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沙盘上的大宋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6章 你要哪种粮?

书名:沙盘上的大宋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李宝满头都是问号。

大军带了多少军粮出来他是知道的,因为他的人一直都在做辅兵。

辅兵有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后勤线,看着民夫们运输兵粮,防止敌军来劫粮。

“真是奇了怪了。”李宝一边走,一边摇头:“咱们哪里来的粮?哪里来的粮啊?随军那点粮只够吃几天的,咱们还在等后面运粮过来呢。”

他嘴里一直在嘟哝,但还是召了几百手下和大量的民夫,走到了城外的树林里。

刚一进去,就感觉哪里不对。

一个部下动了动鼻子:“好香!我闻到面粉的味道了。”

“还有粟米的味道。”

他们再往树林里走,马上就看到了一队兵,全是宫二娘子最老的老部下,他们正在树林里守护着什么,见到李宝来了,这些人马上露出了笑容:“来了啊?快来搬快来搬。”

李宝:“???”

前面的兵向两边分开,只见树林中间的空地,摆着大量的粮食,全都装在竹筐或者麻袋里。

李宝:“啊?这……这些粮食?是从何处来的?”

那些兵脸上露出神秘笑容:“岳公子给的。”

李宝:“???”

理解不能!

岳公子还能凭空变出粮食来不成?

“别发愣了,快搬吧。”

士兵们催促,李宝也没空多想了,赶紧招呼他的兵和民夫们一起搬运,民夫们肩挑手扛,不一会儿,树林里的粮食搬空了。

李宝心里琢磨,这些粮虽多,但也不够给全城老百姓发几斤的,若是发得少,估计也没啥用处。

正想到这里,就见岳文轩从人群里钻了出来,笑道:“李宝,你让你的兵,在城中摆个台子,把这批粮食搬过去之后,就堆在台子上,然后每个老百姓凭户籍可领二十斤。”

李宝:“啊?这些粮不太够吧,城中百姓何止数万,每人发二十斤,需要近百万斤粮食。”

岳文轩:“当然不够啦,你留下一些手下负责发粮,另外的人继续来这里搬。”

李宝脑门堵了堵,心想:再来这里搬?可是这里的粮不是已经被我搬空了吗?

岳文轩对着他眨了眨眼,露出调皮笑容:“你莫管,反正城里发粮的台子准备好之后,你就再来搬就对了。”

李宝只好应了一声,赶紧指挥手下,在城中心的菜市口搭了个台子,请来军中管粮的主簿,拿了个册子坐在台上,然后就让士兵走街窜巷,大声宣传起来:“各位乡亲!咱们宋军进城时,与贼军打了一场,闹得有点大,惊扰了各位乡亲,咱们深感抱歉。宫枢密使特意下令,拿出军粮来分发给大家,就当是咱们扰民的赔礼。”

泗阳老百姓一听这话,整个人都懵圈。

以往每一次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都要被抢一次。

还以为这次也不会例外呢,城中弥漫着死气沉沉的味道。

却没想到这一次完全不同了。

不但不抢粮,反而发粮?

是不是我们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

一时之间,没有人敢信。

但北宋军在城中心菜市口搭台子,众目睽睽之下,消息终究是要传遍全城的。

很快,城中老百姓之间就开始传了。

“听说了么?宋军在菜市口搭了个木台子,叫什么‘派粮台’,说是带上户籍去登记,可领二十斤粮。”

“二十斤?你莫哄俺!俺读书少,不经骗的。”

“嗨呀,俺骗你做甚,真的是这样说的。”

“说一套,做一套的官儿可不少。”

“你就说你去不去试试吧?”

“俺不敢!”

消息是传开了,但大量的老百姓躲在远处偷看“派粮台”,就是不敢上去。

台子搭好后,大量的民夫,开始肩挑手抬着粮食过来了。一袋一袋,一筐一筐,好几种粮食搬上了台子,有白米、有粟米、有面粉……品种还很丰富。

但这三种粮食,在民间的价格并不相同。

不少老百姓心里开始琢磨,他们说发二十斤,那究竟是发哪一种呢?领到最便宜的粟米的人,岂不是血亏?

好想上去问,但是又不敢!

终于,第一个胆子大,敢吃螃蟹的人出现了。

泗水城里最穷,最无赖的浪荡子,泼皮五郎,硬着头皮钻出来了。

他是真的穷得快饿死了,得出来赌赌命。若是真的能领到二十斤粮,他这泼皮又能多活一个月,若是被骗,大不了现在就死。

泼皮五郎全身颤抖,小心翼翼顺着阶梯爬上了派粮台……

远处偷看的百姓心里都在暗骂:你这泼皮,平时多嚣张一个人,怎么在北宋的大老爷面前就嚣张不起来了?泼皮不起来了?现在全身抖得跟筛糠似的。

泼皮五郎双手颤抖着递上户籍……

那负责登记的主簿便拿眼一扫,在一个小小本上记下:“文城东路32号,李氏。”

登记好之后,他就拿眼在泼皮五郎身上一扫:“你要哪种粮?自己挑!”

泼皮五郎心中一喜:看样子真要发我粮?

想到这里,惧意去了些,泼皮精神倒是起来了,麻着胆子道:“军爷,粟米、白米、面粉的价钱不一样啊,白米最贵、面粉次之、粟米最便宜,若是让小人任选二十斤,那肯定是选最贵的白米啦。”

主簿“咦”了一声:“你倒是提醒俺了,好,改一改!若是领粟米和面粉,可按价格折算,多领到几斤,此地三种粮食价格各自如何?你且说来听听,可莫欺瞒本官,价格这东西,本官一会儿随便找个人一问便知。”

泼皮五郎赶紧把本地本种粮食的价格都说了说,他还真是不敢胡说,毕竟价格非常透明,任何人都知道,要是骗了军爷,一会儿军爷知道了真相,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主簿提起笔来一阵算,很快算好了,若领白米就是二十斤,若是领面粉和粟米,便能多领到好几斤,拿了几块木板来,每种粮食可领多少斤,写在板上,挂在派粮台边。

他再问泼皮五郎:“好了,现在你选哪种?”

泼皮五郎想都没想就道:“俺想领最便宜的粟米,能多吃几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