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罪理谜案

作者:听书航海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96章本地人?

书名:罪理谜案 作者:听书航海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6:34

可一回到具体的案件之中,永运都是一副大海捞针的局面,这市数百万的人口,总像是一堵巨大的山峦,横亘在第五正与犯罪集团之间。

面对这团重重迷雾,第五正也只能尽可能的将最近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全都再次梳理一遍,以求能够获得一些全新的启发。

当前的两条线索,张云爆炸案的延伸和拆迁区遗留下来的足迹。

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拆迁房之中所遗留下来的监控安装痕迹。

对于这条监控安装痕迹,除了一条临时挖掘出来的痕迹以外,再无其他具备明显特异性的线索。

想要根据这条简易的凹槽去反推针孔摄像机的型号,再由机器的型号去逆推其所有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至于以爆炸物为核心的侦查,市市局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第五正目前也只能处于观望的状态。

对于张云个人背景的调查走访,现在正由曹乐在一手操办,甚至市局方面也会派人前往详细调查。

这些以张云为中心的调查,都是一些急不来的基础调查,第五正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好一颗耐心,等待那边的反馈结果。

现在第五正所能够关注的,就只有一串目前还存疑的脚印了。

在没有任何正面接触的情况下,这样的一串脚印,十足的就是一条断头线索,根本就不知道从何查起。

在之前的分析过程之中,第五正就曾经断言,若是犯罪首领行事严谨,那么本次过来参与回收监控设备的成员,极有可能是市的本地人。

以犯罪集团的视角来看待,不管他们觉得张云的租户身份给他的暴露造成了多大的隐患,这种明显的搜捕特性,很明显不可能再次出现在犯罪成员2号的身上。

以犯罪首领的严谨程度,第五正觉得他一定会重新考虑在张云身上所具备的各种细微破绽。

如此,立意于犯罪成员2号是市本地人这一点,又应该如何突破当前的重重迷雾呢

依旧是大海捞针的局面,甚至其存在区域比租户这个狭小的人口区域更为的广大,使得第五正都有点觉得自己是不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继续想了想,根据脚印所能够提供的性别、身高、年龄、体态等信息,似乎这样的人口搜查范围又缩小到一定的范围。

男性,身高在0之间,年龄在3040岁之间,体格健硕。

同时满足这些信息的男性,在市之内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甚至更多。如此众多的目标,还要将其中市数百万的人口之中筛选出来,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对市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

这样的工作量,非特殊情况不能动用,就算动用了,也不过就是圈定了一个特定的人群范围而已,具体的审讯那一关过不了,也不可能取得什么实质上的进展。

若是犯罪成员2号留下的是指纹或dna检材,这样的全城普筛还能有一定的意义,一枚脚印而已,根本就不具备兴师动众的说服理由。

每个城市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千万,不可能陪着你一个小小的警察在这里对赌什么或然率。

还是那句话,想要动用相应的资源,就必须要提供对等的危机程度和解决这个危机的必要证明。

若是没有,那么就是在冒险和豪赌。

这样的字眼,很显然不是那么的讨喜。

一如当初申请监控市所有的二手店铺被驳回一样,想要求稳的对犯罪成员2号采用类似的全面搜捕策略,在指控性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成为一种幻想。

那么,想要将犯罪成员2号这个本地人给找出来,又应该采用什么具体的策略呢

茫茫人海,真就是大海捞针的局面吗

越想越是烦躁的第五正,将面前的卷宗一把推开,靠在招待所的硬木靠椅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找人的第一要义,永远都是获取其身上的特异性,没有这样的检索条件,就算性能强如超级计算机,也只能在那里空转。

难道,犯罪成员2号也和张云一样,具备某些案底吗

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犯罪首领既然会派他过来接触警方,那么必然抱有被警方发现的觉悟。

一个没有案底的人,其被发现之后的侦查难度,很显然是高于一个有案底人员。

另外,以犯罪首领的视角来看,张云本身是有案底的,若是合理化他被警察发现的速度的话,很有可能正是因为其案底之中的各种细节过快的暴露了他的身份。

一如之前所推论的那种前车之鉴,犯罪成员2号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去弥补张云身上所具备的短板。

市外乡人的身份也好,具备案底的短板也好,都应该会被考虑得清清楚楚。

经过这样的思虑,第五正心头又是一惊,如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推演的话,犯罪成员2号的身份背景,很可能与张云形成非常鲜明的对立特性。

张云被明确找出时所暴露出来的短板,又或者说是犯罪首领在张云身上所犯下的错误,都将会在犯罪成员2号的身上得到应有的弥补。

也就是说,对于张云的了解越是深刻,那么也等同于对犯罪成员2号了解得越是深刻。

越是深刻的了解,越是便于将他从茫茫人海之中给揪出来。

那么,张云身上的短板,除了因为惯偷的原因而爱搞小动作、外市人员所导致的租客性质这两点以外,还具有什么特别的短板呢

又或者说,在复盘的犯罪首领看来,张云身上可能暴露出来了那些短板,促使他更快的被警方给锁定了。

这样的一种寻找,就不能采用警方的搜寻视角,而应该带入到犯罪首领的视角去看问题。

以当前所掌握的线索来看,张云本次的出逃,带有一种试错的成分在里面,犯罪首领似乎也根本就不知道张云已经被警方给锁定了这条信息。

也就是说,若是张云身后并没有跟着任何警察,顺顺利利的离开了市,那么他在市所犯下的各种错误根本就显得无足轻重。

可是一旦发现张云竟然被警方给跟踪了,为了防止张云暴露过多的组织线索,犯罪首领便采取果决的态度,将他给当场处决了。

犯罪首领的这种行事作风,完全符合第五正对其的预先判断。

犯罪首领对待张云的态度,也取决于他是否已经被警方给盯上了这一点。

基于这样的态度,可以推断出张云能够离开市的原因,是因为在犯罪组织的情报系统之中,只是确定了警方正在大范围的侦查,但是却并没有具体盯上张云。

这样的一种现象也足以说明,第五正发布视频所施行的外部施压计划,应该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私自倒卖赃物暴露了自己,也导致组织也可能因此而暴露,租住户的身份也缩小了警方的搜寻范围,留有案底的特性,也让这种搜索变得更加的致命。

私下倒卖赃物的行为在犯罪首领看来虽然可恨,但更为关键的一点,还是由于张云的个人能力不行,竟然连一个小小的销赃举动都不能很好的完成,甚至还被警方给抓住了把柄。

这种愚蠢的人物,与之类似的愚蠢组织成员,在已经犯过一次错误之后,犯罪首领又怎么会派遣同样愚蠢的组织成员前往执行那么危险的就近监视任务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犯罪成员2号的精锐等级,很显然就不是张云之辈能够比拟的。

能力是一方面,就算再怎么愚蠢,只要能够亦步亦趋的跟随在他这个聪明绝顶的犯罪首领身后,那么也不会出现这种被警方盯上的重大问题。

所以,张云对于组织和犯罪首领的不忠诚性,也是他的一个巨大短板

为了克服这一点,犯罪成员2号就必须是那种对犯罪组织,甚至是对犯罪首领个人极其忠诚的那种存在。

身为一个临时的组织,一个靠洗脑来发展成员的组织,如何才能够在保证组员精锐异常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其绝对的忠诚度呢

再次考虑到犯罪首领的多疑特性,会在张云的撤离路线之中加装监控,那种更多的被他当做利用对象的组织成员,很显然不会符合他的忠诚标准。

经过这样的排除,那就只能是与这位犯罪首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也就是说,在犯罪首领发展出这个犯罪集团之前,在他的身边就已经拥有了一批忠诚的伙伴。

这样的伙伴,极有可能是相处多年,彼此知根知底的朋友,甚至是发小。

无案底、市本地人、犯罪首领的朋友或发小,那么似乎又能够推导出一个惊天的大结论,那名谨慎异常的犯罪首领,竟然极有可能是市本地人

可是,以这名犯罪首领的谨慎程度,他会将犯案的地点选择在生养自己的故乡吗

将自己的大本营当做犯案的主战场,这样的选择真的与事实相符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