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繁荣系统

作者:红尘间的过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0章 耐火砖坯

书名:大唐繁荣系统 作者:红尘间的过客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14

赵昕听到后,缓缓的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让人把石炭运到窑上面吧,顺便告诉孙大刚,带人先去梁力把新的模具搬到那旁边冶炼厂,我待会过去。”

柳五恭敬揖礼转身朝院外走去。

李世明好奇的问道,“赵小子,你这庄子也没多大,一个窑还不够用嘛?再建新窑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赵昕微笑着回应道,“二爷,旧窑温度达不到我需要的要求,我这新窑是为了烧制一种特殊材料,用来建造炼钢炉的,这次只要试验成功了,您要的那三百门火炮也就差不多能交差了。

李世民满脸震惊的问道,赵小子,“你说的那火药武器研究出来了?”

赵昕看着李世民缓缓地说道,“研究是研究出来了,成品模型也弄出来了,只不过那火炮的炮管还不行,材料韧性和硬度跟不上。再过几天,等高炉炼出了钢水,能知道能不能行”随后赵昕又继续说道,“二爷,我当初只答应了给你火药武器,至于火药我可没答应帮你弄,这个还需要你自己建工坊去弄。”

李世民脸色微变,“赵小子,你不会又想坑我吧,爷我可是把石炭矿都送给你了,还给了你山间村铁矿的开采权,你不会就只拿那三百门火药武器来还账吧,你小子可不地道了。”

赵昕微笑着解释道,“二爷,研发这些东西,你知道小子我花了多少钱吗?就查抄郑家的那点钱,早就花干净了,我手下的人也要吃饭那,总不能去喝西北风吧,这件事咱们先打住,等出了成品咱们在商议,二爷你看如何。”

李世民也只能无奈的点头答应,随后说道,“小子,就别闲着了,爷今天也跟你去弄什么材料,咱们赶紧弄吧,争取在爷走前,让爷看到成功的样品。

赵昕起身招呼二狗道,“二狗,你去军营,让仁贵他们先停止训练,全部到炼钢厂去。”

李世民嫌庭院太吵闹,第一天晚的时候,就把这些人都撵到了军营。

没一会,赵昕和李世民来到了炼钢厂,此时的炼钢厂只是圈出来的一大片空地,四周都是先前用旧窑烧制出来的青砖和尘灰建造的。就在山间村东北角的的河旁边,也是为了以后能方便利用特制的水车来完成钢坯的锻造。

看着四周空旷的地面,李世民忍不住皱着眉头问道,“赵小子你的高炉那,这里面除了矿石,就是一些个锻造用具,你家的矿石难道不用炉子熔炼嘛?还是说你觉的爷我好糊弄!”

看着有些生气的李世民,赵昕微笑着解释道,“二爷,你别急呀,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前在家的时候我不都说了嘛,等材料烧制出来以后才能建造,我要建造的炉子是直接能出百炼钢的,可不是一般的铁锭,否者我费这么大功夫干嘛!”

看着赵昕一脸真诚的解释后,李世民眼珠子一转,开口道,“赵小子,别说爷不相信你,我只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里,爷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半个月后,爷见不到成品,你那酒楼以后就跟爷姓李了。”

前段时间,刚查抄充公的钱财,补发了官员的工资,发放曲辕犁,大唐各地建造水车,等等一些事情,被李二给霍霍的差不多了,要不是还有着精盐支撑着,朝廷早就没钱了,李二直到现在还为战马的事情发愁那。

前面的章节,虽然有系统给的马蹄铁,都是需要钢材锻造的,就大唐那贵的吓死人的百炼钢,一般人是真的用不起,也就李世民那一万多的玄甲军,身上的装备是用百炼钢打造的。没有便宜钢材锻造,所以赵昕也没有说出去,只是小规模的装备在了自己的私人军队上。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薛仁贵和马六带着队伍缓缓的来到了炼钢厂。

打完招呼后,薛仁贵和马六异口同声道,“少爷,不知道您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要安排吗?”

赵昕指着堆放石墨和石英石等矿堆说道,“你们两人分好工后,把这些个矿石粉碎,放到石磨上面碾成粉末,分开来放,待会等孙大刚带着窑上的兄弟过来制作成砖坯。”

安排完众人后,赵昕也带着李世民等人加入了其中,撘起了筛网。

午时,孙大刚忙完了窑上的事情,带着百十号人赶着牛车拉着模具来到了炼钢厂。

孙大刚走上前去,恭敬揖礼,一脸疑惑的指着车上的模具问道,“少爷,用这模具制作出块的砖,在新窑里面真的能烧透吗?”

赵昕前世也没有烧过砖窑,只有系统给的图纸,也是不敢确定,只能打气道,“放心吧,应该可以的,那座新窑加厚了窑壁,实在不行,就让柳五多烧几个时辰。你先让弟兄们把模具卸下后,去把前段时间窑内烧出来的尘灰,拉过来,待会要用到,挑几个经验老道点的师傅留下,我给他们解释一下。”

在一切工作细致安排妥当之后,赵昕带领了几位精于制砖技术的师傅,走到了一处幽静之地。他们站在微风中,周围除了偶尔传来远处工人们协作的嘈杂声,再无他响。

“这种我们正要制作的砖块,”赵昕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是由多种精选材料混合而成的。在制作砖坯时,一定要确保其紧密压实,只有这样,每块砖经烧制出炉后才能保证大约重达十斤。记住,正确的配比是……”

确实,众人的力量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洪流。随着天色渐晚,炼钢厂宽阔的空地上已经整齐码放了一列列未烤的砖坯,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等待着被时间的烈焰锻造成坚固的壁垒。

在这一切忙碌而又成果显赫的一天画上句号时,赵昕与李世民并肩坐在新制的砖旁,在黄昏的余晖下交谈着,他们的谈话或许关乎工艺的秘诀,亦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但更多的,是对这份共同创造的喜悦和满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