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作者:青衫取醉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220章 两条线的交集

书名: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作者:青衫取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41

视野川这个角色的下一阶段“差不多可以把新法的其他内容也都实行下去了”

楚歌看了看手上的第二批新法的方案这次的新法中,终于把青苗法也包括了进去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楚歌扮演的王文川,对整个朝堂的掌控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王文川只能说,当君子玩起小人手段的时候,会比真正的小人更可怕旧党倒是也在尝试着反击,比如不断弹与攻新党,但这种反击被楚歌很轻易地压了下去,根本没起到太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武德司实际上等于是掌握在楚歌的手中,旧党的官员就算是想挖新党的黑料,也很难挖得到;就算挖得到,皇帝也不见得会支持毕竟皇帝手里早就有新党这批官员的黑料了,他作为裁判员,一旦下定决心拉偏架,旧党的这些人就根本无计可施至于对新法的常规攻击,就更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楚歌这次的新法方案都是趋于稳妥的方案,所产生的也基本上都是正面的效果再加上官制法牢牢地把皇帝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所以旧党的弹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指南所以,楚歌在朝堂上举目四顾,发现基本上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推动青苗法

楚歌当然知道推动青苗法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升一方面是因为,想要打赢牛之战,就必须补,除了一个免役法能显著增加财政收入之外,其而免役法也因为之前为了争取旧党中的中间果距离历史上的免役法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楚歌此时推动青苗法,就是为了进一有更多的胜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楚歌也想看看此时推动青苗法,到底能推动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王文川推动青苗法,每年给齐朝带来至少三百万贯的收入,但由于地方官员开始不断提高青苗法的利率,导致青苗法由“生财”向“财”转变,最终被废现在,楚歌已经通过雷厉风行的党争手段,给旧党沉重打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已经极高除非皇帝对他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之外,被罢相的可能性微平其微他想看看,在这种说一不二的情况下推行青苗法,能不能取得比当时更好的效果于是,楚歌在自己改良后的青苗法方案上,又多加了一条严禁各州县的地方官提高青苗法的款利率,严禁强行摊派各级必须层层审核一日出现强行摊派或者提高利率的情况,该地的上级也要受罚此外,楚歌还决定定期派遣京官到各地去暗访,只要发现青苗走样的情况,就要对当地的主管官进行责罚当然,楚歌也非常清楚,想靠这种制度的约束完全杜绝底下官员唱歪经的情况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多少能避免一些历史上的干文川变法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好,可以说是一疏漏王文川用青苗的收入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自然会催生出许多强行摊派青苗、提高利率的投机官员如此一来,害民的黑锅,他自然要牢牢地背上了楚歌猜测,历史上王文川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新党官员,很可能也是出于一种迫不得已因为当年王文川对整个朝堂的掌控力并没有达到楚歌现在的程度,对旧党清算得不够狠,而且获得的皇帝信任也比较有限新党一共就这么些人,王文川腾不出手去整顿新党内部,自然是有什么人用什么人,先凑合着为国库把钱收上来再说但楚歌此时,完全可以有限度地向新党内部开到,因为旧党的压力已经很小了距牛之战:4年很快,楚歌的青苗法实行了整整一年时间他再度看向桌案上的文书,全国各地的信息如雪片一般,来到了他的面前残存的旧党官员仍在不断上疏反对青苗法,其君但这些,楚歌已经完全免疫了,根本看都不看青苗法实行一年,果然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达到了两百多万贯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新党中也有许多因为强行摊派或者私自提高青苗利率的官员被惩治,楚歌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新党内部引发了一些动荡,但朝堂中既然已经没有太多旧党的声音,大部分新党中的投机派也只好忍气吞声他们要么有所收、克制,不敢再那么明目张胆地强制摊派青苗或者提高利率,要么就想办法瞒天过海后者的难度显然很高、风险也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青苗法的实行情况,比历史上好转了一些楚歌估摸着,按照目前的情况,四年之后打赢牛之战,应该问题不大至少在军资层面,是足够充足了毕竟军器监法和裁兵法这样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法条早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再加上近年来充盈的财政收入,只要稼那条线能够正常发挥,就很有希望在打赢金兵再度来到朝堂上只是让楚歌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今天的皇帝,脸色似乎有些不对劲“王,此事,你可知晓”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让身旁的小太监把一份东西交了过来楚歌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触发了某种特殊剧情了,赶忙将东西接这是一张画,以及一份奏折楚歌将画徐徐展开,心中不由得“”一声这是一幅流民图

图中的流民一个个全都衣不蔽体、形容枯,各自着树枝做拐,一片人间炼狱的景象而在秦折上,则是痛陈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说新法造成“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的严重后果最后更是有一句:“但经眼目,已可,而况有甚于此者乎旱由文川所致,如官家行臣之言,去文川,天必雨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意思是说,眼前看到的景象已经让人泪横流了,更何况直实情况还有远甚干此的呢这场大旱都是因为王文川变法所导致的,如果官家能按我说的,罢免王文川,一定会下雨的如果十天内不下雨,那就把我在宣德门外斩首,以惩治我的欺君之这封奏折,可以说是字字心再看奏折上的名字:张任

就在楚歌还在因为张任这个名字而有些失神的时候,皇帝已经一拍扶手,怒问道:“王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新法施行一来,一直如此么”

楚歌已经很久都没见到皇帝如此愤怒了,而这种愤怒中甚至带着一些哀他赶忙解释道:“官家,这并非新法之过”

但是他的这一番解释还是未能奏效,皇帝在哀和愤怒之川罢相“靠这个狗皇帝

“耳根子也太软了”

再度回到五年的关键节点,楚歌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次的失败来的有点太突然了,让他根本没能做好心理准备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已经将旧党打压得七七八八,所以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结果被这些旧党给偷家了冷静下来之后,楚歌痛定思痛,开始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这次的失败其实很突然按理说,王文川已经基本上扫清了朝内部的旧党,整个朝中,支持新法的官员已经占据了大多数而且,也通过官制法,赢得了皇帝的信赖但为什么还是会因为一幅图就被罢相呢

这件事情细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这次的关键,在于“天变”

古代的人都很密信,尤其相信天人感应而皇帝自为天子,更是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所以古代凡是大旱,很多皇帝都会戒雨,甚至下罪己,就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大旱等天灾就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必须认真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而这次,为什么一幅“流民图”就能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呢

因为当时的流民,确实很多皇帝原本并不知道当时的灾情有多么严重,而在看到这幅流民图之后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因为哀而好几天没怎么吃饭而一旦灾情被到皇帝面前,皇帝就有很多的渠道可以印证灾情灾情被确认后,这事就复杂了在皇帝看来,新法实施没多久就开始大旱,这显然是上天的一种警示再加上各地的官员纷纷弹,说新法中的青苗法让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皇帝自然就会对新法产生动摇此时,梦歌扮演的王文川虽然已经变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但此时还没成长到能与皇帝分庭抗礼的地步而那些没能彻底处理干净的旧党重臣们,也会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新法进行猛烈的攻击只有等再过三五年,青苗法顺利实施,整个朝的官僚系统从上到下构建起一个根植干新法的强大体系时,楚歌所扮演的干文川才能直正成长到彻底瞒住皇帝,或者与皇帝叫板的地步“那么,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度过天灾这个了“只能说,历史上最难对付的不是必然性,而是某种偶然性啊”

在历史上,这次天灾变成了王文川变法被中断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事说起来,其实挺冤的新法实施后没几年,就有一场大旱席卷全国这场大旱制造了大量的流民,也让旧党找到了攻击新法的借口皇帝每天都因为此事忧心,觉得这是上天也反对新法而降下的警示而张任的这张流民图,更是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在上疏时信誓旦旦地说,天下大旱全都是因为王文川的新法,只要皇帝取消新法,不出十日,必定下雨按照文君实整理的史料记载,皇帝取消了新法之后,十天之内果然下了雨而旧党们,也以此作为新法祸国殃民、天怒人怨的铁证王文川的回应,最开始是很强硬的:天变不足畏

也就是说,不管是山还是大旱,都不能让他畏惧,都不能阻止他推行新法而在他被罢相之后,就无了许多:难道天下大旱、流民四起,全都是因为青苗法吗难道没有了青苗法,就不会有大旱和流民了吗

只是在当时,他的这种无的反驳,却并未起到任何的作用对于楚歌而言,这次他当然还是站在王文川这边的因为以现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来看,天下不下雨,地面是否干旱,跟变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一种纯的自然现象而已更何况现在楚歌扮演王文川,要费国强兵,就必须得顶过天灾的这个否则一旦被罢相,新法就要被废,等于是前功尽弃楚歌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在史料中寻找解法他首先想到的,是从张任身上入手这个之前玩家曾经扮演过的小人物,本来跟王文川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可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却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成为他被罢相的导火索而在历史上,张任也因为这次上流民图的事件,一直以一个“忧国忧民的小人物”形象,被赞颂了几百年在相关的史料川,但在他到地方上之后,越来越多地看到新法的弊端所以很快就转变了思想,开始反对新法说他是旧党似乎有些偏,毕竟他并未被深入地卷到党争之中,但他的存在,确实给新法造成了巨大的阳碍“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这是副本中对张任的描述,将他概括为一个“”字如果张任的事迹就到流民图这里为止,那么或许会有些人认为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实际上,在王文川被罢相之后,有一些官员对王文川落井下石,张任也仗义执言,如果不是皇帝保了他一手,差点丢掉性命由此看来,张任此人,至少在心中践行了自己的道义,将“”之一字贯穿始楚歌刚开始的想法是,要么用王文川的身份直接找个由头,把张任发配岭南,再安排人截留他的全部奏章只要张任不在京城,上不了流民图,或许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但很快,楚歌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他知道,张任的这个行为其实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张任其实只是旧党的一个棋子,即便没有张任上流民图,以文君实为首的旧党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天灾来攻击王文川的新法欺上瞒下或许是一种选择住大部分人的嘴、让他们无法向皇帝上疏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些办法都太容易翻车了欺上瞒下也是有讲究的,小事很好瞒,但天灾这么大的事情,瞒得越久,翻车的时候就会越惨烈所以,还是要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情难就难在,天灾跟新法,在当时的人眼中,是一种强相关的状态“那场大旱,恰好就赶在新法施行后发生“牛之战十年后就要打响,我必须争分夺秒,一秒钟都不能浪费所以,我不可能先让旧党去治理国家,等大旱出现、天怒人怨时再推行新法那样的话,时间根本不够“所以,我要反过来利用这场大雨“郑上书时或许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但没想到,大旱了几个月之后竟然真的下雨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但实际上,这明显是一次巧合

“只不过这次的巧合,却给了新法致命一击“如果我能够反过来利用这次大雨呢如果我能想办法,让天人感应站在我这边呢”

楚歌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计划只是他没来得及实施,眼前的雾气已经再度漫,今天的游戏时间又要结束了楚歌有些惜,不过转念一想,今晚他已经在王文川这个角色的故事线上迈了一大步尤其是权臣路线走通了,整个历史切片的难度也骤然下降,这让他信心倍增

此时,其他的玩家们也纷纷从睡梦中醒来暗沙的官方论坛上,很快就被玩家们的讨论给刷了“靠这个副本的二阶段,未免也太难了”

“是啊,两条线感觉都是ax难度啊”

“其实也不能说是特别难,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屈跟盛太祖的那个副本比起来,太屈了”

“是啊,关键还是因为稼和王文川都是臣子,他们就算是有再多的雄心壮志皇帝不支持,那也一切白搭啊”

论坛上的玩家们,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已经有玩家进一步顺了“欲说还休”这个副本的详细通关方式就像之前很多玩家预估的,这个副本的终极目标是打赢牛之战,在没有赵这个关键人物的情况下,战胜强化版的金兵但之前,玩家们对于具体要如何去做都还比较模糊,只能大致猜到多半是要让稼来担任这个领兵的角色但现在随着玩家们的进度推进,这一切也变得逐渐清起来稼和王文川,可以看成是一文一武两条线稼代表着武,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战斗力爆表,也极有军事天目前扮演稼这条线进度最快的玩家是赵海平,按照他的攻略,稼这条线至少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劫营,第二阶段是匪,第三阶段是练兵劫营的两种解法,玩家们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但第二阶段的匪,难倒了不少人难点不在于打不打得过,而在于根本抓不到这伙茶匪

每次带着官兵大规模去匪,这些茶匪总能提前得到消息、溜之大吉玩家们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根本就有力无处使赵海平在扑空了两次之后,认真分析了一下当前匪的形势,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官军中认真选拔了五百死士,硬冲

结果,还真被他给冲下来了究其原因,还是得从茶匪每次都能躲开官军围这件事情开始说起茶匪在附近是有百姓支持的,所以只要官军大规模集结,总会有百姓去通风报信茶匪在信息获取上压官军,自然每次都能逃出生天所以,赵海平故意在城中多逗留了几日,让官军在城中操练、休息,给茶匪制造了一种假象而在操练的过程中,赵海平暗中挑选出精兵五百,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上当然,如此一来,官军的人数就完全不占优势了茶匪足有数千人,赵海平带领的这区区五百人,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尝试了两次之后赵海平发现,这些茶匪其实都只是乌合之众而已,面对着武力值爆表的稼和如同天降的官兵,这些茶匪很快就士气,四散奔逃赵海平找准时机斩了其中的几个头领,这次的匪患白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平定了下紧接着,他进入了稼这条线的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练兵在平定茶匪之后,稼又转战多地,作为救火队员,平定各地的匪乱只是当时的地方官军战斗力并不高,而且军备废哪怕是去打土匪,也有些吃更何况稼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这些土匪,而是金人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些山匪中有不少都是生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有很多是像之前的茶商一样被迫落草为寇的作为齐朝的官员,他要匪,要保境安民,这是他的职责但他也始终都没有忘记,金人才是他此生最大的敌人所以,稼上书皇帝,希望能创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地方部队,并得到了皇帝的同意赵海平本来以为练兵这种事情并不难,结果一上手才发现,这里边明明就有坑

因为皇帝和稼的思路,不能说是大相径庭吧,只能说是毫无关系皇帝的想法,仅仅是为了建立一支地方的民兵组织,用于对付各地发的暴乱,维持地方治安换言之,皇帝只想要一支救火队但稼的志向肯定并不在此,他想要将这支飞虎军打造成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未来一旦边境有变,是可以随时拉到前线去跟金兵硬碰硬的

于是,玩家们在组建飞虎军时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没钱

毕竟在皇帝看来,这支飞虎军只是用来镇压地方起义的治安军,所以在军费方面给得十分有限赵海平在扮演稼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真的只拿皇帝的这点拨款来组建飞虎军组建起来的只能是一支弱鸡队伍,想要指望着它来打赢金兵,根本不可能所以,赵海平开始尝试着从各种地方搞钱,飞虎军的经费开支特别巨大这样一来,又遭到了各种各样的弹有些人说,稼的飞虎军经费开支特别巨大,影响了其他军队的日常开支;也有人说,飞虎军大操大办,不仅劳民伤财,还很可能会引起金国方面的震动,造成边境摩擦,甚至引发战争这些在玩家看来自然是无之谈,但架不住皇帝真的让特使带来一道金牌,让他的飞虎军立刻停办赵海平一脸逼,但金牌都到了,他也不敢违抗,飞虎军也就没办法再继续筹建下去稼的这条线,就卡在这里了而另一边,王文川的这条文线,则引发了更多的争议稼的这条线,相对解法较为单一,不管是劫营还是匪,归根结底都是用出色的军事才能去破解,解法大同小异但王文川变法的这条线,玩家们的解法可就是五花八门了甚至被很多玩家玩成了模经营类游戏,逮着这个历史切片,疯狂试验自己的经济构想但结果,多半是花式失败

与其说是玩家们在疯狂表演不同的经济学改革思路,倒不如说是这个历史切片中的底层官员们在疯狂表演唱歪经玩家们发现,不管怎么努力地去完善细节,不管想出来的新法方案如何完美,最终执行起来都可以用副本的名字来形容欲说还休这些底层官员的行为,真的让人一言难尽有些玩家一怒之下干脆不装了,撕破脸赤地财,只顾着打赢十年后的牛之战,结果闹得民变四起,很快就被旧党弹罢相,光速重开一番试验之后,许多玩家无地发现,似乎抄王文川的标准答案,反而变成了最稳妥的选择严格按照王文川当时的办法,至少能让新法稳住五年当然了,五年后还是会因为旱灾和张任上的流民图而被罢相紧接着又有玩家尝试着去扮演张任,让他不要上流民图,或者干脆用王文川的身份去打压张任、用王文川去苦口婆心地劝说张任

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是不甚乐观,但玩家们已经基本上确定了通关的办法,也确定了稼和王文川这两条线之间的关系两条线是互相影响的王文川的变法,可能会让国库充盈,也可能在地方上制造大量的流民,导致匪串丛生稼训练飞虎军,需要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的经济状况越好,飞虎军能够得到的军资就越多;而稼如果不能及时评定这些匪患,那么旧党就更能找到机会弹王文川儿,让新法更早陷入失败如何尽可能少产生流民的钱情况下用新法增加税收入,如何尽可能地平定地方匪患并在朝并不支持的情况下练成飞虎军,成了玩家们通关的关键在理想状态下,玩家们通过王文川的变法为齐朝积累大量的军资,在用稼的身份训练飞虎军,两相结合,就有希望打赢牛之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