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狼牙

作者:刘猛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6章

书名:狼牙 作者:刘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狼牙 !

车队在原来的观礼台前整齐地一辆接一辆一字停好,素质优秀的司机将车停得绝对整齐,在何志军和耿辉的面前荒草丛生的操场上摆成一道绿色的风景线。这个时候,何志军的心情才算好了一些。然后车上的干部和志愿兵们纷纷下车,在车前迅速地列队。戴着80钢盔,穿着87制式迷彩服和胶鞋,背着81-1自动步枪、85微声冲锋枪、85狙击步枪和81轻机枪等武器的精悍士兵们,在齐膝盖的荒草中整齐地站成一个小小的方阵。131个,加上自己和耿辉,一共133个――这就中国人民解放军A军区狼牙特种侦察大队的全部家当。

何志军站在这100多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官兵面前,半天没有说话。他心里是悲凉的,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有多少人以后会知道,当年的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是怎么出来的呢?经费,全军都在闹经费紧张。海湾战争以后,上级把经费把得更紧了――转轨时期的军队,还没有确定下一步的重点投资是什么地方,当然要把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A军区组建正式的特种部队,也是海湾战争促成的直接后果之一。但是该怎么搞,上级心里是没有底的。特种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习惯了大兵团作战,一直是准备大战的中国军队来说,局部战争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能要求什么呢?

1991年,一个平凡的年份。前一年,中国刚刚举办亚运会;这一年,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打了一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还有什么呢?――当这133个战士向破旧的旗杆上无声升起的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敬礼的时候,伴随着旗杆上多年积累的铁锈渣子哗啦啦被撕下来的沙沙声,何志军知道,这一年还有什么。对于世界,微不足道;但对于他和他的这132个兵,却是新的开始――他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甚至,对于整个中国军队都可以说,他们正在创造中国军队的新的历史。而这个新的历史,就是在这片荒草丛生的废弃的营盘里创造的。

何志军和他的部下向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敬礼――1991年的夏天,在这个大山的深处,新的历史开始了。

7

1991年的夏天来得早,好像和当时流行的太阳黑子爆炸有点儿关系。空调在当时还是很多家庭的奢侈品,更何况林秋叶家里了。何小雨复习的时候,林秋叶就在边上给她扇扇子,不敢使劲扇,轻柔地、缓慢地、不知道疲倦地,给她扇扇子。那种轻柔的风是轻易感觉不到的,但是却会给女儿送去丝丝凉意。林秋叶看着女儿额头的刘海儿被风轻轻地扇起,心里涌起的,是歉疚。还能有什么呢?当妈的当到这个份儿上,除了歉疚还有什么呢?自己吃苦就算了,干吗还要孩子吃苦呢?林秋叶每次想到这句话就想掉泪,但总是不敢。老何不在,家里大人就剩下自己了,再那么喜欢掉眼泪,女儿可怎么办?――买了个电扇,还是苏联造的,真不知道这个老何是怎么想的,放着那么多日本进口的不买,非要买个苏联造的。

“苏联的东西,跟坦克似的,皮实!坏不了!”老何就是这么说的――是皮实,是坏不了――可是那声音呢?那是电扇的声音吗?那整个就是个直升机啊!放在家里用就跟打仗似的,老何这个死人倒是睡得踏实!是,他能不踏实吗?他就喜欢听这口啊!也难为他了,一个带兵的给窝到机关这么多年,每天泡办公室看文件写报告,他想听听直升机的声音也不过分――当然,林秋叶知道老何也不知道苏联造的电扇用得时间长了会变成这种音像效果,这是个苦涩的笑话。她总是这么数落老何,老何也就只能哈哈一乐过去了。但是女儿怎么办?高考在夏天,女儿能没有电扇吗?想来想去,还是不敢买。不是不相信女儿,是怕万一――万一女儿高考发挥不好怎么办?要读自费怎么办?总得让女儿上学啊!省下来防备万一吧,自己苦点就苦点吧,还能怎么办呢?

1991年的林秋叶,就在操心这些问题。心乱如麻是肯定的,在医院忙活了一天,回来还得忙女儿。好在女儿是争气的,不是吗?不用家长叮嘱,就好好学习,懂事的不得了。问女儿准备报什么大学,女儿总是笑,说:“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林秋叶也就不问了。在女儿面前,有时候她觉得自己都不像个妈了。还是因为太心疼女儿了,从小就心疼的不得了。女儿心高,她看得出来,她总是劝女儿不要心太高,万一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怎么办?打到第二批还得了?女儿就笑,不说话了,接着看书,嘴里还念念有词。她就不敢多问了,更不敢瞎出主意。她看着女儿聚精会神地学习。女儿把长发扎成马尾巴,天热,出汗多。于是,长长的脖子就露出来了――真好看。秋叶就笑,偷偷地笑。为什么还用问吗?小雨长得像谁呢?还能像那个老何?那还得了啊?以后怎么嫁人呢?――当然是像自己了,当然是年轻时候的自己。从侧面看像,从正面看像,从后面看,也像。

难怪当时那么多男生老围着自己转,非要自己参加他们各自的红卫兵组织。可是自己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邪,什么组织都不愿意参加,就愿意跟老何到处跑到处玩。当然,那时候老何也不像现在这么黑、这么糙,那时候还真的蛮白净的,也没有那么多脏话。没事还喜欢胡诌几句诗什么的,都是从禁书上背下来的。其实哪儿是什么禁书啊,就是几本老诗集而已!郭小川的《一个和八个》,就是老何最爱看的,也最爱背给她听的――老三届,最后的老三届,就是这么单纯。没有高考的机会,就是下去修理地球,当时的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参军。老何参军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是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功勋卓著的军人,解放后因为心脏病牺牲在青藏高原的雪线上――然后妈妈因为伤心过度,早逝了。老何就是国家和军队养大的,他要当兵,没有人会不愿意。于是老何就当兵了。自己呢?想起来就想笑,居然也是因为老何。那时候不讲什么关系,但是还真的起作用了。

老何到了部队,大名鼎鼎的A军,老军长是老何父亲的生死战友――就是现在的军区副司令――当然会看望烈士的遗孤,再问你有什么要求没有?老何这个看上去憨厚的不得了的傻小子居然冒出来一句:“我想让我对象参军。”天!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他的对象了?那个老军长哈哈大笑:“你小子人小鬼大!照片给我看看!”只看了照片,老军长就让他把姓名什么的写在照片背面,交给参谋了。老何那个傻小子居然还想要回来,老军长拍拍他的脑门儿:“小子,你给我记住了!今天我要你一张照片,明天我给你变回一个活人!但这是看在你老子的面子上!我跟你老子打了半辈子仗,这个忙我是要帮的!但是你要不好好干,给我丢脸,我就把这个人再给你变飞了!”老何懵懂地听着。

那时候自己在干吗?准备下乡?去哪儿记不清了,反正东西都准备好了,俩军官就来了,直截了当说找林秋叶,把秋叶的父母吓了一跳,不知道招惹了什么事儿。结果,俩军官彬彬有礼地说明来意,原来是想让小秋叶参军――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啊!父母都蒙了,秋叶也蒙了。于是林秋叶也参军了。稀里糊涂地一下火车来到那个山沟,就看见一群新兵蛋子在训练。那么多的人,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看见了老何――他的鼻子都冻红了,拿着杆木头步枪高喊:“杀――”新来的女兵们就哈哈笑,新兵蛋子们全都紧张了。干部高喊何志军过来!何志军就跑步过来。这个刚刚17岁的嘎小子没戴帽子,拿着杆木头枪,头上都冒着白气,鼻子还是红的。林秋叶脸就红了。干部说:“林秋叶出列!”

林秋叶还蒙着呢,就被姐妹们推出去了。何志军看到她,就傻了眼。林秋叶当时恨不得直接在冰地上刨个坑把自己埋了。干部一脸严肃,把照片塞给老何:“照片还你,人也当兵了。”男兵女兵都在哄笑。老何也脸红了,那时候他脸白,还能看出红来。

“回去吧!”“是!”老何用力喊,嘿嘿冲秋叶一乐,掉头就跑了。然后他又是“杀――杀――”

更起劲了!自己呢?记不清了,反正蒙了――怎么就这么成了这个嘎小子的对象了……林秋叶想着想着,笑了。

何小雨问:“妈,你笑什么啊?”林秋叶回过神儿来,不好意思地掩饰:“没什么啊?我笑了吗?”何小雨鬼笑:“你想爸爸了吧?”林秋叶说:“那个死鬼,我才不想他呢!”何小雨这个丫头鬼机灵,光笑不说话。林秋叶有点儿紧张:“怎么了?”何小雨笑着说:“其实啊,爱情中的女人是最美丽的!”林秋叶脸就红了,随即拿扇子佯装抽打小雨――其实她哪儿舍得打啊?母女俩从小闹习惯了,跟姐妹似的:“胡说什么呢!一把年纪了什么爱情不爱情的!”何小雨咯咯直笑:“还不承认?还不承认?那你脸红什么?”

“我精神焕发!”林秋叶嘴硬,说完自己也扑哧乐了。何小雨问:“说真的,爸都走一个礼拜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爸啊?”林秋叶说:“我哪儿走得了啊?你这儿都要高考了。”何小雨说:“我没事,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也不远,你要不放心,一天不就回来了吗?”林秋叶想想,又叹气:“再说吧,人家在干事业,我去了还不给他添乱?”何小雨说:“他敢!我收拾他!”林秋叶就笑:“你这个丫头啊,连你爸都能收拾,看以后你怎么嫁人!”

何小雨脸红了,喊:“我才不嫁人呢!我自己过!我是新女性!”林秋叶笑得直不起腰来:“好!好!你是新女性!妈是老观念!”何小雨嘴硬,也扑哧乐了。她想跟妈妈说什么,想了想又算了――不能说,绝对不能说!不然,天还不得塌下来啊?

8

另一个高三学生刘晓飞在此时此刻就没何小雨那么幸运了,他正戳在太阳底下站军姿。已经转业三年的华明集团副总刘凯环抱着手臂在屋檐下站着,冷冷看着他。今天小刘被老刘罚站。小刘在中午毒太阳的照射下光着膀子,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他一声不吭,肩膀和脖子都晒脱了皮。当妈的急得左跑右窜,劝了这个劝那个,又赶紧拉儿子回来,儿子就是不回来,在院子里站着。当妈的没辙了,只能抹着眼泪给儿子抹防晒霜什么的:“冤家啊,你们怎么就是一对冤家呢?”老刘不吭气儿,就那么站在屋檐下,看着在小花园里罚站的儿子。半天,老刘问一句:“主意改了没有?”小刘闷闷地说:“没改。”

“接着站吧。”半天,老刘又问一句:“准备报哪儿?”小刘还是闷闷地说:“陆院。”老刘不说话了,于是小刘又接着在毒太阳底下罚站。站了俩小时左右的时候,儿子中暑了。当妈的赶紧招呼老刘,老刘鼻子里面哼了一句:“就这个熊样儿,还报陆院?”老刘是当兵出来的,站军姿中暑算什么大事?太正常了!他还没有要求他军姿的基本要点呢!但是儿子还是儿子,老刘赶紧给背回去了。小刘缓过来后,老刘又问:“准备报哪儿?”

“陆院,侦察指挥。”小刘依旧闷闷地回答,就算身体虚弱也不肯服软儿。老刘叹口气:“为什么你就死盯着军校呢?你爸当了半辈子兵,难道会害你吗?”当妈的赶紧插嘴:“就是,有什么话咱们都好好说不行吗?何必一个顶一个呢?多大的仇啊,不是父子吗?”

“我喜欢。”小刘还是闷闷地说。“你喜欢?”老刘的眼睛里面闪过年轻时的自己,新兵连里的意气风发,但是随即又黯淡下去,“军队是个什么地方,你知道吗?”小刘不吭气儿。老刘叹口气,又叹口气,随即挥挥手:“随便你吧!记住,后悔的时候不要怪我。”

哗啦啦――1984年大阅兵陆军方阵的大海报就名正言顺地贴在了小刘房间的墙上。陆军将士整齐的军装,锐利的眼神,仿佛在注视着小刘的眼睛。哗啦啦――一箱子私藏的“军火”被倒在床上,子弹壳做的飞机、坦克、大炮模型,一一被摆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老刘苦笑着站在儿子房间门口无奈地看着。小刘拿出一个很大的相框,摆在写字台最显眼的位置。老刘一愣――几十个穿着迷彩服的侦察兵战士抱着自己的步枪围着主峰的一块碑,他们的右臂都佩戴着刺绣出来的狼头臂章。中间不是别人,正是何志军。

“从哪儿来的?”老刘很意外。小刘擦去相框上的灰尘:“何叔叔送我的。”老刘问:“你想成为他?”小刘笑笑,露出一口白牙。照片上的何志军的眼神中透出一股鸟气。

9

眼神当中透出一股鸟气的何志军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他站在充当临时大队部的原阵地管理连排长的房间里面,看着外面正在野战炊事车前准备开饭的战士们面色凝重。干了好几天清理营房工作的战士们在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嗓子都喊哑了,还吼着,这是一种独特的军队艺术。在他身后的耿辉放下电话没说话。何志军头也不回问耿辉:“经费问题能不能解决?粮食什么时候能运上来?”

“拆东墙补西墙,这回好了,没砖头补了。”耿辉苦笑一声,淡淡地说。他们都没再说话,看着战士们开饭。何志军叹口气:“粮食还能吃几天?”耿辉说:“三天。”

“每天缩小一半定额,坚持一下。”何志军下命令。耿辉听了后,着急地说:“现在部队正在进行的是清理营区的基建工作,劳动量很大。伙食再跟不上,战士的身体会受影响!”何志军烦躁地问:“那你说怎么办?”耿辉说:“附近还有几个别的部队,我去跟他们借点儿粮食。”何志军苦笑:“借?堂堂的A军区特种部队,特种侦察大队――去借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