年之后才会开始创作接下去的小说。

而与此同时,《蔷薇》杂志社的母公司花都文化也打算在圣诞节新年档期推出刘淼的第一部小说集。由于别的杂志社作梗,导致刘淼的三部小说一直没有推出单行本的计划,因此靳瑞林决定干脆将三部小说合为一本小说集推出算了。为了充实整本书的容量,卓然还特意找刘淼要了一些平素的散文填充期间。一般来说,小说单行本的售价都在12元到15元之间,而小说集的售价则在25元到40元之间。单论利润来说,单行本的利润自然更高。不过按照出版界的潜规则,能出小说集基本代表你这个作者已经算是一线作者了。刘淼将小说集定名为《初恋》,因为他的三部小说刚好讲述的就是初恋,而且刘淼还要求小说集的作者名署自己的本名,并且以后所有的小说都署自己的名字。这其实也算是杂志出版圈里的潜规则之一,就是作者还没成名前先用笔名试水,这样如果失败了就换笔名,但是成功了就可以考虑换回本名。当然,也有很多作者因为笔名实在是太红,所以干脆也就不换回来了。

刘淼希望换回本名的想法得到了靳瑞林的同意,但他也要求刘淼能公开自己的部分资料。因为国内出版圈曾经流行过所谓的“美女作家”,而这个风潮正是靳瑞林点燃的,所以靳瑞林希望能在“美女作家”潮流之后再创“美少年作家”的风潮。刘淼想了想也同意了下来,于是靳瑞林和刘淼约定,在元旦假期的时候,他前往南华市拍摄一些宣传照。

现在的刘淼是难得的清闲的时候,初恋三部曲已经全部交稿,随手写的一些散文也全部交了出去,因而刘淼现在唯一要面对的事情就是辩论赛。经过这几天的磨合,辩论队也逐渐成型。根据郝老师的判断,目前整个队伍的短板就在四辩彭巧慧那里。

张垚和刘淼组成的二辩、三辩恐怕是整个年级组最强的,毕竟张垚算是见多识广,而刘淼则是有上一世的见识作为累积,再加上两人的嘴巴又是格外毒辣,不仅能将己方死的说成活的,还能将对方语言中的漏洞抓住并死缠烂打;周森的一辩虽然表现平平,但胜在稳健,而且在后面的“弹药支持”方面也做的特别出色;反倒是彭巧慧在总结陈词的时候要么不是漏掉了己方的重要观点,要么就是有那么一两个格外明显的漏洞让对方抓住。为了帮助彭巧慧纠正这个问题,郝老师还特意找了附近的一个二年级教室给刘淼等人晚上练习。

转瞬便是校辩论赛举行的时间,除了一年级之外,二年级和三年级都组建了各自的班级辩论队。首先大赛组委会公布了全部题目,所有的辩论主题都来自这个题目,但是具体谁抽到哪个题目还要到比赛的时候才知道。其次便是分组,为了照顾三年级,因此几乎第一轮比赛都是三年级对二年级,或者就是二年级内部的自相残杀。

三年级一班的第一个对手便是二年级的七班,对于刘淼来说,这群小孩子还真的不是什么对手。因此在辩论赛的时候,张垚和刘淼就让对手在驳论和自由辩论时段尝尽了苦头。先是张垚在驳论时段将对手的全部论点一一拿出来逐一批驳,愣是让对方的二辩不知道该如何维护己方观点是好;而在自由辩论时段,刘淼更是说得对手冷场了好几分钟。在这样的情况下,评委组的老师也几乎知道七班不是一班的对手,于是在各自四辩作为总结陈词之后,就宣布三年级一班获胜了。在第一轮的辩论赛里,尽管组委会的老师们都偏向三年级的同学,但是让三年级感到脸上无光的是,九班和十班居然还是输给了二年级的六班和五班。因此在晋级第二轮的十二个班里,二年级还是占据了四个名额。

而根据第二轮的分组情况,实力最强的一班和二班将去狙击五班和六班的晋级,而剩下的二年级二班和四班则是面对三年级的七班和八班。二年级五班的辩论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这倒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组成,但是让刘淼等人意外的是,这群娘子军的逻辑能力还是非常强的,驳论阶段,由于有些轻敌的张垚更是有几次差点就被对方的二辩带到坑里去了,好在刘淼在三辩的时候依旧保持了自己的强势,虽然没有如第一轮那边直接驳得对方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但是也数度打乱对手三辩的布局,迫使对方四辩在总结陈词的开始阶段不断为三辩犯下的错误做补救。由于对方四辩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彭巧慧在做总结陈词的时候还是占尽了便宜。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刘淼这边获胜,而那群娘子军在败北之后狠狠瞪了刘淼一样。尤其是对方的四辩,仿佛要将刘淼吃掉一般。

第二轮之后,二年级依然还有四班顽强晋级,在最后六个名额中占据了一个。由于现在校广播站几乎都是二年级的学生在负责,所以每天午饭后和晚饭后的节目都能听到二年级的学生在为四班加油鼓劲。第三轮比赛将直接决出三名半决赛队伍,同时老师们还将从剩下失败的三支队伍中挑出较好的一支成为第四支半决赛队伍。而且校电视台还将同步直播所有的比赛,而辩论的题目也越来越有难度。并且为了增加比赛难度,除了明显的犯规或违例可以由评委老师直接宣布成绩之外,最后的辩论成绩将由现场五十一名观赛的同学投票选出。五十一名同学除了不能是队伍所在班级之外,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将按照“4:4:2”的比例随机组成现场的陪审团。

三年级一班抽到的队伍正是屡次将三年级队伍挑下马的二年级四班,而两个班级抽到的辩题则是“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刘淼等人的的论点是“知识积累比知识创新更重要”,而对方的论点则是“知识创新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抽完辩题之后,比赛将在明天晚上举行。二年级四班的一辩是个个子不高的男生,他走过来微笑道:“我早就听说了师兄班上二辩和三辩的伶牙俐齿,希望明天的比赛依旧能看到你们的精彩表现。毕竟比赛到了现在,我相信三年级的很多师兄师姐都觉得我们呆在比赛里有点碍人眼了吧?”

这个嚣张的言论一出,刘淼的嘴巴抿了起来,周森也皱起了眉头,彭巧慧赶在张垚发火之前就开口道:“能到现在还没淘汰的队伍自然有它的强处,也希望你们别太容易输了!”

说完刘淼等人就走了,而四班的嚣张言论自然也被在场的其他三年级队伍和老师听到了。虽然三年级的其他队伍也有些不满,但毕竟没有直接惹到自己头上,所以大家只是冷哼了一声就算了。而负责抽签的老师则出口道:“林新星,抽完签就回去好好准备!”

虽然看上去是训斥林新星,但是其中维护的意味也能听得出来。二年级的队伍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不得不让其他老师对他们感兴趣,何况这个林新星也不简单。校广播站和校电视台的首席主播,校刊的副主编和校新闻社的社长。如果不是按规矩由三年级把持学生会,只怕学生会主席的席位也会在他手里。才貌双全还有个做省长秘书的爹,林新星也的确算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了。可惜这个人在前世并没有出现在光明中学,所以刘淼对他知道的并不多。如果不是张垚事后补充了点背景知识,刘淼还真以为这人是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

“果然到了复赛阶段这题目的难度就完全和以前不是一个等级了。”周森拿着辩题有些头痛,而其他人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刘淼思考了一会,就说道,“我们可以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去立论。知识积累是量变,知识的累积过程;而知识创新则是质变,知识的飞跃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表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可以促成质变,因此知识创新其实就是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过程,所以知识积累更重要,因为知识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辩论中我们要坚守的论点有两个:一是积累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是积累的结果;二是创新的最终结果是新的积累开辟道路。而我们要提防的论点也有两个,一是对方否认积累的基础性,认为创新可以在没有积累的过程里出现激变;二是对方故意承认积累的重要性,借此引申只要积累就有创新。这两个观点都是两个极端的错误,我们必须要否认和纠正的。”

其他三人思考了一会之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观点。尤其是张垚说了句,“这是高二的知识点啊,刘淼你不会已经复习到高中二年级的哲学辩证法了吧?”

“没有,我只是看到有这样的观点,觉得适合我们才拿来用的。”刘淼连忙解释,如果让人以为自己复习到了高二哲学的话,只怕会引来老师的关注了。

不过周森等人也没有细究刘淼的话,而是纷纷研究起刘淼提供的辩论思路。大家花了半天的时间,在图书馆找了许多支持论点的论据,然后摘抄到各自的资料夹里。就在大家吃完晚饭休息了不到半小时,学校的老师就通知的大家前往校电视台的录制现场准备今天的辩论赛。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