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两百六十九章 前后之说

书名:仙朝 作者:平生未知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大祁王朝所管辖的南陵境内,有名山大川无数,但真要数个第一。

山是越明,江是见月。

越明山是南陵最大的一座山,高大无比,终日有云雾环绕,普通人很难看到这座山的真容,但一年之中,会有一日有所不同,那一日会有无数飞鸟不知道为何聚集到这座越明山上,无数只飞鸟联袂而至,足以将云雾全部驱散,露出这座山的真容,加上往往在飞鸟第二天清晨离开的时候,天边会落下数道霞光,让越明山变得无比的美丽。

这样的美景,世上没有多少人亲眼看过,毕竟这一年之中,谁也不知道哪一日会有这景象。

但漫漫时间长河,总会有几个幸运的人看到过,于是世间其实也是有画卷描绘这幅景象,不过画卷和亲自去看,其实仍旧有很大区别。

有追寻这一美景的世俗百姓可以在这里守个一年半载,总会有一天能看到这幅美景,但最佳的观景之处,还是在山顶。

不过越明山上,别说是毒虫,就连虎豹也是不少,普通百姓别说去到山顶,只怕入山要不了一日,就一定会尸骨无存。

再说修行者们,虽说不惧虎豹,可这等修行者,对这些景色没有什么执念,唯独想要的,是好好修行,想要在修行大道上越走越远,怎么可能留在这里,看这些东西。

因此这些年,这座越明山上,一直都是人迹罕至。

不过半个月前,有一男一女两人登山了。

外加一头白鹿。

女子剑仙骑着白鹿登山,如履平地,山上的虎豹也好,还是毒虫也罢,都没敢靠近,尤其是当身后还有个骂骂咧咧的梁拾遗的时候。

登上越明山山顶之后,女子剑仙便指着一片空地,说她想要在这里建一座木屋。

梁拾遗当即便点头,说女子剑仙这个想法很好,想要在这里待一会儿,那就待一会儿。

不是一会儿也行,待多久都没有关系。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再说完这句话之后,女子剑仙便转头看向梁拾遗,还有那头白鹿也是,转头看着梁拾遗,贱兮兮的。

梁拾遗哭丧着脸说道:“我这个人飘荡惯了,用不着住什么屋子。”

女子剑仙点头,似乎很赞同。

不多时,梁拾遗这才一拍脑门,笑嘻嘻说道:“好,那我就建一座屋子。”

梁拾遗不是个木匠,也没有搭建过什么木屋,但架不住他是个不错的剑修,在之后的几天里,他手里那柄剑出鞘在山上砍了不少木头,然后一根根斩断,将外表打磨,最后甚至还知道用熬制的松油将外面好好的刷了一层。

之后用木头搭建木屋,梁拾遗花了几天,他没搭过房子,但很快就草草搭建出了一座木屋,剩下的木楼,他还做了一张木床,不过都只是能住人而已,说不上精美。

好在搭好屋子之后,那个女子剑仙也没有说些什么,至少没有挑三拣四,这就住了进去。

木屋只有一座,女子剑仙住进去之后,梁拾遗还是只能住在外面的松树上。

每天晚上,看到那木屋里传来的微弱灯火,再加上那头犯贱的白鹿在窗口朝着它吐气,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倒是也没有什么奢求的了,只想着什么时候才有那一日最美的景象,看完之后,他好离开这个鬼地方。

但谁知道,这越是期盼,便越是得不到好结果,等了足足一个月,他想要的那一天硬是没来。

不过好在一个月后的清晨,雾蒙蒙的天气里,那个这些日子一直话不多的女子剑仙在木屋门口摆了两把椅子,这是邀请梁拾遗聊聊天了。

梁拾遗兴冲冲的从树上掠下,坐到木椅子上,有些开心。

女子剑仙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将手里剩下的两颗松果扔给白鹿,白鹿稳稳接住,嚼了起来,发出不小的声响。

“你的剑道,怎么进境如此之快”女子剑仙一开口,便是困扰了她很久的这个问题,之前在西海一战,她和他还算是在伯仲之间,可是这些日子一过,不知道为什么,她便肉眼可见对方的境界,比起来之前,要提升太多了。

要知道这才一年左右。

众所周知,世上的修行者,在修行一途上,越往后走,便越是困难,到了这梁拾遗如今的金阙境,那已经是站在世间顶峰,可就是这样,他居然也还能在短暂的一年之间,走得如此迅速。

之前他便几乎是站在金阙里的巅峰处,如今这几步再走,这世间,真的很难说得上有敌手了。

如果说之前女子剑仙还能和他平分秋色,在如今已经不是敌手了,如果现在还是在西海一战,只怕会输得很快。

梁拾遗微笑道:“每天看着这方世界,看着你,什么都不缺了,心情大好,怎会走得不快”

女子剑仙皱眉道:“心情好对修行有益”

梁拾遗点头,这个道理或许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他的剑道来说,这是至理名言,他在世间,或许有求的事情就只有那么三五件,一旦是这三五件事情都做到了,那别无所求,剑道增长自然便极快了。

虽说在他嘴里,这是有道理的事情,但在女子剑仙看来,还是有些不明白。

梁拾遗忽然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世上金阙之上的修行者这么少,不是因为这些修行者的资质问题,而是因为这片天地或者修行方法的问题”

这世上的修行之法,传承了千万年,真要往上找,也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地方去,换句话说,即便是找到了,在千万年前,也不见得这修行方法有问题,或许是因为天地的改变,也或者是因为,这修行办法被当初那些个修行者摸索出来,但本就不算完全,才让之后的修行者,没能越过金阙这道坎,当然这都只是梁拾遗的看法,或许当不得真。

女子剑仙挑眉道:“相比较你这些,我之前一直在想,四海之外是个什么地方”

梁拾遗嗯了一声,有些疑惑的问道:“不是海外蛮族”

女子剑仙又问道:“那蛮族之外呢”

梁拾遗被问住了,这种事情他没想过,更加没去看过,但想来历代的修行者们,有很多是走到金阙尽头的,或许去看过,但为什么没留下一星半点的传言

“所以你想去海外看看”

梁拾遗到底也不笨,很快便明白了女子剑仙的想法。

女子剑仙说道:“我曾听过一个残缺的传说,说是这片陆地只是此岸,既然如此,那么这世上肯定会存在一片彼岸。”

“那么彼岸在哪里”

女子剑仙说道:“你以后有机会,去替我看看。”

既然有传说,但又无实质的东西流传,那么可以接触这等真相的,肯定就只能是金阙之上的修行强者了。

梁拾遗的境界离着那一道门槛,只有一层膜了。

女子剑仙感慨道:“当年有好些剑仙,在史册上虽然都是被记载死于世间,但有很多是无人亲眼可见的,有些剑仙天资卓绝,我觉得比你来,并不差,怎么可能就这样死于世间”

梁拾遗笑嘻嘻问道:“比如”

女子剑仙看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在装傻,或者真以为自己的天赋是这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了。

“晚云真人。”

那是女子剑仙一直都视作剑道偶像的人物。

晚云真人,剑道通神,早已经被她视作这前后一千年的最强剑修,只是未曾得见,才分外可惜。

梁拾遗笑道:“若是有一天能见到这位真人,一定要和他比剑,看看到底谁强。”

女子剑仙不置可否。

两个世上最顶尖的剑修,一番交谈,女子剑仙句句离不开剑道,至于梁拾遗,虽然并不想说,但是心爱的女子要如此起话头,他又能怎么办

于是在聊过了那些已经作古的剑仙之后,女子剑仙又谈起如今的年轻人。

至于为何不提及当世其他的剑仙,那是因为他们两人早已经是如今的前两人,提起这些剑仙,又有什么意思

毕竟再强,强的过他们两人。

实际上在之前的一天晚上,这两人还真有讨论过,若是当世的金阙剑仙,算上个十人联手,他们两人联手能不能胜过。

当是梁拾遗很夸张的说了一句,别说是十人,就算是百人,又有什么关系但很快他便正经说,十人未必能胜,但能够保命,如果只是敌三,那应该可以在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斩杀干净。

至于两人对四人,那就是轻松的一场大胜。

由此可见,金阙境里的修行者差距,其实不小,不过要是真要找出那么多,也不好搞。

但不得不说,现在两人的剑道,的确是要比排在之后诸如蓝临真人这一堆,要高出一层。

说起年轻一代,绕不过去的四个人,也是顾泯、苏宿、梁照和剑府的大师兄。

这四个人,说不好会在未来平分秋色。

梁拾遗摇头道:“梁照是庚辛剑主,天生就要高出他们一头,不过顾泯这小家伙学了我的十六剑,在这几年,应该会死死压着梁照,不过这修行日长,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

女子剑仙没有反驳,但还是说道:“身为庚辛剑主,梁照这前期被人一直压着,于剑心无益,若是之后没有逆转局面,一但剑心崩溃,或许会连那个剑胚都不如。”

女子剑仙和这些个年轻人都没有交情,所说的一切,都是就事论事。

梁拾遗微笑道:“我有时候实在是想不通,既然这世上要生出一个剑道天才来,为何不把所有关于剑道最好的东西给他顾泯那小子要是庚辛剑主,以后能走到哪一步”

女子剑仙微笑道:“当真有人十全十美”

梁拾遗疑惑道:“我不是”

女子剑仙挑眉,看了梁拾遗一眼,忽然说道:“你能走这么快,说不定也是天生剑胚什么的资质”

梁拾遗干笑道:“怎么会”

他不是庚辛剑主,这当然是板上钉钉的,首先在那片星海里,并没有两颗白色的剑星,其次便是,从未有庚辛剑主在同时代同时出现过两个的。

在历史上,两位庚辛剑主挨得最近的,期间也有百年的空窗期。

梁拾遗揉着脑袋,跳过这个话题说道:“别说这么多了,你就说你什么时候嫁给我就行了”

女子剑仙平静道:“你觉得你凭什么娶我”

“我这剑道魁首的身份不行”

女子剑仙嗯了一声,“要娶我,打败我只是起点,何来如此自信”

梁拾遗不说话了,只觉得自己眼前的女子,虽然难搞,但是他不急,他还有很多年可以却达成这个目标,反而要是太早达成了,他觉得少了些乐趣。

两人兜兜转转,说了好些,最后讨论起两人若是开宗立派,会不会一举成为世间第一剑宗。

最后黄昏时刻,雾气忽然散开一些。

天边有无数飞鸟而至,各种鸟鸣声,不绝于耳。

隔着雾气,看不真切。

但很快便又看得清了。

因为那成千上万的飞鸟掠来,竟然是没花多少时间,便将雾气尽数驱散,于是在这么久之后,梁拾遗第一次看到天边的落日余晖。

他一时间有些出神。

在落日余晖里,无数飞鸟在天空盘旋,五颜六色的羽毛在天空洒落。

看着甚是美丽。

梁拾遗已经沉浸在这美景之中。

但女子剑仙的一句话,一句话将他从眼前的景色里拉了出来。

“也不知道这么多鸟,会不会拉屎下来。”

女子剑仙一本正经,一点都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梁拾遗忽然想起年少时候听说书先生说书的时候,谈及那些美丽女子飘飘似仙,就像是九天之上的仙女,当时梁拾遗正沉浸其中,却没有想到,后来当真是有人在他一旁嘟囔道:“想着这样的女子也要拉屎,顿觉心里一点都不痛快了。”

梁拾遗当时一惊,心想这样的女子也要在茅房拉屎,当真是有些烦。

这么个事情,在他没有修行之前,实际上一直都念念不忘。

可后来知道修行者修行之后,自然辟谷,辟谷之后,自然也就不会拉屎了,这才心里头舒畅了。

要不然即便是想着女子剑仙姿态世间无双,可她也要拉屎,这就真是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暗,那些飞鸟也是落于树梢上,安静栖息。

偏偏这个时候,女子剑仙又说话了,“为何这些飞鸟每年一度,一定会到这里来”

这是求知精神,要是在以往念书的时候,在学堂上这么去问夫子,夫子肯定会高兴,但梁拾遗不是夫子,所以并不能给出答案。

于是两人,一夜无话。

两个人都没有起身,而是在等朝霞。

可他娘的,不知道怎么的,半夜就下起雨来。

这样一来,明日清晨,哪里还会有什么朝霞。

梁拾遗伸手接过一把雨水,嘟囔道:“这么好的日子,你偏偏给我搞这些事情”

他一边说话,一边站起身来,骂骂咧咧的朝着远处走去,不知道怎么的,手里这就多出一柄剑来。

他一边走,一边一剑斩出。

看似随意的一剑,却有万千剑气汇聚而来,无数的剑气,无数剑气朝着天幕涌去,在片刻之间,这里便有雨水在剑气前被迫分开,天地之势,在这一刻,似乎根本无法和梁拾遗的剑气相抗。

片刻之后,剑气已至云海。

之后将那片乌云斩开。

而且剑气不散,推动那些乌云朝着远处而去。

梁拾遗收剑,天空已无雨水,他这才回到木屋前,重新坐下。

女子剑仙感慨道:“我知道了,你的剑道,别人学不来。”

“那是你人的问题,不是剑的问题。”

女子剑仙一语点破梁拾遗的剑道。

梁拾遗笑嘻嘻说道:“不一定,我那半个徒弟,可能明白。”

女子剑仙微笑,也不多说,只是这些日子常常听到梁拾遗提起那个年轻人,她其实也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他。

两人再次无言,这一晃,便已经是天色渐明。

随着树上的飞鸟振翅而飞,一只只飞鸟离开越明山,天边朝霞缓缓生出,无比美丽。

梁拾遗和女子剑仙同时抬头看去,都有些恍惚失神。

西海海景很好看,但看过许多年,也总是会腻的,如今这越明山的日出也很好看,女子剑仙忽然觉得没有白走这么一趟。

她轻启朱唇,轻声道:“此见朝霞,何如青秋”

宁启帝离开郢都之前,在一家不大的鱼脍馆子吃了一盘鱼脍,夹着鱼脍,在特制的料汁里蘸了蘸,宁启帝放入嘴里,缓慢咽下,对着那个苍老的老板说道:“鱼运来慢了些,味道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想来是大祁不上心的缘故。”

已经是白发苍苍,浑身上下都是老年斑的老人怅然笑道:“这鱼脍,到底也只有南楚人才喜欢吃啊,那些大祁的蛮子,怎么知道这其中的美味。”

宁启帝笑问道:“那腐乳呢”

老人一怔,随即喃喃道:“是啊,那腐乳也没几个南楚人喜欢吃了。”

说到这里,他不知道怎么的,就哭了起来,老泪纵横,扶着桌子,这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平日里刻意忽略的事情。

腐乳是南楚的特产,是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但最后也没有多少南楚人喜欢吃这个东西,鱼脍现在也是南楚人最喜欢的食物,可很多年后呢

世人还有喜欢吃鱼脍的吗世上还有南楚人吗

南楚早已经没了,那么南楚人呢

宁启帝摇摇头,站起身,并没有去说些什么,踏出这鱼脍馆子,身形一动,便已经到了海畔。

南楚临海,盛产海鱼。

所以有了南楚人喜欢吃鱼脍的事情。

宁启帝看着茫茫大海,说道:“当初朕的那些水军,便是从这里出发的,远渡重洋。”

赤发立于原地,不敢也不愿意多说。

宁启帝随着海岸一路缓行,挑眉道:“好物不长久,总是化作一派凄凉。”

说完这句话,他就再不说话,就这么走着,赤发跟在身后,不知道怎么的,一晃眼两人便来到了东海。

东海海畔,有一座观海楼。

观海楼里有个读书人,叫做孟秋池。

站在礁石上,遥遥看了一眼的宁启帝,并没有发现孟秋池在那座观海楼里,那位东海之主,想来此刻应当在世间某个地方,但绝对是没有在东海。

转身而行,沿着海岸而走。

东海大潮,此刻可不是时节,所以宁启帝说来看海潮,本来就是站不住脚的说辞。

好在赤发也从来没有当真。

这位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罢了。

沿着礁石缓行,不知道怎么的,眼前便出现了一个石洞。

宁启帝站在这里,沉默片刻,然后才缓步向前。

朝着洞里走去,越走便越能听到里面传来些声音。

等到走到尽头,才得看见在眼前的石壁上,画着一幅巨大的画像。

画像中,是个身着白色帝袍的男人坐在龙椅上。

那是一位帝王。

赤发挑眉。

那帝袍的样式和大宁的帝袍很像,但仔细看来,又有差别。

悠悠历史,在史册上,皇帝身着白色帝袍的王朝,除去大宁王朝,也就只有偏安一隅的南楚是这样了。

那么说起来,这就是南楚某位君主的画像了

宁启帝说道:“后世儿孙,也就这么一个出彩之人了。”

赤发问道:“陛下,此人是谁”

宁启帝摇头。

“什么人”

洞里忽然传来一道声音,在阴暗处,有个老人走出,他看向这两个不速之客,但只是看了一眼,当场便愣住了。

他苍白的胡须在不停的颤抖,双手更是抖得厉害。

“您是”

宁启帝不说话。

“朕不是他。”

那老人噗通一声跪下,痛哭流涕,久久不愿意起身。

宁启帝感慨道:“又是一段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61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