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医女探案

作者:炎晓月如知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十章 药方对笔迹

书名:医女探案 作者:炎晓月如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0

看着张乐他们走出药炉,荆子言命寒撤和墨雨暗中跟着他们。

焦震不解,“荆寒啊,为何要跟踪他们?”

“大人,既然那些人让张乐来领孩子,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阴谋可能败露。您觉着他们会这么轻易的放过张乐这一家么。”

焦震恍然大悟,不住的点点头,急忙吩咐张涛,“你们与师爷的护卫同去,一定要小心行事。”

“大人,我有一种预感,抓住了这个勒索团伙,或许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荆子言冷冷的说道“大人您先回府衙,我再去沉致堂走访一下。”

焦震赞同。

焦震为人正义,对这种敲诈勒索的行为愤恨不已,更别提是拿着婴儿的生命做代价。荆子言和柳静颐向焦震拱手行礼,目送焦震走出知子药炉。

荆子言看向柳静颐,赞许的说道,“静颐,今日之事你做的很好,有这份不畏艰难的决心,你这药炉一定开下去的。”

柳静颐拱手行礼,“主子,属下颐能有今日,全仰赖主子昔日的教导,主子对属下的大恩大德,属下没齿难忘。”

“你自幼在我身边,无需客气。以后开堂坐诊,还会遇到不少的事情,一切还需万事小心。”荆子言嘱咐道。

“这么看来,开馆第一天就能遇到这种坎儿,这柳州府的风不平静啊”荆子言沉声说道“以后,但凡这药炉里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当晚一定要告诉我,知道么。”

说完,荆子言走出知子药炉。“我去一趟沉致堂,也许这件案子,不久就能水落石出了”

“主子,我随您一起去。”柳静颐说道。

荆子言拒绝,沉声说道“如今你是这药炉的大夫,应该在这儿坐诊,更何况如果此事真的与沉致堂脱不了干系,柳州府里新开的医馆,一定是沉致堂的目标,你更要谨慎,亲自在药炉坐镇。”

“是”,柳静颐拱手行礼,目送荆子言走出知子药炉。

孩子送走了,却带给柳静怡不小的触动,“这世间真有父母为了钱才,卖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又想到了自己,自己也是被卖掉的,幸而碰到了荆子言,要不她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能不能有机会学医……

想到这儿,柳静颐心头升起一丝感伤。但也只是瞬间,自从被荆子言买下之后,她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想尽办法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所以,她一直告诫自己,不能矫情,她不是什么高门小姐,更不像柴若雪一样,深得公子喜爱,她的前路,只能自己挣。

这时,林邂拿着今日在外才买的药材名录来给柳静颐过目,柳静颐接过名录,仔细的看了起来,知子药炉刚刚开馆,任何事情,她都要亲自过问,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突然,她的双眸紧蹙了一下,拿起那名录,指着其中一味甘草问道,“为何甘草的进药量是其他药量的一倍?”

林邂答道“哦,这是之前吴师兄在的时候定下的规矩,吴师兄说,甘草有祛痰止咳的作用,且价格便宜,如果有病人长期咳喘,可以服用一些甘草,也可以将甘草做成药包,佩戴在身上。”

“可是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咳喘还需要根据病症,对症下药才行,只用甘草,只是一时缓解?”柳静颐有些不解。

林邂叹了口气:“自从师傅出事之后,我们医馆逐渐日薄西山,难以为继,吴师兄虽能坐诊,但是看不了严重的病症,只能用这种方法。”

柳静颐无奈的摇了摇头,将名录递给林邂:“这次就先按照这个名录准备药材吧,以后每天晚上,你轻点一下药材,给我列个名录,我根据每日的用药量来准备第二天的用药。”

“柳大夫,其实甘草的药效还是很好用的,师傅出事后,吴师兄有段时间一直咳嗽不止,用了些方子不见好转,吴师兄就用甘草做了个药包,每天戴在身上,一段时间后,师兄的咳嗽症就见好了。后来,吴师兄就一直把甘草包戴在身上。”林邂笑着跟柳静颐解释。

听到林邂的声音,柳静颐大惊,她记得,之前在禾儿的尸身上闻到了一丝甘草的味道。如果禾儿临终前见的人事自己的表哥,那么她几乎可以确定,吴海生就是禾儿的表哥罗月白。

想到这儿,她急忙命紫苏安国公别院,看看能不能打听到禾儿遇害前,是见了谁。之前那她与荆子言一同去安国公别院时,并未有人知道,禾儿到底是去见什么人。她想,如果让紫苏私下去打听,可能会比官方打听到的东西要多。

毕竟,上次与焦震和荆子言一起,官府的人大张旗鼓的去问案,即便安国公府的人真的知道些什么,但为了维护安国公府的名声,任谁都不敢随意多言。

柳静颐让紫苏以给晏碗茗送药的名义去了安国公别院。不出半日,紫苏回来了。果然,不出柳静颐所料,紫苏从晏碗茗的一个二等丫鬟那里得知,禾儿遇害前,接到了一封信,因为这个丫鬟一直觊觎禾儿的位置,所以对禾儿的行踪格外关注,一直想拿到禾儿的把柄,从而把禾儿从原来的位置上拉下来。

禾儿看过信之后,便把信烧掉了,当晚便悄悄溜出了府里。只是那个丫鬟见禾儿烧信,找了个借口,把禾儿支出去,从火堆里抢出了那封信。

紫苏把那烧了半边的信带了回来。柳静颐接过信,被烧的只剩了一半的信纸上,落款处写着:表兄罗月白。

柳静颐的想法被验证了,禾儿所见的人就是罗月白。如今,如果有证据证明罗月白与吴海生是同一人,那么禾儿的案子就能告破了。

柳静颐急切的想把这一发现告诉荆子言,可荆子言并未归来,她在医馆里坐不住了,“紫苏,药炉里我走不开,你去沉致堂找一下主子,告诉他这件事。”

她听荆子言说过,沉致堂陈老板的外甥来了,他怀疑陈老板的外甥,就是白炳炎的大徒弟吴海生,也就是禾儿的表哥罗月白。但并未有实证。

之前焦震派去京城近郊打探的人带回来的罗月白的画像,长相与吴海生并不一样。柳静颐眉头紧蹙,不安的坐在正堂八仙桌旁,翻动着医书。失神间,听半夏叫到:“姑娘,有病人来了。”

柳静颐抬头,是一位有些佝偻的老妇人,领着一个咳嗽不止的小男孩前来问诊。“大夫,我孙子一直咳嗽不止,吃了好多副药也不见效,麻烦您给他看看”,老妇人目光热切的看着柳静颐。

柳静颐一边安慰老妇人“老人家,您别急”,一边给男孩把脉,随即问道“老人家,您孙子是否一进入冬季就咳嗽,这咳嗽已经有年岁了吧?”

“大夫,您真是神医,我孙子今年8岁,这一到冬季就咳嗽的毛病,已经连续三年了,我们给他看了多少大夫,都无法治愈。”老妇人叹了口气说道“前段时间,听说沉致堂药铺来了一个大夫,能治这种咳嗽,我们就去了,那大夫给开了几幅药,这药啊,吃着的时候见好,可是只要停了药,这咳嗽就又止不住了。”

“我听人说,这儿新开了一家医馆,所以我就带他再来看看。”老妇人说道。

柳静颐一听老妇人去了沉致堂,眼神一亮,急忙问道“沉致堂那位大夫给开的药方,您可有带着?”

老妇人点点头,从怀中拿出一沓药方,柳静颐急忙接过药方,打开一看,药方中皆以甘草为主,配以其他辅助药材。

“老人家,这甘草虽然有止咳的作用,却有依赖性,如果停药,咳嗽就会复发。”柳静颐拿着药方解释道:“令孙主要是因为肺气虚弱,到了冬季容易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因而到了冬季就出现咳嗽的症状。”

“我先给您开一副调理清热润肺的方子,调理肺气,您呢也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孩子身子骨弱,您督促他多动动,增强体质。”柳静颐一边嘱咐着,一边写方子,“您先按这方子服药,吃一剂之后,我再给他调整调整方子。”

见这大夫甚是年轻,老妇人一直疑心,但孩子的病症看了多个大夫,也不见好转,这孩子是家里的独苗,无论如何也得给他治病。

老妇人半信半疑的接过方子,去柜台上抓完药,留下诊金,便要离开。柳静颐上前拦住老妇人:“老人家,此前沉致堂的大夫给您开的药方,可否留下一张给我?我有些用处”

老妇人疑惑的看着柳静颐,柳静颐解释:“老人家,我想研究一下孩子之前用过哪些药,了解一下孩子的身体情况,以后调整药方也有所准备。”

老妇人听完心下了然,从怀中拿出药方递给柳静颐。

送走柳静颐,柳静颐拿出紫苏带回来的那半张信纸,与这药方上的字迹两厢比对一番,果然,字迹出自同一人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551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