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64

书名: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字数:6.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28

“你说什么?”舒氏被宁渊说出的话吓了一跳,“不是人胎?这是何意?难道月嫔怀着的并不是龙胎!?”

“确实如此,如果我没猜错,月嫔肚子里的胎相应当是被‘种’进去的。”宁渊一面说,见舒氏和司空玄都露出不解的表情,便往细了解释道:“南蛮族中有一种蛊术,便是以人的身体作为饲主,将蛊虫种入女子体内,如怀有胎儿一般以自身经血催生蛊虫成长,养蛊期间,因为蛊虫在女子体内发育如同胎儿,因此女子的脉象也会因此而和有孕在身时一模一样。”

舒氏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月嫔用了那蛊术,在自己身体里种了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以此来编造出怀孕的迹象,蒙骗太医和皇上?”

“最大的证据,便在这些甜食上。”宁渊又指了指御膳房的记档,“因蛊虫成长迅速,所需求的养分也极大,月嫔如果不按照规矩多塞一些甜食进肚子里,恐怕蛊虫还未长起来,她自己倒会先被吸成人干了,而月嫔宫中的茉莉花香炉,也是为了安抚蛊虫之用,免得他们因过分躁动而连累母体。”

“原来是这样。”舒氏惊骇地半掩着嘴,“可月嫔久居深宫,又是从哪里寻来的这些邪魔外道的东西。”

“月嫔不知道,她身边自然也有人会知道。”宁渊冷笑一声,心道这所谓的邪魔外道,司空旭可是收集了不知凡几,如果不是从前在他那里见识过,自己也不一定能分辨得出来。

“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去告诉父皇,让他狠狠惩治月嫔!”司空玄闻言,立刻朝院外走。

“站住。”舒氏喝住他,“你这孩子怎么还是如此毛躁,你去告诉你父皇,然后能,你手里能有证据证明吗,你父皇是会信你还是信太医,到时候月嫔反扣一顶诬陷的帽子回来,你怎么办?”

“我……”司空玄立在原地,懊恼地低下头,他一心只顾着为舒氏报仇,哪里又想得了那么多。

“可有一点本宫还是不明白。”喝住了司空玄,舒氏又转过头来对宁渊道:“月嫔这样做不是等于自掘坟墓?这胎她又不能怀一辈子,等到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的时候,她又该如何掩饰?”

“既然月嫔装作有孕的模样只是为了争宠,那么能将皇上的目光吸引过去便行了,是不必真要生出什么东西来的。”宁渊缓缓道:“等时机恰当的时候,月嫔自然会找个机会让她这一胎以一个正当的理由消失掉,不过娘娘以为,她会找个什么样的理由呢?”

舒氏轻哼了一声:“还能有什么理由,想必摊着谁,便赖在谁头上了,危害龙胎的罪名可不小,月嫔当真好算计。”

司空玄在旁边听了一会,此刻也明白二人的意思了,担忧地对舒氏道:“既然如此,母妃你切莫与她走得近了,她一直妒忌母妃回宫,十有**会赖在母妃头上。”

“这倒不必,至少三个月之内,月嫔还赖不了别人。”宁渊又道:“蛊虫和真正的胎儿不同,胎儿在头三个月,与母体的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容易流产,可蛊虫在进入宿主的前三个月,是与宿主的身体联系最紧密的时候,月嫔如果在这个时候想送走肚子里的东西,搞不好还会丢掉半条命,她断然不会冒这个风险,只有等三个月后,蛊虫成形,与宿主的联系没那么紧密了,她才会开始耍手段,因此这段时日,娘娘不妨与伏月殿间多家走动,至少要让皇上看起来,你并未因为回宫当日月嫔的陷害而恼怒,反而以德报怨,一切以皇上的皇嗣为重。”

“本宫明白了,今日若非你在这里,本宫还不知那伏月殿里竟然会有这样多名堂。”舒氏目光一闪,“现下既然已经知晓了月嫔在打什么主意,本宫便不可能让她得逞了去,她既然弄出这样多的把戏相当那捕蝉的螳螂,本宫倒还真相看看,当她发现她想捕的不是蝉,而是黄雀时,到底会作何反应。”

接下来很长一段日子,宫内都十分太平,原本受了冷落的月嫔,因为身孕之事一转眼又变成了皇帝的心头宝,看得许多妃嫔心中不忿,月嫔平常便张扬跋扈,在宫内人缘不好,现在嫉妒得人多了更是不会有人往她的伏月殿里串门子,只有一个人例外,便是刚回宫的舒惠妃。

因为舒惠妃回宫当日宫门口的一处闹剧,妃嫔们大多觉得舒惠妃与月贵嫔一定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那一类,所以当舒氏总是往伏月殿里跑陪着月嫔说话时,其他人自然以为舒氏是抱着其他的念头,比如说想除掉月嫔腹中的胎儿,于是他们在乐此不疲的八卦中,耐心地等待着这场闹剧的到来,可惜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整整三个月过去,月嫔的胎依旧安然无恙,那些人才领悟过来,原来舒氏总往伏月殿里跑,并不是为了除掉月嫔的孩子,搞了半天,还是当真去陪她聊天安胎的?

一时,宫内议论舒惠妃缺心眼的流言甚嚣尘上,都说舒惠妃蠢得可以,对着想陷害自己的人都能掏心掏肺,再碰上白眼狼也只能算活该。

只不过,三个月之后,舒氏却忽然对外称病,再也不往欢庆殿的门外迈出一步了,月嫔大概是觉得以前来得勤快的舒氏忽然不来了奇怪,还派过几波人来请舒氏过去用茶,不过都被舒氏以身体为由推阻了。

接着,很快便到了腊月。

冬寒已致,各宫都升起了炭炉取暖,宫内供皇子们研习学问的书院中,宁渊正披着大氅站在院落边上,指点司空玄用毛笔在雪地上写字。

“用毛笔蘸着热水,在雪地上练习书法,对于下笔力道的掌控是极好的训练方式,这一点来书院上课的学士们却不会教给你。”宁渊一面说,一面指着地上司空玄刚写好的字说:“你瞧,这便是因为你下笔太重,雪才融化得过多,字也变了模样,这样如何能将书法练好,惹你父皇开心。”

皇帝重视儒林与国学,对书法也颇有造诣,司空玄是年纪最小的皇子,论势力比不过司空钺,论心机比不过司空旭,又不像司空曦和司空傲那样别有所长,想要讨得皇帝欢心的话,练得一手好书法是个不错的方式,也是舒氏给他布下的任务,可惜司空玄同其他精力旺盛的年轻男子一样,对拳脚功夫痴迷得很,对书法这类需要定力的东西,却怎么都不得要领,因此宁渊才趁着冬日落雪,将他拉到院子外边来练字。

“你这小子,以为自己会些旁门左道的方法便想着来编排我们正经学士,信不信我立刻奏请了皇上将你轰出宫去。”屋子里此时走出一个身着官服,蓄着山羊胡的老头,“可别忘了你能进宫陪着六殿下当伴读,除了六殿下在皇上跟前说尽了好话,没有老夫在一旁顺水推舟,你可是连宫门都踏不进来。”

宁渊苦笑了一下,只能拱手对他老头行了一礼,“田学士说的是,宁渊受教了。”

田不韦从前在翰林院里与高郁走得很近,高郁出事后,他也一直为这位昔日同僚鸣不平,又因为性格顽固,加上他虽然是谢长卿的恩师,可眼瞧着那位新科状元也有要被雪藏的架势,渐渐的就被其他善于见风转舵的学士排挤了,刚巧这时候舒惠妃和六皇子回宫,皇帝以六皇子流落民间多年为由,要重开宫中已关闭许久的书院,让司空玄进去补补课,田不韦便自请调离翰林院,到这既没有钱又没有权的宫中书院,一面教导司空玄,一面躲清静来了。

见宁渊竟然这般就服了软,没有同自己斗上两句嘴,田不韦吹了吹胡子,一挥手道:“也罢,今日课就上到这里,老夫现在要休息,就不送六殿下了。”说完后退一步,砰地关上了门。

宁渊无奈地笑了笑,那边司空玄也已经放下笔,伸了一记懒腰道:“眼下也快到中午了,公子不如陪我一起吃饭吧。”

“殿下还请不要松懈得太早,只怕现下还闲不下来呢。”宁渊帮司空玄披上大氅,司空玄不明所以,正想问宁渊在卖什么关子,便见着一个欢庆殿的宫人忽然走进院子,对他行礼道:“殿下,公子,奴婢来替惠妃娘娘传话,娘娘现下启程去了太后殿向太后请安,让奴婢来带你们一并前去。”

“咦,母妃躲了这么久的病,今日地上有积雪本就不好走,她怎的却出来了。”司空玄嘀咕了一句,可那宫人的确是舒氏贴身侍奉地,他也不疑有他。

雪是昨夜下起来的,因此今日倒也成了入冬以来宫内最冷的一天,司空玄和宁渊刚好在御花园里碰到了舒氏一行,便并入队伍一并朝太后殿行去。舒氏显然是特地打扮过的,妆容清淡,身上首饰也寥寥无几,却有几分病态虚弱的模样,至少用称病的理由在寝宫里窝了那么久,去向太后请按时可不能让太后觉得你这人明明红光满面,哪里来的病。

太后殿的宫人大概也没料到惠妃会忽然过来,急忙将宫外的积雪清理干净,才迎着惠妃进了院落,太后正靠在正殿的卧榻上,一面就着茶水,一面读着一本账目,见舒氏来了,忙放下手中的书册笑道:“当真是稀客,听皇帝说你近来病了,这天寒地冻的,不好好休息怎么想着过来。”

“嫔妾就是在宫内憋坏了,想着出来透透气,便特地趁着雪后风光来向太后请安,也好走动走动。”舒氏行了一礼后坐下,目光落到太后手边的书册,道:“太后这是在看什么?”

太后道:“瞧着快到年下了,宫内这么多人,每年年节的开支都庞大无比,今年因为是旱灾连着水灾闹腾了好几个月,皇帝说了要一切从简,哀家闲着无事,便从皇后那里要来了后宫开支的账册,打算瞧瞧到底省出了多少银子。”

“皇上体恤黎明百姓,勤俭宫中用度,无论省下了多少银子都是我大周之福。”舒氏附和道:“嫔妾这一路走来,瞧见宫内同从前想比张灯结彩的地方要少了不少,且御膳房和内务府也都开始精打细算起来免了不少浪费,想来这个年节,应该能省出许多银子来。”

“是啊,也该省出许多银子来了。”太后脸上却看不见多少愉悦,反而露着有些无奈的表情道:“只是无论其他地方如何节俭,只消有一处花钱如流水的地方,省出再多的银子来也是白搭。”

舒氏奇道:“太后这是何意。”

太后没搭话,只是将账册递了出去,“你自己看吧。”

舒氏接了过来,瞧了瞧上边的数字,又掐指算了一算,惊讶道:“伏月殿这个月的用度竟然比太后殿和皇后殿加起来还要多?”

“光是食材这一块,伏月殿的支出就足足是太后殿的三倍,我看月贵嫔那样小巧的身板,食量还当真是不小。”太后摇了摇头,“到底是后宫中许久不曾有人有孕了,她一朝有喜,到底是要金贵些。”

舒氏道:“皇上也是高兴,这些日子不是有什么好东西就往伏月殿里送,如今月贵嫔胎相安稳,不也正是皇上看重的功劳。”

太后一笑,“唉,但愿她真的能平平安安给哀家添个孙子,也算是我大周的功臣了。”

这时,随侍太后的康嬷嬷端着一方白玉盅走了进来,恭敬道:“太后,赵将军今晨差人送来一株上好的雪灵芝,说是不日前出城冬猎时意外在凉山上寻得,奴婢想着近来天寒,雪灵芝最是补身,便就着上好的松茸和猴头菇还有乌鸡煲了一盅灵芝三宝汤。”说完,康嬷嬷揭开白玉盅的盖子,一股浓厚的香气立刻弥漫了整间屋子。

太后点点头,对舒氏道:“想着康嬷嬷是做多了煲的,哀家也吃不完,正好你来,便陪着哀家吃一些。”说完对康嬷嬷挥了挥手,康嬷嬷立刻会意,将那盅热气腾腾的汤汁倒入两个碗中,依次呈给了太后和舒氏。

太后小抿了一口,笑道:“果真是好东西,只这一口便觉得整个身子都暖了,惠妃你也尝尝。”

舒氏却端着那碗半天不动。

太后奇道:“怎的了,莫不是身子不爽,胃口不佳?”

“没有。”舒氏抬头笑道:“嫔妾只是觉得,雪灵芝难得,这样好的东西嫔妾吃了也是浪费,冬日里孕妇体寒,这煲汤给月贵嫔补身却正好。”

太后对着她点了点手指,“你倒是贤德,在哀家这里脑子里居然还想着伏月殿,哀家听说月贵嫔怀胎头三个月,你总是往伏月殿里走动,手里有什么好东西也送个不停,我瞧着跟皇帝比起来,你倒是更金贵月贵嫔肚子里的孩子一些。”

舒氏低头抿嘴,“太后严重了,宫内多年都没有孩子降生了,嫔妾也是在为皇上开心。”

太后道:“也罢,既然如此,康嬷嬷,你便将这碗煲汤给伏月殿送去吧,速度快些,省得凉了。”

“这点小事,哪里能劳烦太后身边的人,李嬷嬷。”李嬷嬷是舒氏身边的侍从,见舒氏唤她,忙站了出来,接过那碗汤,小心翼翼用一方食盒装好,便躬身退出大殿,往伏月殿的方向去了。

太后又与舒氏聊了一会,见时辰不早了,便顺道将舒氏留下用饭,御膳房送来的彩色不多,却胜在精致,正吃得开心,忽然有名宫女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苍白地跪下道:“启禀太后,大事不好了,月贵嫔她……她小产了!”

“什么!?”太后身子一颤,手里的筷子一时没拿稳,乒乒乓乓落在了地上。

舒氏也脸色骤然变得一片煞白,司空玄下意识地回过头,看了宁渊一眼,见宁渊对他微微点头,他便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样,将头低下去,隐晦地冷笑了一声。

伏月殿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寝宫内,数名宫人端着热水进进出出,引产的嬷嬷和太医也来了好几名,都守在殿内议论纷纷,而月嫔则躺在床上不断发出惨嚎,看情形竟是十分痛苦。

皇帝原本正在上书房和军机大臣们议事,一听到这个消息便连国事也顾不得了,立刻赶了过来,正脸色阴沉地坐在殿门口,周围陪着的太监们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就怕皇帝会迁怒他们。

太后因为要换衣裳不能立刻过来,舒氏便提前赶到了,瞧见这状况,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来了。”皇帝瞧见舒氏,脸色缓和了些,“月贵嫔事情出得突然,太医现下正在里边,若是太医们竭尽全力,想来……”结果皇帝话还没说完,太医院的掌院郑太医便走了出来,跪下道:“皇上节哀,贵嫔娘娘已经小产了。”

皇帝听见这话,脸色立刻冰寒一片,想也没想便走进了殿里,舒氏立刻跟在他身后走了进去

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月贵嫔的惨叫声已经消失了,转而变成一丝丝的呜咽,宫女们接二连三捧着被血染红了的布条出去了,几个嬷嬷在床边帮月嫔整理被子,皇帝也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皇上……”月嫔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盯着皇帝,“臣妾好痛,臣妾的孩子没有了……”

她那可怜的表情仿佛刺痛了皇帝的神经,他嘴唇颤了颤,压抑地回头看向郑太医道:“给朕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贵嫔好端端的会忽然小产!”

“皇上息怒。”郑太医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贵嫔娘娘头三个月胎相一直很稳固,这是太医院所有太医诊脉的结果,正常来说是不会小产的,且方才娘娘小产后,所产之物不过是一片血水,可见胎儿是在娘娘腹中遭到了什么变故而化掉了,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只可能,只可能……”

“有人谋害?”皇帝将话接了过去。

“皇上息怒。”郑太医又叩了一礼,“能将腹中胎儿化去的,必定是效力极强的堕胎药,或者是至阴至寒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娘娘连碰也碰不得,又如何会吞入腹中,实在是让微臣百思不得其解。”

“查!给朕查!到底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敢谋害朕的孩儿!”皇帝忽然大吼了一声,原本期盼的孩子就这样忽然没了,还是被人下手段毒害而没的,恐怕是个男子都会怒气冲天,他威严的目光在寝殿里扫了一圈,忽然指着其中一个宫女道:“你来说,贵嫔在出事之前到底吃了些什么!”

那宫女吓得立刻跪下了,磕磕巴巴道:“贵嫔娘娘……娘娘在出事之前正在用午膳,都是御膳房呈上来的东西,奴婢们也是按照规矩一一验过后才敢呈给娘娘吃的,再来就没别的了……啊,娘娘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惠妃娘娘身边的李嬷嬷送了一碗煲汤来,说是娘娘特地送给咱们贵嫔娘娘补身的……”

“煲汤?”皇帝眉头一皱,看了站在他背后的舒氏一眼,又问道:“那煲汤你们可验过了?”

“奴婢们原本是想验的,可娘娘说,既然是惠妃娘娘送来的东西,想来不会有差错,便直接取来用了,后来过了一会儿,娘娘便开始腹痛了……”那宫女显然被吓怕了,战战兢兢说完后,便不停开始磕头,求着皇帝饶命。

“惠妃!”皇帝听见宫女的话,惊异不定地看着舒氏,“此事莫不是与你有关?”

“皇上……你不要怪惠妃姐姐……”舒氏还未开口,月嫔却躺在床上气若游丝地道:“惠妃姐姐一直待我极好,皇上怎么能怀疑她呢……一定是臣妾自己不好,糊里糊涂地吃了什么脏东西也不知道……”

“月儿,你莫要说话,当心身子。”皇帝一时情急,将和月嫔**时用的称呼都叫了出来,“你放心,朕一定会彻查此事,如果有人胆敢谋害朕的孩子,无论是谁,朕都不会放过!”

舒氏站在一边,冷眼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也没有半点或紧张或担忧的表情透出来。

“郑太医,给朕仔细验过贵嫔所吃的所有东西,一样都不能放过。”安抚好了月嫔,皇帝一挥袖,朝郑太医吩咐道。

郑太医领了命,立刻带着其他两名太医走到不远处的桌边,月嫔事情出得急,因此她方才吃的东西都还留在桌上,半点未曾动过,三名太医分工细致,一叠一叠将那些精致的菜肴仔细验了,到最后,郑太医端起一碗单独放在边上,已经凉透了的羹汤,先用银针试过,再闻了闻,最后轻点一丝放在舌尖,立刻脸色大变,迅速转身跪下道:“启禀皇上,桌上有一碗羹汤内被人掺了化胎散!”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童鞋说宁渊出现在后宫不合情理,按照最严谨的后宫制度来说这的确是不可行的,但这里因为不是私下相处大白天周围还有人陪着且为了故事发展,就没有按照最严谨的来了,毕竟只是一篇消遣小白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他过了吧……

想想当年还珠格格里面,福家两兄弟还三更半夜往格格房间里跑呢,作者君真心觉得自己尺度算轻了_(:3∠)_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0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