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02章 秘密计划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黎明时分,一轮明日垂悬于夜空之西,二十万北伐大军正在誓师出。

上官婉儿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远远的,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幕。

“桃花漫山时,明月照雄关。”她轻声的自语,“有生之年,我恐怕难有机会再次登上这长城了。放眼金戈铁马,转身繁华如梦”

杨思勖是唯一站在她身边的人。他完全不明白上官婉儿在说些什么。

在杨思勖的身后,是两名门神一样的斥侯。再远些,才是上官婉儿带来的千牛卫卫队。

“二位将军。”上官婉儿轻唤了一声。

两位斥侯并非是什么将军,但上官婉儿明显是在叫他们,于是二人上前,“尊使有何吩咐”

“二位将军,是从何时开始追随于薛帅的”上官婉儿问道。

“讨伐白铁余。”斥侯答得言简易赅。

“这么久了”上官婉儿转过身来,对他们微然一笑,“那你们可以,说一些薛帅征战的故事给我听吗”

很少有男人能够抵挡上官婉儿的微笑,更少有男人能够难拒绝她提出的小小请求。

但上官婉儿今日偏就遇到奇葩了。两名斥候面不改色心不跳,简单明快的抱拳一答,“报歉,不能。”

然后他们整齐后退一步,站得像门神一样。

上官婉儿转过了身去,面对站眼前的万里苍茫,微微一苦笑,“你的世界,终究离我那么遥远。”

二十万大军向北方挺进,行军度并不太快。

独孤讳之与沙咤忠义充为两路先锋,在前刺探开道。早前他们以为,因为自己曾经投效过韦待价还与刘幽求等人闹过不和,薛绍会跟他们秋后算帐。但这一次薛绍的行军布署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薛帅,还是偏爱并重用朔方旧将的

紧随两部先锋其后的,是前部兵马大将薛讷,副手唐休璟。他们率领的是唐军传统的步骑混编部队,以步兵为主。一但遭遇战事,二十万北伐大军不可能同时参战。所以,前部兵马实际上就是在全面开战之前的,早期主战部队。

薛讷身为将门虎子,目前的名气不如他的五弟薛楚玉来得大。但薛绍一直都很清楚,他的才能和薛楚玉不是同一类型的。薛楚玉无疑是万军丛中取上将级,令敌闻风丧胆的盖虎虎将,而他的大哥薛讷则是稳健沉着攻守兼备。至从薛仁贵过世、薛讷接掌定襄军以来,从他的种种表现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完全可以独挡一面,甚至倚为一方国门。新 电脑端:

薛讷的副手唐休璟,足智多谋而且作战英勇,是一位典型的“大唐式儒将”。让他担任薛讷的副手,既是用作军师也是一条强有力的臂膀。

唐休璟原本是个举明经的书生,曾经担任过多项文职,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因为边境战争的爆他才投笔从戎,结果显示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素养,有一多半是来自于实战。与此同时他也没少读兵书,否则无法做到厚积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将军含金量极高。他们除了擅长临战指挥往往还富有谋略,并且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民。类似这种“文武双全”的将军大唐真的很多,远有李靖、李勣和裴行俭这些先辈,近有娄师德、郭元振、唐休璟和张仁愿等辈。在薛绍看来,一个会读书的将军远比光会舞刀弄枪的将军更有价值也更有前途。当然,能把刀枪舞到薛楚玉那种境界的人,另当别论。

除了先锋与前部以及押运粮草的一些后军与民夫,余下大多数的军队人马都由薛绍亲自率领,督为中军。这是一个简化而紧凑的行军队型,薛绍宁可走得慢一点也不想把队伍分得太散、战线拉得太长。因为这是长途跋涉的出关击敌,薛绍可不想被善长游击的突敌人,化零为整的各个击破。

大军出的第三天离开朔州已百里,先锋与前部都还没有现敌踪,战斗也就无从说起。但是薛绍派出的战场斥侯,已经悄然送回了一些重要的讯息。

突厥人或者说整个突厥汗国,正在向北迁移。他们有不少于三万人的军队留守黑沙南牙,但是骨咄禄之前率领的二十万主力已经多数撤往了大碛,看来是想逃往漠北老巢。

斥侯所说的“大碛”是指黑沙以北的那一片大沙漠。薛绍曾经到过那里,茫茫无涯很难翻越。唐人时常所言的“漠南、漠北”,分水岭就是那个“大碛”。

很显然,骨咄禄是在逃避这一场大战。这并未出乎薛绍的预料之外,甚至早在过年之前自己病重之时,得知突厥人也已经撤兵的时候,薛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幕。毫无疑问,突厥的内部已经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是由元珍的死亡或者失踪所引起。 ǎng

得知突厥北逃的准确讯息之后,薛绍终于可以实施自己那个“天机不可泄露”的秘密计划了。于是,他把几个重要的将军叫到了身边,一一嘱咐。

第一个接手这个“秘密计划”的,就是自称封疆大吏一方军帅的,郭元振。

“郭元振,你赚了,你要达了。”薛绍对他道,“你只带了五十条壮汉来参战,现在我却要给你五千人。”

郭元振当场就大笑,“快说,打谁”

“不打谁,我得让你回丰州。”薛绍说道,“这五千人,都是我从河陇带出来的,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是你的老部下。”

“回去干嘛”郭元振很是不解,“大战在即,你怎么叫我回去呢”

“筑城。”薛绍只说了两个字。

众将愕然。

薛绍道:“现在突厥的主力大军已经撤往了漠北,短时间内他们难以再次占据漠南。而我们就要趁此机会巩固胜果,并将防线往北方推移。丰州横跨黄河南北,突厥南下往往最先攻拔此地。黄河上的渡桥烧了又拆、拆了又烧,终究不是御敌之长策。因此,我要你在丰州以北百里左右选取良址,新造一座军镇。让它与丰州互为犄角之势。但有敌人来袭,前后夹击背水一战,务求歼敌于北岸”

“好主意”郭元振深吸了一口气大为振奋,“这么说,刚才这五千号人马,从此就都归我了”

“当然。”薛绍道,“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个个金贵。另外还有银川军屯与朔方旧镇的兵马也都归你了。用好他们,别把朔方军的这面大旗给弄丢了。能做到吗”

“誓死撼卫,朔方大旗”郭元振重得抱拳大声应了一诺。他很少像这样的慷慨激昂。

“新城筑起,就叫西受降城。”薛绍说道。

“西受降城”众将有些讶然。

“是的。你们就当它是,接受敌酋投降之意。”薛绍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张仁愿,心道:这原本是几十年以后,将由你来主持的一项大工程。现在薛某人不得不越俎代庖,先你一步了

张仁愿被薛绍看得有点不知所措,左顾右盼了一阵,仍是满头雾水。

“张仁愿”

“在”

薛绍指着行军地图上的一处,“拂云堆,知道吗”

“末将知道,它是阴山之南的兵家必争之地。”张仁愿答道,“突厥南下,往往取由此道。他们还在那里建了一所神祠,但逢出兵之前都会前去祭祀。再早一些,北方草原各部都由此处南下参拜我大唐的天可汗。因此这条通道也被称为天可汗之路。”

“说得透彻。”薛绍赞许的微笑点头,说道,“天可汗之路,现在几乎快要成为历史了。因此我要你去做的这件事情,意义就会显得犹为重大。”

“请薛帅下令”张仁愿很兴奋。

薛绍道:“我的五千中军越骑全数给你,另外我会拨给你三千步卒与三千民夫以及足够的军资。你去拂云堆造一座兵城,就叫中受降城。我要它固若金汤莫敢来犯,我要你一夫当关百夫莫开”

“是”张仁愿暴喝一声,脸都红了。

不光是他,在场的人都有些热血沸腾。但是,好像除了赵义节以外。

郭元振一双眼睛可算是毒了,嘴更是毒,当下就说道:“薛帅,你把中军越骑都给了张仁愿,那赵义节可就真成了光腚将军了。要不你就派他和张仁愿一同去筑中受降城吧”

“不行。”薛绍说道,“赵义节,你别不高兴。我留着你自然另有大用。”

“是”赵义节应诺。

“郭元振,张仁愿。”薛绍再道,“你二人的受降城筑成之后,相互之间的间隔约在四百里左右。在这四百里之间,我要你们多筑烽火台,彼此消息互通。”

“我们之间,那是阴山。”郭元振道。

“对,就筑在阴山之上。”薛绍道,“我要让突厥人,再也休想迈过阴山一步如果有,你们让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一对死一双。死着死着,他们就不会再来了。”

“好办法。我喜欢”郭元振嘿嘿直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