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

作者:土豆不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1章 黎明前

书名: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 作者:土豆不花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33

第111章 黎明前

皇宫的奴才们最势利眼,昨天杨佑被皇帝冷落的事传出去后,很多人都以为杨佑要完蛋,所以今天再见面时,有人甚至已经躲着走了,就算迎面撞见,打招呼的笑脸,也非常明显的僵硬勉强

杨佑却跟没事人似的,早早就跑去翊坤宫外站岗了

很快,穿戴整齐的朱由校也从裕贵妃寝宫走出来,看到杨佑,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是不悦的表情

“宫外的事交给大伴,再有几个月,朕的皇儿就要诞生了,朕打算重修景福宫,朕只是有点担心,时间够用吗”

杨佑明白,重修景福宫,其实就是给裕贵妃建的西宫

“回陛下,眼看就要入冬了,时间是紧了些,不过奴才以为可以完工,而且奴才还有个主意,就是把火龙盘在地下,这样即便是在冬天,陛下和娘娘也不会觉得冷了”

“火龙盘在地下嗯这个主意不错,你这就去弄吧”

火龙即火墙、火炕,这东西不是现代产物,也没啥科技含量,只不过还没普及而已

杨佑提议将火龙盘在地下,则是按后世地热的思路而来

朱由校每天这时候出来,其实不是去上朝,而是去乾清宫干木匠活

两人边走边说,都很有默契地没提昨天的事,说话的热乎劲,跟往日没有半点不同,这也让杨佑失宠的传言,不攻自破

消息很快传到司礼监

大清早的,勤政的魏忠贤同志,正认真听着各衙门报上来的奏折,根本无暇管其他事

李永贞、李朝钦和王体乾等大太监的心思,却显然不在政务上

“怎么回事陛下又重用那小贼了”

“可不是吗都以为不用我们出手,小贼肯定完了”

“肯定是裕贵妃你们说,裕贵妃能有今天,还不是九千岁的功劳,咋就偏偏帮着小贼说话”

“行啊如果他今后真的能安心待在后宫,放他一马又如何”

“你们三个能不能小点声说话没看着杂家正忙着吗”

三个人窃窃私语的声音,终于成功引起魏忠贤的注意

“九千岁,刚得到消息,陛下让杨小贼去监造景福宫了,看来那件事,对他没什么影响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杨佑本来就没做错什么,倒是你们,就不能把心思放在正地方,一天天的,一点都不让杂家省心”

听李朝钦说完,魏忠贤却好似早有预料,淡淡地说道

魏忠贤这么说,三个大太监不由暗自腹诽

还要你那老脸不说我们不管事,我们真要插手管事,你他娘就该不干了

想归想,却没人敢说出口,不仅如此,脸上还都得陪着笑脸

“九千岁,那就这么放过那小贼了您没发现吗他跟咱可越来越不一条心了”

“嘿他什么时候跟咱一条心过眼看到年关了,你们也都别闲着,体乾去一趟大同,看看那边对杂家的吩咐,落实的怎么样,好法子给他们了,得尽快见成效才行”

按杨佑最早提议,大同宣府一带设经济特区,现在魏忠贤把这事抢了过来,他自然要关注了,不过除王体乾外,别人不知道让王体乾去大同,其实还有个秘密任务

“遵命,咱家收拾一下,这就出发”

严格来说,出公差是好事,因为能勒索地方

“你们俩去户部盯着点,还不上银子的,吏部年终考,都给他们记上”

“九千岁,陛下不是说,有些官员可以暂缓归还吗”

“你也是这么想的”

魏忠贤冷冷地扫了说话的李朝钦一眼

李朝钦一哆嗦,忙道:“咱家明白,这就去”

把几个人都赶走,魏忠贤嘴角显出一丝阴冷的笑意,却不知道是冲着谁去的

这件事后,世界好像突然安静了,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再无任何波澜

景福宫本来就是建好的,杨佑不过是重新修整一下,最主要的加了地热

天气虽然越来越冷,却丝毫没影响施工进度

宝公主也仿佛任命似的,再没找过朱由校麻烦

古人成亲讲三书六礼,现在刚走第一步聘书,后面还有礼书等等流程

就像之前说的,婚事虽然定下,但真正的过门,最快也得是半年以后,顾家娶的又是皇家公主,时间怕是更长

今年因为杨佑为朝廷弄了大笔银两,所以大明朝廷这个年,也过的格外宽裕

兜里有钱,自然要花用,尤其是要到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新年了,京城也比往年更热闹

辽东方面,孙承宗和袁可立遥相呼应,步步为营,逼的女真不得不收紧防线,转而去攻打朝鲜

朝鲜是大明藩属,受到攻击,自然要向宗主国求援,可惜大明自萨尔浒之战后,只能勉强自保,根本无法援助朝鲜

十余道求援奏折后,见大明这边没动静,朝鲜那边就开始转而去求女真了

朝鲜的战事,自然影响不到大明,而在魏忠贤等人的刻意隐瞒下,朱由校甚至都不知道这件事

年关将至,不知何时开始,京城忽然流传出诏安女真的说法

有人说可以效朝鲜制,准许女真在辽东建国,成为大明的藩属

有人说可以让皇太极质子于北京,这样女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一时间这种传言甚嚣尘上,说什么的都有

如果换做从前,魏忠贤肯定会命东厂、锦衣卫严查此事,但这次却没有

“陛下,山西是产煤大省,煤的质量也好,比柴火强多了,奴才建议地热都改用煤”

景福宫的地热改建完后,非常的成功,进入寝宫后,即便外面寒风凛冽,里面也可以光脚踩在地面上

听完杨佑的话,朱由校欣然点头:“不错、不错,就按你说的,以后宫里的火龙都改用煤,不过今年其他宫殿怕是来不及改建了”

“陛下说的是,奴才也是打算改建完景福宫,再改建陛下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

杨佑话音未落,忽见魏忠贤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

“九千岁”

面对杨佑的主动问好,魏忠贤只是点点头,然后就对朱由校道:“陛下,老奴刚收到消息,纪用那混蛋怕是被女真收买了”

“嗯”

听完魏忠贤的话,不单是朱由校,就连杨佑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