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侠隐

作者:张北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5.八月节(2)

书名:侠隐 作者:张北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5

刚过了西四牌楼,一阵香味儿飘了过来。他没再犹豫就进去叫了碗羊汤面。

坐在那儿吃,每次抬头往门外看,都瞧见斜对面街边停了部黑色汽车。这次又抬头,觉得很像刚才在西皇城根看见的那辆。他又多看了一眼,不自觉地吃慢了。

他心不在焉地付完账,上了街,继续慢慢往南走。等他在街这边经过那部黑车的时候,看见有四个人从一家饭庄出来。不错,是那几个日本人。三个黑西装男的,和一个穿和服的女的。其中一个男的矮矮壮壮,圆脸,让他心猛跳了两下。再要细看,他们四个已经上了车,往北开走了。

隔着条大马路,前面又是人,又是车,又才几秒钟。可是,他又怎么能忘记这张圆脸上次也是几秒钟,可是,那几秒钟就是永远。

李天然麻木地一直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右额,一阵“叮当”电车声惊醒了他。再看是西长安街。他在抄手胡同一家小茶馆歇了会儿。半壶茶之后才平静下来。

好,你这小子是谁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就是你。就在北平,还活着。

他在大街上拦了部洋车回家。拉车的要五角。刚好老刘在大门口,问是打哪儿上的车,掏出两角给了车夫,“两毛都多给了。”李天然怪自己没事先说好价钱,又多给了一角。他问马大夫什么时候回来。老刘说总要七点。

进了内院,刘妈问,“马大夫说给您找个裁缝。什么时候有空儿,说一声儿。”李天然看看表,还不到四点,“这就去吧。”

她跟老刘交代了声儿就和他出了大门。刘妈看起来四十出头,仍然是一双天足,说她们两口子在马大夫家做了四年多了,是买下这幢房儿的时候过来的,都挺满意。经过美国学校的时候,刘妈还指着说,“这就是丽莎教的学校。”李天然心想,没个中国家里雇的佣人能这么称呼太太。

刘妈出了干面胡同东口,也没过街,左拐往北,“不远,这就到。就在我们这条儿后头。”

果然,上了南小街几步就又左拐,进了条很窄,还不够两个人并排走的烟袋胡同。突然,刘妈在前头住了脚,转身说,“您可别忌讳,她是个寡妇”等了等,见李天然没作声,又边走边说,“可是关大娘的活儿可真好。朝阳门南小街这些胡同儿里的人全都找她”说着又拐了个弯,正对面再几步路就是一扇虚掩着的木门。

刘妈在门口提高了点嗓门儿,“关大娘”

里边立刻就应了,清脆的一声,“哪位请进。”

开门儿的女的,高高个儿,灰褂裤,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头发黑黑的,结在后面,眼珠亮亮的,直瞧着刘妈,“刘婶儿屋里坐。”

李天然还没给介绍,不便说话,跟着她们进了院子。

他看着这位妇人的背影,有点纳闷儿,不太可能是关大娘吧裤褂松松的,还是掩不住那个身子。腿长长的,脚也不小,走起来有点儿摇晃怎么看也不过二十出头,怎么说也不像个大娘倒是有点儿师妹的味儿。

进了西屋,关大娘招呼着坐。房间不大,像是一明一暗。这间明的有张吃饭用的四方桌,几把椅子板凳。头顶上挂着一个光秃秃的灯泡儿,垂着一根拉线,末端扎了个铜钱。靠窗像是用门板搭出来的一条桌子,上头一堆堆布料,针线,尺子,带子,剪子。旁边立着一架脚踩的那种缝衣机

“我去沏茶。”关大娘掸了掸袖子,出了屋。

刘妈挪了把椅子请他坐,像是自个儿家一样。她很机灵,有点儿觉得李天然不知道该怎么应付,“没关系,您就跟着我们叫她关大娘。”

关大娘端了两杯茶回来,放在桌上。刘妈这才开口,“大娘,这位李先生是马大夫家的客人,刚从外国回来,在我们那儿住。”又给李天然介绍,“关大娘,我们这儿的细活儿都找她。”两个人点了点头。

“李先生想做件大褂儿。”

“那好办可是都快中秋了,是做单的,还是夹的棉的”

李天然想了想,“先做两件单的吧。”

关大娘从长桌子上取了根软尺,请他站起来,稍微比了比肩膀,腰脖,臂长,身长,“成了。”把尺子往口袋里一揣,“什么料子颜色”

他又想了想,“布料,一件藏青,一件黑”他顿了顿,“不记下尺寸”

“咳”关大娘轻轻笑了,“这还用记。”

刘妈也笑了。李天然有点不自在,“得多久”

“急着穿吗”

“急是不急。”

“成下礼拜。”

“钱怎么算”

“没多少单幅儿五码您要两件儿”

“少爷您别管”刘妈抢了下去,立刻发现叫错了,“李先生,回去再说马大夫家老是有零活儿在这儿做,隔阵儿算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