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娱乐家

作者:白王上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431章 天降陨石

书名:文豪娱乐家 作者:白王上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1

“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究竟谁是穿越党在我心里,非王莽与刘秀”

徐老先生看帖之前,又轻蔑的念了一遍帖子的标题,然后带着不屑的看起了帖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之厚重,历史之沉重,历史之悠久,可谓是世界前列,今天,我就来说一下历史上我心中的两位穿越皇帝,王莽与刘秀”

“王莽: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我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说完了王莽的个人资料,先让大家对王莽这个皇帝有一些了解,下面我说说这个皇帝为何会是我心中的穿越皇帝。”

看到这里,徐老先生心里还是不屑的,因为这些他虽不说精通,但是还是很记忆深刻的,于是徐老先生接着往下看。

“首先,历史上的王莽尤其仇视匈奴和棒子,这点我想研究过王莽这个帝王的,都知道,历史记载。王莽曾经多次讨伐匈奴,意图将匈奴赶出北方草原,汉武帝之后就他积极了。还命令将“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贬“高句丽”为“下句丽”,这实在只有现代人能想的出来”

“不但如此,王莽还鼓励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目前史学界公认王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公元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飞行数百步,王莽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飞行实验。王莽还是个发明家。估计穿越的人都喜欢发明些什么,他发明的是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整整1700年”

到了这里,徐老先生开始有些认真了,因为他觉得。能够把一个不是很有名的皇帝,通读的这个透彻的。不可能是一个就懂一点历史就满口胡诌的家伙,不过尽管徐老先生有些认真了,可他还是不认为这是印证王莽为穿越党的理由,于是徐老先生接着往下看。

“这个比西方早了1700年的游标卡尺是王莽为穿越皇帝的第一要素,接下来,我来说说其它一些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改革”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这个是不是很超前。”

“2:废除奴婢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这个制度,在封建王朝,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恐怕也只有经历过男女平等的现代生活,才能想出废除奴隶制度这个主意吧。”

“2:征收所得税,政府对一切工商业都征收纯收入的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者平抑物价的资金,收税这个概念,那个时候提出来,怎么想都不合理,可王莽就是想到了。”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这一点我就多说了,大家都懂的。”

“5:改革货币,当时他创新的币种,与现代货币非常近似。”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贷款啊那个时候搞贷款,他要不是穿越党,你信”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这一点,像不像我们华国正式建国初期的时候景象”

“8: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能产生这种超前思想的,肯定在现代世界生活过。”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我觉得只有经历过棒子国说宇宙都是他们的那些狗屁言论,才会如此的痛恨棒子国”

“嘶我怎么就没有总结过这些这这王莽的做法真的是太超前了”看到这细数的几条变革徐老先生不禁猛的倒抽一口凉气,这一刻,他真是不看还好,这几条看下来,准备骂祁明一个稀巴烂的徐老先生,却一下子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不说话了,原本心头还充满些许不屑的徐老先生,一下子收起了不屑的心情和神情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看了以上几条变革,你还觉得我们的历史上,没有穿越党吗王莽做的这些改革。不论那一条,那都是无比超前的,超前到因为太过于超前。直接导致了王莽的朝代结束,这也就是俗称的,步子大了,扯到蛋了”

“如果王莽登基之后,不要迈这大的步子,而是慢慢的改革,那他就不至于死的那么惨了。”

“王莽这些改革政策或许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我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没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历史察觉到自己的时空扭曲了,便开始动用大自然的力量将王莽一步步赶下帝王的宝座。要知道。在古代,一个帝王除了要做让后世称赞的丰功伟绩,还要气运加身”

“所谓的气运加身,便是上天对一个帝王是否认可,这在我们看来很荒谬,但是在古代的普通百姓看来却很合理,因为只有顺应天道的帝王,才能得到上天的认可。得到上天认可的帝王在位期间,一般都会风调雨顺。可是因为扭曲了历史,王莽遭到了天道的反扑,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因为不断天灾人祸表明,王莽并非是天道人选。”

“于是结果就是,时间到了,天道弄出了一个气运加身的人,这个人就是另一个我心中的穿越党刘秀,他是真正的天道所选之人,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徐老先生看到这里,胸口之处那是起伏连连,直感觉一口气在肚子里滚来滚去的,徐老先生太激动了,因为他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点评王莽的,而且点评的这么合理,这么有根据

“精彩,精彩绝了,这人绝了”终于,徐老先生呼出了肚子里憋着的一口气说道。

这一刻,徐老先生像是吃了炫迈,那是根本停不下来了,于是徐老先生茶都忘了喝,而是一字一句的往下看,他想看看王莽之后的天道所选这人,是如何凝聚气运,凝聚天下迎接的,而又是如何把扭曲的历史拉回正轨的。

“要说刘秀,还要从公元前7年,汉哀帝即位开始,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3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也许是位面天道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刘秀: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即汉世祖,光武帝。南阳郡蔡阳县人。父刘钦曾任济阳、南顿县令母樊娴都。”

“座驾:白龙马,兵器:龙泉剑,成名之战: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一场匪夷所思到让人啼笑皆非的战争,因为这是一场3000人对敌号称百万雄师的战争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说他是气运加身,外加穿越党之身的帝王。”

“先说他的气运,汉室江山在刘秀那个时候,基本上已经临近灭亡,可是刘秀却硬生生将其延长了两百年。”

“在历代皇帝中刘秀学识顶尖,这一点公认的。公元前6年,刘秀在河南兰考出生,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小时候刘秀必须亲自下地耕作,非常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少年时他喜爱耕读,自得其乐,兄长们经常嘲笑他胸无大志,20岁时刘秀进入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尚书。”

“在历代帝王凭顶尖,甚至可以说是最高,他的经学造诣很高,很会写文章,起兵之前就已经以学问好而闻名乡里,他是汉朝贵族后裔,可是在王莽的新朝中非但没有好处,反而经常受到排挤打击,他在太学中饱尝世态炎凉,很快就打消了进入朝廷当官的幻想,回到家乡,买卖稻谷,做点小生意。后来,在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他随兄长一起造反,在戎马征战中还经常给部下“投戈讲艺,息马论道”。”

“他手下的将领有许多是太学生。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朝代的开国元勋,这一点,印证了我说他是穿越党论证一。因为只有超前的眼光,才能汇聚这样的一批牛人。”

“论证二: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公元16年。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那年刘秀21岁,和兄长一起投入绿林军的阵营,公元23年,王莽派兵42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求救,率3000人马回攻王莽军队,集中突破要害。全歼敌军主力,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注意这里。是全歼”

“而我之所以刘秀气运加身,就是因为这一场以少胜多昆阳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王邑、王寻这两位将军,竟然放着自己百万大军不用,而是答应和刘秀单对单pk,这是不是有些问题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我这里把他们俩犯傻,归咎为顺应天道,因为他们不这样傻乎乎的答应刘秀单挑,那刘秀就不会赢。”

“王邑、王寻这两位将军,很快就为他们所下的傻乎乎决定付出了代价,双双被杀王邑、王寻被杀之后,他们掌管的军官士兵顿时土崩瓦解,乱成一锅粥,算是还没开战,就输了一半了,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刘秀还赢不了,于是天道就为刘秀安排了另一件事,天灾”

“没错,就是天灾,在王邑、王寻两位将军手下的士兵乱成一锅粥的时候,突然天灾降临,狂风暴雨、惊雷震天、飞沙走石、江河暴涨,甚至还出现了天降陨石就是天上下陨石助刘秀杀敌”

“荒唐不我看很荒唐,这场上天帮助刘秀战斗的结局就是那百万大军,奔逃死一批、踩踏死一批、水淹死一大批、杯杀死一大批、天降陨石砸死一大批总之百万大军,算是尽数诛杀”

“或许很多人不信,那可以去看后汉书:光武本纪里的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一口气看到这里,徐老先生不禁禁快速在脑海里搜索这场战役“昆阳大战”,还有刘秀的个人经历和他看到的帖子做了一个对比,这一比,这一想,徐老先生那是震惊的差点没喘过气,因为徐老先生发现,他看的这个贴子,和历史记载的,完全相同。

尤其是徐老先生还特意停下看帖子去查了查后汉书:光武本纪,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描述陨石天降的那一段。

“邪了,这刘秀真的是天选之人竟然拥有这么大的气运上天都帮助他战斗”

“还有着写这篇文章的家伙,也太厉害了吧,后汉书:光武本纪这么一小段他竟然知道,这一段话,如果不是刻意研究,我估计很少有人注意到。”

此时的徐老先生,那还有一点的轻蔑之心此时的徐老先生,有的只是敬仰和折服之心,因为他是第一次被人用看起来是瞎胡扯的文字给忽悠住了,而且把他忽悠的还是心服口服。

“如果说这是他的气运,那为何有说他是穿越的”

徐老先生不禁开始沉思。

最终,徐老先生还是觉得只有看帖子,才能找到答案,于是徐老先生又看了起来。

“说完了刘秀的气运,我抛开他眼光超前,俘获一大批学识极高的人忠心这件事,再来说说他是穿越党的其它论证。”

“古代历史上,在刘秀之前,帝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么没错,基本就是杀开国功臣因为帝王们都怕开国功臣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是这点,刘秀却没用,相反的是,刘秀却给了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们诸多好处,而他的那些功臣也是一个个听话的不得了,这就是所谓的刘秀退功臣,进文吏。”

“功臣们放弃军权,回家养老,安享太平,并且毫无怨言,这一点来看,刘秀这种行为,乃是穿越党论证之二,因为刘秀之后,很多帝王都效仿过刘秀的做法,可是在刘秀之前,可以说没有这种做法的,这一点刘秀超前了”

“接着说刘秀是穿越党的第三点:刘秀招降了许多地方势力,一旦归顺,极少反叛,其原因很简单,刘秀的本事比他们大,功劳比他们高,料事如神因为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刘秀都像是提前知道了一般,他总能在不稳定因素要出事的时候,料事如神一般的解决掉”

“刘秀登基之后,定都洛阳,休息养民,释放奴婢,轻徭薄赋,注重牛产,兴修水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提倡节俭,在他的治理下,民殷国富,国力强盛,在刘秀时代,官吏人数和百姓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当今,他改革税制,三十税一,税率只有4。老百姓的税赋负担比现在轻许多,这些超前的手段,是他为穿越党的论证之四”

“最终总结,王莽与刘秀,就是一对穿越的帝王,不过相反的是,一个是违反历史登基,而一个是顺应天道登基”:启明

看完了祁明的帖子,徐老先生是久久不能语,因为他是真的被这个王莽和刘秀是穿越党的说法给震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