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入地眼

作者:君不贱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百零五章 原地待命

书名:入地眼 作者:君不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6

邓青的手还放在播放机上,缓缓继续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这件事结束没多久,117局在研究凌璇的时候,一次无意的尝试,让凌璇有了复苏的迹象,虽然并没有苏醒,但监控仪器显示,凌璇身上有两处奇异的共鸣。

117局追查和凌璇相互共鸣的地点,其中一处便是在东海,117局探查到一个共鸣的方位,但始终无法锁定确切的位置,借助声波,在雷达上,在东海海底的确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区域,可是持续了很短暂的时间就消失,派出的潜水员也并没有任何发现。

本想加大探查的面积和力度,可凌璇发出的共鸣很快就消失,而声波再也没有了反应。

当时调用了大量设备和仪器,但始终无法最终到东海共鸣点的确切位置,这处共鸣点似乎在不断的变化方位。

但经过周密严谨的计算,东海之中的共鸣点,变化是有规律的,始终以一个圆心,在特定的半径内出现,但即便掌握了这个规律,依旧无法确定坐标。

大量船只长时间停泊在东海,而且还是军用舰艇,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觉察,为了掩人耳目,一号首长命令在圆心位置修建钻井平台,这样不但能瞒天过海,而且还能把钻井平台当成117局另一处秘密基地。

我吃惊的环顾四周,做梦也没想到,这里竟然是我父亲下令修建的,谁会想到,一个山里的五鬼抬棺人,竟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邓青继续对我们说,和东海共鸣点一同调查的还有另一处,117局在发现万象神宫后,一直秘密研究带回来的东西,可惜因为玉石地图被损毁,进展极其缓慢。

直到再一次有了重大的发现,那也是117局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真相,让117局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真相距离发现万象神宫的位置不过一千二百多公里,但这并不遥远的距离,117局却足足用了十多年才找到。

这处共鸣点便是罗布泊,一号首长要求117局对整个罗布泊进行搜索探查,终于精准的定位出共鸣的地点。

e444。

在罗布泊发现共鸣点后,117局立刻开始转移,把研究基地重新设置在距离罗布泊共鸣点的地堡之中,并且开始对共鸣点进行周密细致的探测。

可奇怪的是,任何勘探设备只要靠近目标区域,就会受到极其强大的干扰,同时派遣的人员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没过多久,就出现毫无征兆的死亡。

117局推测,在共鸣点的地下,应该潜藏着什么东西,一直在守护着共鸣点,不让任何人靠近,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一号首长决定启用596工程。

596工程就是红色王朝在罗布泊核爆实验的代号,在当时,这个工程是高于所有一切的机密实验,常规手段根本无法探测共鸣点,加之117局伤亡严重,因此,一号首长决定对共鸣地点实施定向核爆,试图摧毁那些不明的干扰源。

117局在对目标区域进行核爆后,得到的冲击波监测图,显示冲击波被禁锢在一个两公里的规整圆形之中,可见在共鸣区域,有超过核爆强度的力量,在保护着这片区域,从而也第一次证实,共鸣的确切地点,就在这两公里的范围之中。

共鸣的区域,因为有未知的能量阻隔核爆的冲击波,并没有达到一次性摧毁外围干扰的目的,反而让干扰突然加剧,即便是相隔几百公里外的监测站,所有仪器设备全都损毁。

邓青一边说一边把厚厚一叠档案推到我们面前,拍了拍告诉我们,这些被列为永不解密的档案中,清楚的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切事情,但真相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能看见这些档案的人少之又少。

邓青不再说话,示意我们可以翻阅这些绝密资料,我刚想伸手,就被叶九卿拉住。

“他说的还不清楚吗,真相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东西看过以后,我们的命就不再属于自己了。”

“难怪你能活这么长。”邓青笑了,不过声音很轻松。“我能给各位讲这个故事,就意味着这些事能让你们知道,这些档案虽然属于绝密,但对你们来说,应该不稀奇了,毕竟你们之中还有参与过鸢尾花计划人的女儿,再说,相信宫羽已经告诉过你们一些。”

叶九卿如此老练,为了脱离117局不惜隐姓埋名,向他这样心思缜密的人,一举一动都无法都无法逃过117局的监视,更何况是宫羽。

叶九卿慢慢松开手,看起来我们太低估这支神秘的部队,说到底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到现在,我们知道和接触的秘密,早已让我们没有任何安全可言,也不差再多看几份绝密档案。

我翻开档案,上面巨细无遗记载着罗布泊的一切,在对目标区域实施核爆的第二天,观测站发现,从共鸣地点持续不断的强大干扰,在逐渐减弱,一些设备和仪器第一次可以正常的使用,但目标区域的辐射是致命的,暂时还不能立刻进入,因此只有远距离监测。

仪器从共鸣区探测到大量水雾,罗布泊曾是国内第二大内陆湖,后来因为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才会迅速退化完全干涸,但导致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一直不明。

核爆后出现的水雾,是大量的水从地表出现,想必是核爆还是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共鸣区的不明能量,因此117局推断,罗布泊并非是干涸,而是大面积的湖水完成沉没在黄沙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到的水雾越来越多,短短一天的时间内,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居然神奇的重现大面积湖水,而且深度超乎想象。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湖水之中,仪器居然探查到建筑的轮廓,这次发现让117局上下欣喜不已,谁都没想到,在距离万象神宫一千多公里的沙海下面,居然还有一座神秘的遗迹。

日渐减弱的干扰,让117局的设备和仪器可以正常运转,在水雾中,探测到建筑的轮廓,渐渐勾画出一座完整的遗迹,这座遗迹的中心,有一处高耸的祭台,在顶端是一条招展双翅的飞龙。

就在罗布泊的遗迹出现后,凌璇突然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共鸣区被核爆摧毁的不明干扰,竟然在一天之后,又重新恢复了正常,117局当时得出一个惊人的推断,在发现的遗迹之中,或许还有存活的人,那些不明干扰似乎是在短时间内被修复。

所有的设备和仪器立刻再一次失去效果,对目标区域的观察,只能借助于常规的手段,但核爆后的尘埃完全阻挡了视线,根本无法看清共鸣地点的一切,派出飞机试图航拍,但只要靠近这个区域,所有的电子设备全都会离奇的失灵,那片被黑雾笼罩的区域,亦如是真正的死亡禁区。

凌璇本来有复苏的迹象,可随着干扰重新出现,她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一号首长很快推断,能让凌璇有这么大反应,很可能是月宫九龙舫的原因,而且极大有可能,那艘神奇的船就在遗迹之中。

因此,一号首长决定,在共鸣地点,不明干扰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立即进入人为常规探查。

看到这里,在档案,上面只有四个字。

原地待命

“你不是说过,117局在当时拥有绝对的权利,而且还脱离行政监管,117局既然能启动596工程,轻而易举对目标区域实施核爆,为什么还会接到原地待命的命令”我举着那张电文问邓青。

“即便脱离行政监管,但117局始终是一支部队,既然是军队就得有纪录,最基本的就是令行禁止。”邓青看着我很平静说。“这封电文命令是直接从117局总部下达。”

“什么”我一愣,半天没回过神。“这道命令是117局总部下达的”

“你之前自己也说过,117局拥有绝对的权利,除了117局没有谁能节制这支部队。”邓青轻描淡写回答。

“117局最高权利掌握在一号首长手中,难道”宫爵也一脸惊讶。“难道这道命令是一号首长下达的”

邓青默不作声的点头。

我们面面相觑,从宫羽哪儿听到事情却是截然不同另一个版本。

“宫羽怎么对你们说的”邓青问。

我记得宫羽告诉过我们,117局评估过共鸣区域不明干扰的能量强度,那是当时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能量,可以说,这种干扰如同一层防护体系,在保护和隔绝着罗布泊遗迹。

第一次核爆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导致了共鸣地点,干扰的短暂松动,但仅仅一天之后,干扰的能量快速的恢复,一旦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117局所做的一切,甚至那十年的研究都有可能付诸东流。

得到的命令却是原地待命。

这四个字,足以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可是,117局权利再大,也不能凌驾于命令之上,万般无奈,进入共鸣区域探查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在等待了两天后,共鸣区域的干扰能量明显完整恢复,距离揭开月宫九龙舫最近的一次机会,也因此失之交臂,但后面发生的事,更是让整个117局始料未及。

因为干扰能量重新恢复,明知道答案和真相就在眼前,可什么也做不了,半年的时间,117局所有人都试图找到能突破干扰的办法,一号首长也申请对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核爆,希望能有所进展。

上级同意了一号首长的计划,为了争取更长的时间,也加大了第二次核爆的当量,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117局接到命令,立刻停止在罗布泊的一切事情,包括其他的所有研究。

邓青听到这里,表情平静点点头:“宫羽说的没有错,这些事都记载在你手中的档案中。”

邓青的答复让我更是一头雾水,半天没反应过来,既然继续对罗布泊共鸣地点探查的命令是一号首长下达,这就和邓青前面所说的话有矛盾。

“你说过,原地待命的命令是一号首长下达,我父亲一边极力想要找出真相,一边有下达命令阻止,这简直说不通啊。”我吃惊的看着邓青,眉头一皱加重声音问。“最后一道命令,让117局停止所有研究的命令是谁下达的”

“我说过,没有人拥有节制117局的权利,能直接对117局下命令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邓青漫不经心回答。

我目瞪口呆看着邓青,脑子里完全混乱,嘴角蠕动了半天:“下达命令的是,是一号首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