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作者:危险的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663章 大唐军旗(中)

书名: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作者:危险的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10

封来自于倭国的战报辗转万里,送到了李承乾的桌上。

禁足的日子还没有过去,李承乾依旧无法离开这个看上去很大,实际上很小的院子。

可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封战报上所写的东西。

李承乾万万没有想到倭人竟然会远比高句丽、新罗、百济还要难缠。

三千码头守军在全副武装的前提下,竟然被两万倭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悲壮的集体赴死。

这其中固然有轻敌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倭人的了解。

看着手中的战报,李承乾久久无言,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根据上面的日期来看,事情已经发生了数月之久,相信李佑在那边应该有了应对的方案,否则的话,他应该跟着这封情报一起回来才是。

可尽管如此,李承乾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终是对不起那三千多战死在码头上的大唐军人。

“来人,拿纸笔来”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在杨雨馨等人担忧的目光下,李承乾终于有了反应。

不过鉴于此时李承乾阴沉的脸色,没有任何人敢开口询问什么,只是将纸笔拿了过来,放到了他的面前。

字令尔:等五日之内制大唐军旗、战旗,并通过殿议。大唐秦王:李承乾

白纸之上,寥寥十余字,加上后面的签名,也不过二十字。

但字里行间却带着不容质疑、妥协的意味。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没有通过取巧的方式向军方提出要求,而且还是得大唐十六卫的大将军。

程咬金等人在收到这字条的时候几乎全都愣了,看着那几乎可以防伪的二十来个字,所有人都在沉默。

老实说,对于正在禁足的李承乾来说,这份字条已经远远超过了抗命的程度。

如果被人送到李二那里,估计少不得又是一顿板子打下来。

可是,那些收到字条的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看着后面落款上大唐秦王李承乾七个字,每个人的心情都是那么沉重。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在字条上留名,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怕有人去老头子那里告发他。

同时这也是一种试探,看看军方的这些老兵痞、老杀才到底是如何选择站队。

大家都在为朝庭做事,哪个都是拉家带口一大帮子人,所以站队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而李承乾的这一记试探简单而直接,但却让人无话可说。

毕竟那战报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若说心中没有愤懑之气那绝对是在说谎,李承乾要求在这个时候制大唐军旗、战旗,完全可以解释成一时冲动,就算有试探的意思,事后也可以解释为情绪激动,考虑不周。

况且皇帝陛下早晚都是要死的,他们这些老家伙也是要死的,将来的大唐会落到谁的手中家族要如何延续下去这也是老家伙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老家伙们很是纠结,到底要不要按照这字条上的意思去办。

翌日,正巧赶上早朝,一群军方的老家伙晃荡着来到朝堂上,彼此以目示意,询问着对方是不是同样收到了来自于李承乾的字条。

可正当老家伙们彼此间还没有商量出个结果的时候,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文官一系走出一个人来,板着脸的向老李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讲来”李二的精神头明显不如数年之前,但威势却丝毫不减当年,声音依旧洪亮。

“陛下,倭国之战,众将士不惜身死,维护国之尊严,臣为其请命,请陛下恩准制大唐军旗、战旗”

什么情况军方一系的老家伙们全都傻了。

奏事的人可是世家一系的,以他们与李承乾之间不对付的情况来看,似乎不应该支持他才对,可为什么跳出来的竟然比军方一系还早

李二陛下也有些迷糊,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好像在数年前,就是这帮世家和士族联手,因为李承乾给军方阵亡将士的待于过高而发起弹劾,直接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给弹掉了,怎么现在这帮家伙又一翻常态,帮那些大头兵求起情来了

而就在李二和一群军方的老家伙纳闷的时候,文官一系再次走出数人,齐声说道:“臣等附议”

还特么有附议的看来这些世家明显已经互相之间通过气,一致通过了这件事情。

李二陛下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有些搞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世家全再次联合。

军方一系的老家伙则是抓间时间互相之间以目光交流着意见,最后竟由长孙无忌出面:“陛下,臣亦附议”

“臣等亦附议”军方有人带头,立刻又出来一片,其中包括柴绍、程咬金、候君集、薛万钧兄弟。

这下李二陛下也有些坐不住了,看着下面黑鸦鸦一片人头,眉毛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

下面的人包括了文武群臣一大半,除了杜如晦和房玄龄、魏征等有数几人,基本上全都站出来了。

这可比上一次弹劾李承乾时候的声势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让李二陛下有种面对惊涛骇浪的感觉。

最终,纠结的李二陛下还是没有通过众人的提议,沉声说道:“此事交中书处理吧,弄个方案出来给朕看看。”

“喏臣等尊旨”听出李二陛下语气中的坚决,众人齐齐应是,算是结束了这一场众议。

早朝结束之后,中书省。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坐在一起,相顾无言。

良久之后,还是长孙无忌先开口说道:“诸位都收到了秦王的令谕吧”

“是啊,昨天下午送来的”房玄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无忌,你说秦王殿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么”

“非也,秦王殿下这次虽然有些冲动,但却不失一国亲王的本份。”杜如晦摇摇头,否定了房玄龄,轻轻捻着颌下花白胡须说道:“而且秦王殿下大势已成,就算是逾越了些,只要没有造成极大的后果,陛下亦不会为难于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