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和亲侯的崛起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分类:历史 | 字数:0

7、马陵之会

书名:和亲侯的崛起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0

接下来几天,一切平平常常,每天训练,吃饭,睡觉,晚上悄悄用青须滕泡澡。

吃的最多食物就是精致粟米,麦面,还有鸡肉和羊肉,鸡蛋也不少。

城堡后方山坡上有一位年纪大的老奶奶,带着她的孙女在那养鸡,所以林荫堡每天都有鸡蛋能吃。

当天王健擦汗在校场外的老柳树下休息时,神识无意间听到高塔上斥候的回报,他们已经停止前进,因为即将进入河阴地界,为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搜查也只能停止。

王健这些天也和城堡中的亲兵聊了很多,大概是过去的作为,如今他就算平常说话,将士们都觉得他和蔼可亲,这点帮到了他,很多士兵都愿意抱着好奇的心态跟他说话。

不过说得最多的还是须发皆白的老教头,他常说自己是邯郸人,每当这时候都会引来一片笑声。

有年纪大的士兵小声告诉王健,老教头是侯爵去世的父亲捡回来的,他说是邯郸人不过给自己脸上贴金,不少人以这件事嘲笑老教头。

王健自己却喜欢听这个老教头讲故事,他会说当初和汉朝的大战的故事,还会说和娄烦人打战的事情。

一些亲兵则会在休息时兴致勃勃的向他讲述多年前娄烦犯边西北,都阳侯集结重兵跟随石离公的大军挺进西北,重创娄烦人的光辉过往辉煌往事。

说得绘声绘色,又是八天追击八百里,又是打得娄烦人落花流水,望风而逃,俘斩上千,抓获了一千多人的俘虏等等。

这在林荫堡几乎人尽皆知,因为是都阳侯的功绩,士兵们一旦说起这些事,人人都眼中放光,与有荣焉,充满崇拜,能和王健说上许久不停。

他中午有鸡蛋和羊肉、鸡肉可以吃,有时王健会把这些东西分给身边的一两个幸运士兵一起吃,没过几天他就发现慢慢有不少士兵围在他身边,有不少还是过去悄悄嘲笑他,说他坏话的。

王健也没赶他们,心想能够掌握资源就能控制人。

他每天会留一个鸡蛋给老教头,慢慢的老教头也跟他说了很多往事,不过在他口中却和诸将士们说的有了差别。

老教头说在西北到处看去都是沙,他们出离石城没多久,才进入大漠就迷路了,一连六七天,不少人迷失在沙漠中,杀了好几匹马充饥,终于在快绝望的时候发现了娄烦人的营地,随后发起了攻击。

虽然他们对国内说的是一场大捷,老教头却咧嘴摇头,说那里其实是娄烦人的一个营地,他们杀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孺,只有少数青壮,不过对于赵军来说确实是场胜利。

“不太光彩”王健评价,毕竟他所处的年代比只如今文明太多,即便有时候他提醒自己接受现实,可面对很多事还是忍不住会感慨。

老教头说:“没有光彩的胜利少主。”身形有些佝偻:“实话实说会讨人厌,年轻人他们没有和汉军打过仗,没有在沙漠里和娄烦人拼个你死我活。

总会幻想光彩的胜利”

老教头眼神浑浊,里面似乎藏着千言万语,不过都没说出来。

最后只是看着校场那颗老柳树:“我就像这老家伙,已经到了需要时喜欢不需要就嫌它占地方的年纪。

不过不管你信不信少主,最卑鄙的胜利也好过最光彩的失败,史笔杀不死人,刀剑可以。”

王健认同了他的说法:“你说得有理

我可以请教你一些枪术的问题吗。”

老头受宠若惊,立即道:“当然,这是我的荣幸少主”

之后几天王健知道老教头叫井伯,因为当初他是被在井边捡到的,他说了很多往事和他这一生的战争经历,比起他因为日渐衰老而退步的武艺,那些才是王健所好奇的。

而经过这些天的观察,王健也发现士兵们训练的阵法都相当简单,就是基础的方阵,圆阵。

堡中驻扎的十位术士也有时会来校场训练,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术士不只会用那天他见过刘羽用的“醒地术”那样让地面变松软的法术,还会一些攻击性很强的法术。比如能让地面长出一片两步方圆的木刺,能刺穿木桩,不过需要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准备。

对箭术的训练在士兵中也十分严格,汉军善用弩,赵军对此不屑,他们觉得那是省技力的“歪门邪道”,不过多数人用的都是短弓而非大弓,这是向娄烦人学的,地面上威力不错,在马背上也可以使用。

当天下午,有信使从东面回来,从堡垒后方的林荫小道回到堡垒,带来了国君的决定。

王健远远听到士兵的汇报,国君准备亲自前往马陵城协调搜捕异人的事,好让河阳,河阴及其周边领地达成协作,共同处理异人的大事。

这事王健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两个领地之间的事需要国君出面协调调度,简直有些离谱。

不过想到赵国的制度,国君被架空的现实,又觉得合理了。

首先赵国国君本来就没有很大的威望,其次也正因如此,国君更是想在这种事上展现自己,表明自己的权威。

晚上饭桌面前,烛火昏黄,老爹突然说:“国君派来信使,准备在马陵城商议异人的事。”

王健一面咬着鸡腿一面点头,他早就知道了所以没有一点意外。

“我准备亲自前往,到时穆氏的人会到场。”

王健抬头:“这样太危险了。”他不是开玩笑,马陵城是马陵公穆胜的地盘,到人家地盘上去谈事,期间可以做的手脚可太多了,而且对方是赵国六位正卿,如果真的翻脸顾忌会少很多。

别说这样一场谈判,春秋时期就算是会盟时被杀的国王都大有人在。

老爹抬头,微微惊讶于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会带五十名卫士,还有吴毅、恭叔过去。

另外,我已经写信去石离城请求吴家的协助,他们会派宗族人陪我去。

吴家人也在场,他们不敢做什么。”

见老爹信心满满,王健心里还是生出一些担忧,倒不是父子情谊,而是眼前的便宜老爹是他最大的靠山了,难以想象老爹如果一去不回,他以后的日子会如何。

“爹,我和你同去。”王健说,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他准备保护好老爹,虽然战斗力方面有他没他区别不大,可他的神识能感受方圆数百步的风吹草动,能提前发现危险。

“不行”老爹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王健明白他的顾虑,老爹明知可能会有危险还敢这么去,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继承人留在领地内。

“爹,你不是让我多学学多看看吗,现在国君和国中很多大人物都在马陵,不正是大好机会,何况吴家也有人在,能有什么危险。”王健说服道。

“如果有朝一日我要继承爵位和领地还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再想去学就为时已晚,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他继续说。

这个理由果然让老爹有些动摇了,他好一会儿没说话,桌上的鸡肉雾气蒸腾,他手里两指捏着鸡蛋在桌面轻敲,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好吧,不过一切要听我的安排。”

王健点头:“那自然。”

第二天,老爹派出信使,让在外布防的吴毅和恭叔两个统兵回来,同时还在一早上召见了三位术士,看来此行老爹不只要带亲卫和两个统兵高手,还准备带上三个术士,可能是因为他也要跟着去的缘故,安保级别明显加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