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4章 西湖一游

书名:捡漏大师 作者:长岭居士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1:30

陈勇买了一大堆东西,这些东西不可能黄二喜全部拿到,能拿到十分之一也是可以的。

陈勇和黄东一起见了黄二喜,黄二喜也长眉清目秀的,很像一个书生,要不是入错了行,也许不会是这个下场,十五年的刑期,就算能刑也要十二三年,走出监狱已经是六十多岁了,这一生就完了。

黄东跟他爸爸交谈了二十分钟,黄二喜就被带走了。

陈勇与黄东从监狱出来,就去了一家专门卖潜水工具的店铺,陈勇买好几套潜水服,有大也有小,又买了几副夜视镜,强光手电等一大堆潜水工具,连氧气瓶也买了好几个,这些工具好像不要钱的往车后尾箱搬。

黄东刚才在店铺不好开口问,现在在车上实在忍不住了,就开口问道:“哥你买这么潜水工具,不会打捞南海一号吧?我看到你前几天在看报纸,那里面有这条新闻。”

陈勇看了一下黄东说道:“南海一号是这么好打捞的?国家都没有办法,我们比国家那些专业人还厉害?”

黄东嘟嘟嘴说道:“那你买这些干嘛?你要去学潜水?”

陈勇说道:“明天我要到外地去,你们留在店铺,到时候我要人帮忙我会打电话给你。”

黄东脸色不悦的说道:“哥我也要跟你去。”

陈勇解释的说道:“我一个就可以了,人多了反而不方便,让人家注意上了就麻烦了。”

回到店铺里已经是下午六点了,陈远和白龙江也都回来了,刚好曹婶把饭菜送了过来,众人都在一楼坐在一起吃饭,陈勇看到店铺所有人都在,于是开口说道:“曹叔我明天要出去,可要过几天才能回来,我不在家里,你们都要听曹叔的,有什么急事就给我打电话,有人问起我去那里了,你们就说不知道。”

陈远和白龙江对视了一眼,也不说话埋头吃饭,曹玉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她想问陈勇去哪,能不能带上她,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却不好意思开口。

吃完饭陈勇就载着陈远他们回去,顺便去拿昨晚上藏在破房子里的东西。

领事馆的这些东西有四个大包,每一包都有一百多斤重,外面包着的都是窗帘布,当时没有这么大的袋子,还是黄东急中生智,把窗户的窗帘布扯下几块,把美元放在下面,上面放古董,把美元塞进瓷器与瓷器之间的缝隙中,防止碰碎,然后就包了起来。

陈勇最担心的是怕这些瓷器碰坏,打开一看,发现瓷器都是完整的,佛像也是完好的,他就放心了。

这一百多斤美金都是面值一百元的,最少有五六百万美元,换成人民币能有四千万左右。

还有一包是金条,这一包是白龙江扛回来的,最少有两百片重,就是这包金条,昨晚就把陈勇和黄车累得够呛。

两百斤就有十万克,现在金价一克是一百三十元一克,这些黄金也值一千三百万,这样看起来昨晚最少赚了一个亿以上,确实是发了一笔横财。

陈勇叫陈勇把这东西全部藏起来,等风声过后再处理。

第天一早,陈勇六点就起床,他把背包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放进了店铺仓库,开车往惠湖市而去。

惠湖市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以来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古时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

惠湖市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

惠湖市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粤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粤东汉剧、粤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

惠湖市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数量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是客家人、潮汕人和粤府人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客家人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

客家人是惠湖市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客家文化是惠湖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勇驱车来到惠湖宾馆,在惠湖宾馆二楼,自己一个喝早茶,陈勇实在是饿了点了肠粉、豉汁凤爪、皮蛋瘦肉粥、金牌虾皇饺、烧麦、糕点、墨鱼丸、牛腩、甜品等等。

陈勇真是能吃,这么多东西都他吃完了,简直就是个牛肚。

陈勇实在吃得太撑了,就走出宾馆,来到西湖大门,现在是上班时,西湖里面也没有几个人,陈勇看到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就想往里走走的冲动。

西湖的水域面积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景区。

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岭南明珠之美誉,历代以苏东坡、李商隐、杨万里、祝枝山、陈尧佐、白玉蟾、梁鼎芬、丘逢甲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湖市,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代领导人在惠湖市从事过革命运动,在西湖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这些历史古迹和革命胜迹与西湖的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陈勇来到一座石桥上,站在桥上看周围的美景,心中不由想到一句话,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美景。

陈勇看见前面一座高高石像,不由自主的往前走去。

陈勇走近一个看,只见有座大门,门上方有一块牌匾,牌匾上写“东坡园”三个金色大字,高高的石像就在这个园里面,陈勇走了进去,这个东坡园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为一体,采用中国园林的传统造景手法,步移景异,小中见大。

苏东坡在惠2年又8个月期间,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学诗篇,并留下很多他为惠湖市人民解忧除难的动人故事。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湖”,充分反映了苏东坡在惠湖市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里就西湖孤山,孤山上的东坡园建设成为一处展示东坡文化,展现西湖美景,开放式、纪念性的主题公园,将进一步凸显惠湖市的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遗世旷代的奇士,一生的功业政德,锦绣文章,嘉言懿行,逸闻轶事,留下了很多佳话美谈。东坡园在设计和施工上充分体现了苏东坡的豪放洒脱之气概,清旷超迈之意境。东坡园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为一体,把与苏东坡相关的历史遗迹与西湖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之互为映衬,成为大西湖景区背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