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球状闪电

作者:刘慈欣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6章 空泡

书名:球状闪电 作者:刘慈欣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4

当天下午,已经停飞多日的两架直升机再次起飞,在三千米空中启动电弧,激发了三个球状闪电。两架直升机上,有包括我和林云在内的七个人,大家都用望远镜跟踪着每个雷球,直到它们消失,但没有看到任何东西。

“你们的视力不够好。”丁仪得知结果后说。

“我和刘上尉也什么都没看到。”直升机飞行员郑中尉说。

“那你们的视力也不够好。”

“什么我们的视力不好我们是3。0的视力,很难找出比我们眼睛更好的人了”另一架直升机的飞行员刘上尉说。

“那就再激发几个仔细看看吧。”丁仪很不以为然地说。

“丁教授,激发雷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们可要慎重。”许大校说。

“我看就照丁教授说的再试一次吧,有时候险也是不得不冒的。”林云说。

在丁仪到基地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林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见面十的怀疑转为尊敬,我注意到这种尊敬她是从未对其他任何人表示过的。会后,我向她提出这个问题,她说:

“丁仪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是从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球状闪电的。”

“到现在为止,我可没看到他有多了不起的思想。”

“我不是看到,是感觉到的。”

“可他那玄而又玄的想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还有他那近乎病态的固执,我实在看不惯。”

“球状闪电本来就是玄而又玄的东西。”

于是第二天上午又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激发飞行,激发了两个雷球,结果同昨天一样,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看到。

“我还是觉得你们的视力都不够好,能不能请一些更高级的飞行员来,就是开有翅膀的飞机的那种飞行员。”丁仪说。

他的话把直升机飞行员激怒了,郑上尉气恼地说:“那叫歼击机飞行员,我告诉你,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各有各的有时,不存在谁高级谁低级的问题至少在视力上,对我们和对他们的要求是一样的”

“呵呵,我对军事不感兴趣,既然如此,那一定是因为距目标太原,在这个距离上谁都不可能看到雷球了。”

“我可以肯定,再近也看不到”

“这是有可能的,它毕竟是一个透明的空泡,对于这样一个目标,空中的观察条件太不好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将它拿回来放到桌面上看。”

我们又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看,在丁仪面前,这是大家常有的表情。

“是的,我有个方案,可以捕捉到未被激发的球状闪电,并将它存储起来。”

“怎么可能呢我们甚至都看不到它”

“听我说,在你们飞行的时候,我一直在看这个东西的资料。”丁仪指着旁边放着的两节超导电池。

“这和球状闪电有什么关系”

“它能把未激发的球状闪电存贮于其中。”

“怎么做呢”

“很简单,用从电池正极接出的一根超导线接触空泡,它就会被导入到超导电池中,同其中的电流一样被存贮起来,在电池的负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它从中导出。”

“天方夜谭”我喊道,丁仪的故弄玄虚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现在真后悔将他请来。

“这并不容易做到,”林云还是一脸认真,“我们看不到空泡,怎么接触它呢”

“少校,你是个聪明人,仔细想想”丁仪说,一梁坏笑。

“是不是这样:我们能看到激发状态的球状闪电,如果在它消失后的瞬间就将导线伸到那个位置,就接触到空泡了。”

“那可得快点,不然空泡就飘走了。”丁仪点点头,脸上仍保留着刚才的坏笑。

我们想了半天才明白林云的意思。

“那不是要命吗”有人喊。

“少校,别听他胡说。”刘上尉指指丁仪对林云说。

“上尉,丁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对他要有应有的尊敬。”许大校厉声喝道。

“呵呵,没关系没关系,习惯了习惯了。”丁仪挥挥手说。

“对了,我有个注意陈博士,我马上带你去一个地方”林云拉起我就走。

林云说要去看一个叫“探杆防御系统”的东西,并说这个名称古怪的系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汽车向张家口方向开了四五个小时,来到一个尘土飞扬的山谷间的开阔地,履带的痕迹纵横交错,林云告诉我们,这里是2005式主战坦克的测试基地。

一名穿着坦克兵作训服的少校跑过来,对林云说她要联系的“探杆防御系统”研制组的负责任一时还抽不出身,请我们稍等一会。

“二位请喝水。”

他手里没有端着水,水是一辆坦克端来的,两杯水就放在坦克炮炮口上的一个小托盘中,当这庞然大物向我们慢慢驶来时,不管车身如何起伏,它的炮管始终保持水平,似乎前方有强力的磁力把它吸住了,托盘上的两杯水竟一点都没洒出来看着我们吃惊的样子,旁边的几名装甲兵军官开心地笑了

2005式坦克同我过去见过的坦克有很大的区别,外形扁平,棱角分明,几乎看不到曲线部分,炮塔和车身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扁平梯形,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远处有一辆坦克在行进中射击,炮弹爆炸的一声声巨响震得耳鼓发疼,我很想捂住耳朵,但看到旁边林云和几个军官谈笑风生,好象这巨响根本不存在似的,我也不好意思那么做。

半小时后,我们见到了那个“探杆防御系统”的项目负责人,他首先带我们去看系统的演示。我们来到一门小型多管火箭炮面前,两名士兵正把一枚火箭弹填进最上面的弹槽中。

项目负责人说:“用反坦克导弹演示成本太高了,所以用这个代替,预先试射好的,肯定能击中。“他指指远方的一辆2005型坦克,那是这枚火箭弹射击的目标。

一名士兵按动发射钮,火箭弹呼啸而出,在我们身后激起一大团烟尘。它在空中拖着白色尾烟划出一条很平的弧线,准确地射向目标。但就在火箭弹飞到坦克上方10米左右时,好象突然碰到了什么东西,方向骤然改变,一头扎进距离坦克十几米处的泥土里,由于没装弹头,只激起了一股小小的尘土。

我的惊奇是溢于言表的:“那辆坦克周围有一圈防护力场“

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项目负责人笑着对我是或:“哪有那么玄乎你说的事只在科幻电影中有。要说这系统的原理,真是土的不能再土了。“

我不明白他说的“土”是什么意思,林云解释说:“这原理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时代,骑士们挥动长矛,碰对了就能挡开敌人射来的箭。”

看我还是不明白,项目负责人说:“距离太远,过程又太快,你当然看不清楚。”他把我领到旁边的一个显示器前说,“看看高速摄影吧。”

在画面上我看到,当火箭弹击中坦克前那一刹那,从坦克的顶部闪电般伸出一根细长的杆子,像一根长产妇的钓竿,准确地点到火箭弹的头部,把它捅地偏离了弹道。

项目负责人说:“实战中有时候能像这样把来袭物捅开,有时候则使它提前爆炸,对于低速的反坦克导弹和机载炸弹,这是一个效率很出色的防御系统。”

“你们竟能想出这种办法”我由衷地惊叹道。

“喂,这主意可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探杆系统的概念最早是80年代末由北约的武器专家提出的,后来法国人在最新一代的勒克莱尔坦克上首先试验成功,我们只是步人家的后尘罢了。”

林云说:“虽然这个系统的原理很简单,但其目标探测和定位系统是最先进的,它不但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探杆点中目标,还要选择最佳的角度,这几乎是一个微型的td。”

现在,林云的用意我已经很明白了,这东西几乎是为我们定做的

项目负责人说:“昨天林少校已经把你们的意向详细向我说明了,上级也指示我们密切配合。说实话,要在以前,我对你们现在研究的那东西会不以为然,但现在不会了。我第一次听到探杆系统的概念时,惟一的感觉就是可笑,绝没想到它会有今天的成功。杂在今后的战场上,也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林云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探杆的长度,还能再长些吗直升机距离雷球太近很危险的。”

“目前探杆的极限长度是10米,再长强度就不够了。不过从你们的用途来说,对接触强度没有要求,反应速度的要求也比我们的低一到两个数量级,我粗略算了一下,探杆最长可以到25米。但有一点:它可以拉一根你说的超导线,但除此之外它的头部可什么都不能装。”

林云点点头:“这基本上就可以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问林云:“你真的打算这么干在丁仪身上押的赌注是不是太大了些”

林云点点头:“我们必须试一次。我感觉丁仪真的是能够在球状闪电研究中取得突破的人。我们以前常说,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无法解开这个自然之谜,现在非传统的思维出现了,你们却无法接受它。”

“现在的问题是:你怎样说服许大校和飞行员们”

第二天在紧急召开的会议上,林云谈了自己的计划。

“用一根长杆去捅雷球少校,你疯了吗”飞行员郑中尉大声说。

“我再次说明,长杆不是去接触处于激发状态的雷球,而是在它熄灭后的瞬间去接触哪个位置可能存在的空泡。”

“丁教授说过,长杆所带的超导线必须在雷球熄灭后的0。5秒之内到达那个位置,否则那个什么空泡就会飘开,能有那么准确吗如果早0。5秒呢”

“探杆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比我们要求的快两个数量级,只不过原系统的探杆是在目标在特定位置出现时动作,而我们经过改进的系统的探杆是在目标小时时的动作,而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测,无论是从电磁辐射方面还是从可见光方面,我们对雷球熄灭是有准确的判定参数的。”

“就算你说的这些都能达到,直升机也需要接近雷球至25米,这比上次出事故的距离又缩短了一倍,其危险是是会都应该清楚的。”

“我清楚,上尉,但这个险必须冒。”

“我不同意这个计划。”许大校说,语气很坚定。

“上校,就是您同意了,我们也不会飞这个任务的。”另一名飞行员刘上尉说,“我们这两个机组只是借调到研究基地的,我们最终的指挥权在集团军,我们有权拒绝任何危及机组安全的命令。上次事故后,我们的师领导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林云显得很冷静:“刘上尉,如果你们接到集团军的命令,要求飞这次任务,会执行吗”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当然会执行的。”

“我能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吗”林云目不转睛地看着刘上尉,她的眼神让我恐惧。

“我以这个直升机编队负责军官的名义保证。但是,少校,集团军不可能下这种命令的。”

林云没有说话,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您好,找曾师长我是b436项目研究基地,啊对,是我,对,谢谢您”她把电话递给刘上尉,“上尉,三十八军陆航二师师长的电话。”

刘上尉接过了电话:“是我是,师长我明白,是,一定”他放下电话,没有看林云,而是转向许大校:“报告首长,我们已接到命令,确保完成此次任务,时间和航次由基地决定。”

“不,立刻告诉你们上级,在没有找到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基地将停止一切观测飞行。”许大校斩钉截铁地说。

上尉拿着话筒犹豫着,他将目光转向林云,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她身上。

林云咬着下嘴唇沉默了两三秒钟,伸手从上尉手中接过话筒,另一只手按断了电话,重新拨了一个号码:“您好,是六号首长吗您好,这里是b436项目基地,是,我是,我们想知道昨晚我汇报的事情,上级是否已有决定好的,。”说着她将话筒递给许大校,“总装备部六号首长。”

许大校拿着话筒神色严峻地听着,最后只说了三个字:“是,首长。”就放下了话筒。然后,他转向了所有人,郑重地宣布:“上级命令我们,按照林云少校的方案进行捕捉未激发状态的球状闪电的试验,同时指示基地暂停其他工作,把力量集中到这个试验上来,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会后请项目组的技术负责人留下来。”

从坦克试验基地回来时,林云自己单独去了一趟市里,整整呆了一晚上才返回基地,现在我知道她去干什么了。

之后谁也没有说话,人们在沉默中慢慢散去,这沉默的锋芒显然都是指向林云的。

“中尉,”林云轻声叫住了正在离去的飞行员,“请理解,如果在战时,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击罢了。”

“你以为我们怕死吗”郑中尉指指自己胸膛说,“我们只的不想无价值地去死,就为一个肯定一无所获的试验,一个按照莫名其妙的理论由莫名其妙的人设计的莫名其妙的试验。”

刘上尉说:“我想,就是丁教授,也不会坚信这样真的能捉住雷球。”

丁仪一直没有说话,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他也无动于衷,他点点头说:“如果一切都精确地按林少校的方案去做,我就能确信。”

两个飞行员走了,会议室只剩下许大校、林云、丁仪和我。长时间沉默后,许大校严肃地说:“林云,你这次太过分了。你把自己进入基地后的行为前前后后仔细想一想:在工作上,你一贯我行我素、独断专行,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不择手段,习惯于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干涉一切,常常绕过基地领导自行其事。这次,更是通过特权和非正常渠道,越过好几级机构,直接向最高领导层转达你的主观意想,传达不真实的信息,你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不错,基地的其他同志以前都容忍了你,但这都是为了工作,军队也不是处在真空中,我们清楚你的背景对这个项目的分量,也珍惜你这个下情上达的渠道。但你把这种容忍和同志们的信任当成了纵容,越来越不象话了这个试验完成之后,我将向上级写一份客观的报告,说明你的行为,同时,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就请自己离开这个基地和这个项目,大家已经很难与你共事了。”

林云低着头,两手放在双膝之间,刚才的冷静和果断当然无存,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女孩,她低声说:“如果试验失败,我会承担更大责任的。”

“试验成功,你的做法就对吗”上校说。

“我觉得没什么不对的。”丁仪说,“非常规的研究就需要采用非常规的推动方式,否则在这个僵化的社会里,科学将寸步难行。唉,如果我当时脑子灵活一些,超级加速器项目也不会被取消。”

林云抬头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丁仪起身来回踱起步来,脸上又露出了那惯有的坏笑:“至于我,我是不会承担什么责任的,我们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提出假设,如果得不到实验验证,我们的责任无非是再提出一个。”

“可是,验证您的假设是要冒生命危险的。”我说。

“与要得到的东西相比,这是值得的。”

“您到时候又不在那两架直升机上,这么说当然容易。”

“什么”丁仪突然暴跳如雷,“你的意思是让我也上直升机,以显示某种气概没门我这条命已经有主了,那就是物理学告诉你,我不上直升机”

“没人让您上,丁教授。”许大校摇摇头说。

散会后,我走到没有人的地方,拿出手机拨通了那个号码,只响了一声铃,就听到了林将军沉稳的声音:“陈博士吗”

他能猜出是我令我十分吃惊,这至少说明高层也在关注我们的研究。我将会议的情况向将军说了,他立刻回答:

“你说的情况我们都已经清楚,但这是非常时期,急需这个。”“将军,我主要想说的是,丁教授的理论也太玄、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博士,现代物理学哪个理论不玄,哪个又能令人轻易置信呢”

“可”

“林云拿来的丁教授的理论设想和计算过程,我们已经让更多的学者和专家看过了,对她设想的试验也经过了慎重考虑。另外,你可能不知道,丁仪并非第一次参加国防项目,我们对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不管他的理论多么玄,这个险值得冒。”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我才真正体会到军人与平民的差异。像这样一个以常识来看十分荒唐的试验,项目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同以林云为代表的少数人形成尖锐对立,如果是放到地方上的研究机构中,是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的,每个反对者都会以让人抓不住把柄的方式消极怠工或暗地里拆台。但在这里不同,每个人都真正地尽心尽力,林云发出的命令被坚决执行,很多执行者的军衔都比她高。当然,也不否认这里面她的个人魅力在起作用,项目组里有几个高学历的年轻军官,不管对错总是死心塌地跟着她跑。

一同参加试验的还有刚调来的“探杆防御系统”的几名工程师,他们改进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将探杆增长了一倍半,并将系统安装到直升机上。同时,系统的控制软件也进行了修改,除了软件的目标识别部分外,还对其触发判定部分进行了反向设置,使探杆在目标熄灭的瞬间弹出。

正式试验的这天,基地的所有人都来到起飞场地,使我想起了一个多月前第一次空中放电实验时的情景,与那次一样,这也是一个晴朗无风的清晨。这时,真正轻松的似乎只有那两个将经受生命危险的飞行员,他们像第一次一样在救护车旁与护士们自如地谈笑着。

林云穿着一身作训服,像每次起飞前一样,走向装有探杆系统的那架直升机,但刘上尉拦住了她。

“少校,探杆系统是自动运行的,上面有一个飞行员就行了。”

林云无言地推开上尉的手臂,登上了后排座舱。上尉盯着林云看了几秒钟,也爬进座舱,默默地帮助林云系好伞包,他手指上被雷球烧掉的指甲还未长出来。

丁仪又在一边嚷嚷起来,生怕别人将他拽上直升机,再次声明他的命是属于物理学的,全然不在乎旁人鄙视的目光,还说他又进行了更深入地计算,更加确定了自己理论的正确,雷球肯定能被捉回来现在,这人在我们眼中的形象,也只有江湖骗子能对上号了。目前除了他和林云,没人对试验结果抱任何希望,只是祈祷直升机是和的人能逃过这一劫而已。

两架直升机轰鸣着起飞了,当电弧在空中噼啪做响时,地面每个人的心都抽紧了。按计划,当雷球被激发后,电弧立即熄灭,装有探杆系统的那架直升机将靠近目标至25米左右的距离,当雷球熄灭时,探杆将自动弹出,牵引着一根直径不到半厘米的超导线接触那被丁仪认为存在的空泡的位置,那根导线连接着放置在机舱内已经放空的超导电池。

直升机编队渐渐飞远,电弧变成了清晨蓝天上的一颗银亮的星星。下面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以后才听说的。

起飞后24分钟左右,一个球状闪电被激发了。电弧熄灭后,装备探杆的直升机向空中漂浮的雷球靠过去,将距离缩短至25米左右,并将探杆对准它。这是第一次激发雷球以来直升机距雷球最近的距离。这种跟踪飞行是十分困难的,雷球不受气流影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决定着她的飘行轨迹,这种轨迹变幻不定,毫无规律。最危险的是,它可能突然接近直升机。事后我们从录象中发现。雷球距直升机最近知只有16米这是一只发出橘黄色光芒的普通雷球,在白天看上去不太显眼。它在被激发后1分钟35秒的时候小时了,这时它与直升机的距离为22。5米,直升机里的刘上尉和林云清楚地听到了外面雷球爆炸的声音。与此同时,探杆系统动作,二十多米长的探杆闪电般弹出,将拉出的超导线的一端准确地点在雷球消失的位置,理想显示,从雷球消失到超导线到位,只间距0。4秒。

紧接着,林云身边发出了一声巨响,机上的什么东西爆炸了,机舱内立刻弥漫着灼热的蒸汽。但直升机仍然保持着正常的飞行状态,直至返回基地降落。

直升机降落在欢呼的人群中,正如许大校所说,这次试验,安全返航就是胜利。

经过检查,发现爆炸的是地勤人员遗忘在后坐下面的一瓶矿泉水,那颗雷球的能量释放在水中,使水瞬间变成过热的蒸汽了。幸运的是矿泉水放在座位下面,爆炸时塑料瓶是以一个整体破裂的,没有碎片,只有林云的右小腿被穿透作训服的蒸汽轻微烫伤了。

“我们真是幸运,直升机的冷却系统用的是冷却油,如果像汽车那样用水箱的话,它就变成一颗炸弹了。”刘上尉心有余悸地说。

“你们还忽略了一个更大幸运,”丁仪凑过来神秘地笑着说,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似的,“你们忘了,除了那瓶矿泉水,直升机上还有水。”

“在哪”林云问,但立刻恍然大悟,“天啊,在我们身体里”

“对了,还有你们的血液。”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真无法想象他们两人身体内的血液瞬间变成过热蒸汽的情形。现在,所有人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刚才经历的危险有多么可怕。

“这说明,球状闪电在选择释放能量的目标时,目标的边界条件很重要。”丁仪若有所思地说。

有人说:“丁教授,您现在要考虑的应该是那个已经释放能量的雷球,您把他叫什么空泡吧,它应该就在那个超导电池中了。“

丁仪点点头:“整个捕捉过程进行得很精确,它应该在那里了。“

人们又兴奋起来,开始从直升机上卸下那节超导电池。这种兴奋里有很多讥讽的成分,大多数人都已预测到结果是什么,大家把这当成一出庆祝直升机安全归来的消遣喜剧了。

“教授,什么时候能将空泡导出来让大家看看呢“当沉重的电池卸下后,有人又问,大多数人都预测丁仪会将这个电池深藏到实验室中,让尽可能少的人看到他的失败,但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马上。“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我感觉到他们真像一个人被砍头时的一群兴奋的围观者。

许大校登上一节直升机的舷梯,大声说:“大家注意,空泡从电池中导出是一件很慎重的事,要有一个充分准备的过程,现在将电池运回实验室,我们会及时通知大家结果的。”

“大校,大家经过了这么多天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刘上尉和林少校还冒了生命危险,我想他们是有权立刻获得结果的”丁仪说,他的话又赢来了一片欢呼声。

“丁教授,这是一个重大的试验项目,不能当儿戏,我命令将电池立刻运回实验室。”许大校坚决地说。我感到大校真是个好人,这种时候也在努力维护丁仪的尊严。

“大校,不要忘了,试验的空泡导出部分应该是由我全权负责的,我有权决定这个试验步骤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丁仪对许大校说。

“教授,劝您冷静些。”上校在丁仪旁边低声说。

“林少校的意思呢”丁仪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林云。

林云一甩头发,毅然地说:“就现在吧,不管是什么,我们应该早些面对它。”

“很对,”丁仪挥了一下手,“下面请超导所的工程师到前面来”

负责操作超导电池的三名工程师挤到前面,丁仪对他们说:“导出的操作过程我们昨天已经讨论过,我想你们都清楚,约束磁场装置带来了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说,“那我们开始吧。”

圆柱形的超导电池被放置在一个工作台上,一名工程师将一根超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上,导线末端有一个开关。丁仪指着它说:“我只要按下这个开关,导线就与电池联通,电池中的空泡就将导出。”

两名工程师在那根导线的另一头安装了一个装置,它由几个有一定间距的线圈组成,丁仪接着对众人介绍说:“空泡导出后,没有任何容器可以盛装它,它可以穿过一切物体,自行飘走。但根据理论预测,空泡将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所以能够被磁场约束住。这个装置将产生一个约束磁场,这个磁场能将空泡固定在这里,供大家参观。好了,现在启动约束磁场。”

一名工程师扳动了一个开关,磁场发生装置上的一个小红灯亮了。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空泡,我带来了这个。”丁仪从身后的地上拿起了一个正方形的东西,人们惊奇地看到那是一个围棋棋盘。

“下面,就让我们迎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吧。”丁仪走到超导电池旁,把手指放到那个红色的开关上,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按下了开关。

什么都没有发生。

丁仪脸上仍如刚才那样死水般平静,他指着磁场发生装置的位置,庄严地宣布:“这就是处于未激发状态的球状闪电。”

那里什么也没有。

一阵死寂,只能听到磁场发生装置发出的轻微的嗡嗡声。我这时感觉到时间黏滞得像胶水,只希望它快些流走。

突然,我们身后响起了噗的一声,把大家吓了一跳,回头看去,看到笑得直不起腰的刘上尉,他刚刚喝进一口矿泉水,笑的时候忍不住将水吐了出来。

“哈哈哈你们看丁教授,他像不像皇帝的新衣里面的那个裁缝”

大家都觉得他的比喻很妙,一起大笑起来,笑这位物理学家的厚颜无耻和幽默感。

“大家静静,听我说”许大校挥手平息了笑声,“对这个试验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我们早就知道它会失败,并已经达成共识:试验人员的安全归来就是胜利现在,这个结果应该是很圆满的”

“可总得有人为这个结果负责啊”有人大声说,“上百万元的投入,以一架直升机和两个人的生命为赌注,就换来了这么一场滑稽表演”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这时,丁仪将那个围棋棋盘举起来,悬在磁场发生装置上方,他的这个动作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吵闹声很快平息下来,待完全平静后,丁仪将棋盘缓缓降下去,直到它的底边与装置相接触。人们凑近了去看棋盘,震惊使他们变成了一群一动不动的雕塑。

棋盘上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格发生了变形,变形的区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圆形,如同放在棋盘前的一个透明度极高的水晶球。

丁仪撤走了棋盘,人们弯下腰放平了视线,现在不借助那个工具也能看到空泡了,它那球形淡淡的边缘在空气中隐约可见,看上去像一个没有彩纹的肥皂泡。

在这群凝固了的人们中,最先有动作的的刘上尉,他伸出一根没有指甲的手指战战兢兢地去点空泡,但最终还是收回了手指,没敢接触它。

“没关系的,你就是将脑袋伸进去都没有关系。”丁仪说。

上尉真的将脑袋伸进了空泡里,这是人类第一次从球状闪电内部看外面的世界,上尉没发现什么异样,他看到人们再次欢呼起来,这一次他们的狂喜是发自内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