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尘渊

作者:天涯丿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章 江水初乱

书名:千古尘渊 作者:天涯丿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1-08 18:34

有冬风自山间而起,有薄尘于微光下而动。

这是暨州西北荒原小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晨光未起,星夜未退。

凌晨时分,万籁寂静,山脚下的一间茅草屋内“吱呀”一声轻响,两道单薄的中年身影一前一后走出了屋门。

木门被悄无声息带上。

凌晨的山间寒冷刺骨,这两道单薄身影背起沉重又破烂的箩筐,蜷缩着身子,无声地走出山村,像两道颠簸起伏的影子,奔波向遥不可知的未来。

茅草屋内,油灯微亮,咳嗽声起,一个病弱少年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搬起一个小板凳,在草屋外静静坐下,抬首凝视着寒风呼啸的夜空。

他本是身形极其瘦削的少年,此刻裹着厚厚的老旧棉衣,看起来就像一个层层包裹的粽子,可在那阵阵咳嗽声下,这个“粽子”却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倾倒。

少年名叫芥尘,今年十四岁,是一名身份低贱的祈人,是那匍匐在尘埃里的人。

尘渊大陆以离人为尊,祈人为末,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卑贱如狗,天与地的人生差距。

世人有言:“中原五州修道之人,必是离人。”

这是一个修道者主宰的世界,祈人天生身体闭塞,难以修行,自然得活在离人的奴役之下。

少年出生在辛阙元年第一日,也就是自那一日起,他恶病缠身,心脉微弱至极。

在这个初冬的凌晨,少年感觉心神有些不宁,便坐在门外散心。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一位身穿破旧袈裟的苍老和尚自山间悠悠而下,发现茅草屋外的孤独背影后,心下一叹,走了过来。

老和尚是小山村的老人了,姓薛,常年居住在这座山头上的一间破庙里,会点简单医术,经常不求回报地为贫苦村民诊治,可他的身份却有些神秘,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为何愿意枯坐在这偏僻的山野破庙。

少年闻声转头,见到这个帮自己医治异病的大师到来后,立即起身,去茅草屋内搬来一个破旧的蒲团,老僧含笑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念佛号,然后侧头问道:“阿尘啊,你可知今日是何重要日子”

少年裹紧棉衣,双手插在袖管里,点了点头道:“今日是我去离人那做工的最后一天,只要今日干完,我就能凑足月牙币,能帮阿爹阿娘买过冬的棉衣。”

说道这里,他微微咳嗽一两下,然后对着紧搓着的双手哈了一口热气,难受道:“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阿爹阿娘自个儿身体就不好,为了医治我已经耗尽心力,没有棉衣,我怕他们熬不住这个冬天哩。”

老僧笑问道:“所以睡不着了”

“嗯。”病弱少年点了点头。

老僧抬头望向小镇方向,望向遥远的漆黑世界,意味深长道:“今天的确是个令人难以沉睡的日子,在这一日,整个中原五州都将解禁,所有人都盼着朝阳升起的那一刻呢。”

说罢,他便双手合十,神色肃然地盯着沉寂在黑夜里的东方天际,盯着将要从那里起航的巍峨新日。

少年感觉这事和自己比较遥远,而且也不太懂,但瞧见大师从未有过的郑重神色后,便好奇问道:“薛大师,您说十四年前,那些传说中的修道仙人,为何要封禁中原啊”

老僧木讷转头,慈祥地凝视着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思绪回到了十四年前。

想起那一年的天地异象,老僧眼眶灼热,心中呢喃一声:“因为你啊。”

历史

尘渊大陆,辛阙元年。

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一条亿万里之遥的巨大深渊横亘大陆南北,就像一条静静匍匐在大陆深处的巨大黑蟒,仿佛随时都将醒来,然后吞噬着上空的一切。

在这个新百年的第一日,当清晨的第一缕光线刺破黑暗,尘渊大陆惊现诡异天象。

浩瀚无垠的苍穹上,有着了火的太阳自西而东升起,天地流光,彩云无际。

有那万丈惊雷追赶着诡异的烈日,天地震动。

有一道不明白炼,从横跨大陆的深渊里急速呼啸而出,撞入疯魔般的烈日之中。

为此,大陆有至高强者用神术卜得天机,昭为灭世,惶惶于天。

为化解此灭世之劫,中原正道听取神道指引,联手封禁五州,阵法囚天地,各州互不通行。

十四年后,大陆相安无事,至高强者再次用神术占卜天地,昭为大吉,灭世谶语终被平息。

中原五州终得解禁,万物觉醒。

熹微的晨光自东方冉冉升起。

茅草屋外,少年芥尘煎完草药后,趁着热喝光,然后又陪着薛大师在门口坐着,听到清晨第一声鸡鸣,便起身去锁木门:“薛大师,我先去完成今日的活了,拿到月牙币后,我要去小镇梅花巷的裁缝铺子取棉衣,今晚可能会回来的晚些,您千万要帮我瞒住阿爹阿娘,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一直在偷偷帮离人跑腿挣钱。”

苍老僧人盘坐在蒲团上岿然不动,只是含笑道:“帮你瞒着这不难,可到时候如何解释那两件棉衣呢”

“还是老法子,您行医救人,别人回报您的。”少年裹紧自己,一步一步朝山下走去。

晨光下,这道远去的身影越拉越长,直到消失在老僧的视野尽头。

茅草屋顶,一位身穿道袍的寒酸道士凭空浮现。

此人并非小山村的常客,事实上,除了这位老僧人,根本无人见过他,神秘异常。

他摘下腰间酒葫芦,独自灌了一大口,漫不经心问道:“老薛,你不去送送啊你我皆知,这一去,孩子便回不来了。”

老僧没有转头看他,只是望着小镇的方向,怅然叹道:“这孩子命真苦。”

臭道士撇了撇嘴,晃动酒葫芦道:“青州最好的黄酒风云啸,天地阵法一解禁,贫道就立即给你取过来了,不来一口”

老僧摇了摇头,双手合十,默念佛号。

下一刻,老僧发现自己突然盘坐在茅草屋顶,寒酸道士犹不死心问道:“今夜你可是要去见血的,真不喝一口”

老僧悲伤摇头道:“这般坐看芥尘这孩子命运起伏,看他平白遭此大难,贫僧心中实在难安啊。”

“那还能如何”寒酸道士独自饮了一口酒,砸吧砸吧嘴,“你又不是不清楚,他的命运自有定数,贫道能算到一点就已经不容易了,没人能干预命数的。”

老僧再次叹了口气,问道:“吕道长,日出东方,中原已经解禁,能否告知贫僧,芥尘的第一劫在哪”

寒酸道士道:“丘阳镇,梅花巷。”

“第二劫呢”

吕道长掐着手指,慢悠悠算道:“暨州玄门正宗,云霄阁,不过还早。”

老僧起身道:“那按照事先约定,先去丘阳镇等候吧。”

“不急不急。”寒酸道士摇头,“我们还要等一场雪。”

老僧皱眉问道:“如今才初冬,暨州西北荒原可没这么快下雪。”

吕道长掐着手指,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只见他望着一个遥远的方向,凝声道:“已经在变天了,大雪很快就来,这雪还是来自云霄阁。”

他神色凝重地望着老僧,继续道:“这小子百年内,都和云霄阁脱不了关系,实在是乱啊。”

在遥远的极寒之地,在中原的西北之遥,有一片雪山昂扬天地之间。

无数细小的冰雪消融,化作万千支流,从雪山之麓淌驰而下,如悬挂的瀑流。

这些湍流携清风而来,形聚成漫天江水,穿越一片山川林海。

林海纵横百里,群峰耸立,郁郁葱葱,有五彩的山谷、沉月的清潭,还有五座仙峰凌云而立,数千楼阁隐于其间。

此处为暨州玄门正宗,云霄阁。

云霄阁身处肆月江源流的广袤林原,离西北雪山只有千里之遥,又因地势高耸,故气侯偏向寒冷,周遭鲜有人烟。

要想见到凡人,云霄阁弟子需顺江水自西而下,往东飘行百里有余,去往那座近月城。

辛阙十四年中原解禁的第一日,暨州西衡帝国都城歌舞相庆,远在西北边境的近月城却显得有些平静。

迎着初冬的暖阳,近月城中的百姓正乘兴而出,摇着渔船驶向江中,开始新一日的劳作。

天气晴和,水波粼粼,远处的江畔却有一老者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喧闹中垂首独钓,意境颇秒。

光阴流转,水波渐移,老者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一坐便是一天。

日头早已过了中天,金光西垂,鱼竿细线却未曾牵动过丝毫

他身旁的竹篓空荡荡的,唯承几缕天光。

老者耷拉着眼皮,不闻江水,不见天地,堕入梦乡不知几许。

江水广阔,波光映日,一片金灿灿的茫茫天地中,渔民们满载欲归,偶然远望江畔那边,个个哂笑不语,对于老者的行为,似乎早已见怪不怪。

突然,西边遥远的天际传来一阵密集的洪钟敲击之声,如雷撼天,撞破苍穹。

狡猾的鱼儿在水底惊了魂,偷吃的大嘴终于咬住了寒钩,一阵挣扎。

钟鸣,竿动,流光溢彩,碎了满江。

老者猛然睁开昏沉的双眼,没有第一时间管颤动的鱼竿,而是抬头望向远方那片凌云的群山阁楼,神情凝重。

遥远的钟声,铮铮长鸣,声波穿云破雾,在苍山林壑间幽幽激荡,百里江面层层生波。

荡漾的水面之上,渔民们齐齐遥首探向云霄阁方向,一脸茫然,不知这备受尊崇的仙家宗派究竟发生了何事。

钟声渐停,水波渐平,眨眼之间,一切似乎归于平静。

不明所以的渔民们摇了摇头,继续劳作。

江畔的老者犹豫了几瞬,扔下鱼竿,揭下斗笠,紧紧盯着云霄那处看了一眼,还是决定起身,脱了蓑衣就想踏云赶去。

忽有风起,再次乱了一江冬水。

老者眼神一滞,枯瘦的双手停了下来,转头望向天边一处微小的光点。

光点迎风飘扬,眨眼间放大无数倍,一只巨大的莹白仙鹤乘风而至。

仙鹤背上片片青衣,众多修道之人持剑肃穆,穿云而立。

江中渔民赶紧匍匐跪于船中,对这些传说中的修行仙人虔诚叩拜,以期幸赐下福泽。

老者停下脱衣动作,双手负于身后,皱眉凝望着仙鹤上的宗门弟子。

巨大的云鹤仰天轻唳一声,缓缓停靠在江畔,荡起一拢烟尘。

二十几位身穿青衣的年轻弟子匆匆跃下,对着老者躬身行礼道:“弟子拜见袁谷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