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做天师十五年

作者:听澜本尊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36章 杜兆民

书名:我做天师十五年 作者:听澜本尊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24

晚上七点多,我们在榆林东下了高速,见到了杜兆民。

这人五十来岁,中等身材,面容淳朴,一看就是没什么城府的人。

也难怪老杜不怀疑他了。

见面之后,他主动和我们握手,跟我们解释说今天村里有事,要招待县里的检查团,所以那会说话语气不太好,希望我们不要见怪。还说自己送走了检查团,直接就赶过来了,一路上紧赶慢赶,总算是没耽误事。

“您是村里的干部?”,我问。

“我是村主任”,他说。

我点了点头。

“咱们去吃点饭吧”,他看看我俩,“吃完饭在市里住一宿,明天再回村里。”

“咱们直接去吧”,我说,“你二叔一家人都被困在老宅,早点到,早点把他们救出来。”

“项大师,我说句话,可能不太中听”,他说道,“陕北的路不是那么好走,这个时间才走,赶回村里也是后半夜了,就算要救他们出来,也得明天了。哎,我就是想不明白,你说同在老宅里住着,怎么就他们出不来,我们一家怎么就不受影响?还有,他们一到晚上就听到鬼哭,我们就听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嘛!”

“你们也住老宅?”,马文文问。

“我,我婆姨,我女儿,都住老宅”,杜兆民说,“我儿子在西安上大学,前几天刚去学校,在家的时候也没见宅子有啥问题嘛。”

他的普通话里带着明显的陕北口音,听起来更显的人淳朴。

“那村子叫什么名字?”,我问。

“杜林”,他说,“我们那个地方在沟沟里,村子周围全是林子嘛,村民们也都姓杜,所以就叫杜林了嘛。族谱上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我们老祖带着族人逃难到了那里,见那个地方东南西北都是树林,中间有几千亩荒地,还有破败的房子,于是就带着族人们定居了下来,这才有了杜林嘛。”

“那咱们现在出发,到杜林需要多久?”,我问。

“夜路的话,六个半小时”,他看看我俩,“路不好走,弯弯绕绕的,你们开了一天车了,还是在市里休息一晚,明天再去吧。”

马文文问我的意思。

开了一天车了,虽然说不上累,但陕北千沟万壑,很多路不比盘山路轻松,要让我们接着开上六个半小时,我反正觉得吃不消。

“那就休息一晚吧”,我说,“明天去杜林。”

“好!”

我们各自上车,在杜兆民的带领下,离开收费站,前往市区。

路上马文文问我,“是他么?”

我摇头,“不是。”

马文文点头,“看着也不像,挺淳朴的一个人。”

“我倒希望是他”,我笑了笑,“那样我们明天就可以回京了。”

她也笑了。

杜兆民带着我们来到一家三星级酒店,开了三个房间。

住下来之后,我们来到酒店餐厅吃晚饭。

晚饭是油泼面,我和马文文点的。

杜兆民觉得过意不去,想要请我们吃酒席,我们婉拒了。

一来开了一天车,就想吃点实在的,吃完早点回去休息;二来到了陕西,必须吃油泼面,不吃面,来干啥了嘛……

我们一人一碗面,吃的满嘴流油。

杜兆民一边吃,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杜家老宅的过往。他说这个宅子是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是个三进的大院子,连同门房在内,一共二十九间房。按照杜家族规,老宅由嫡支正脉居住,所谓嫡支正脉,就是世代继承族长之位的这一脉。如今连同他们家,这老宅内一共住了九户人,他家独占后院,其余八户,住前面两个院子。

“那这九户人,都是嫡支正脉的子孙了?”,我问。

“是”,他点头,“我们老杜家很奇怪,老祖留下四个支脉,那三个都是人丁兴旺,唯独嫡系长支这一脉,人丁稀少。几百年下来,别的支脉子孙最少的也有上千人了,而我们这一支,只有这九户人家,满打满算,加在一起不过五十多个人。”

他继续搅动面条,“你说这是祖坟的问题吧,我们找先生看过风水,先生说风水好得很,说是嫡系长支人丁虽然稀少,但隔代就会出一个杀伐决断的人物,能世代掌握族中大权。这一点说的倒是很对……”

他吃了口面,就了口蒜,边嚼边说道,“远了的我没见过,我太爷爷和我大伯,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我太爷爷武艺高强,清朝时是民团教头,管着好几百人,威风的很。我爷爷没啥出息,就是个老地主,在西安城上的学,毕业后回到杜林,待了一辈子。到了我大伯和我大这一辈,大伯去了西安,在西安城混的风生水起。我大留在了杜林,那也是威风八面的,他这些年做族长,把杜林整的可好咧!”

“那也就是说,你大伯一家住的是后院”,我边吃边问,“那他们是出后院就撞邪,还是出大门才撞邪?”

“不能出后院的大门”,杜兆林看看我俩,“一出大门,就出事,但是我们出入就没事,别人出入也没事,邪的很。”

“那鬼哭呢?”,马文文问,“除了你大伯一家,前面八户人家能听到么?”

“听不到……”,他摇头。

“那有人搬走么?”,我问。

“没有”,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几百年的老宅了,有点邪事,大家都不觉得有啥稀奇。虽然这次的事比较邪门,闹得人心惶惶,但要说搬走,谁也没有那个念头。”

马文文看了看我。

我吃了口面,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

“马小姐,快吃啊”,杜兆民示意马文文,“面坨了就不好吃咧!”

“好”,马文文继续吃面。

杜兆民接着示意我,“项大师,赶紧吃。”

我点头,“好。”

“这个事,确实邪得很”,他翻搅着面条,“不过你们来了就好了,我六哥说了,你们都是京城有名的风水大师,是看龙爷的面子才过来帮我们的。你们来了,我们就踏实了……”

他冲我俩一笑,吃了一大口面。

我笑了笑,点了点头。

正吃着,陆小棠打电话来了。

我放下筷子,拿起手机,起身示意马文文,“我接个电话。”

“好”,她点头。

我来到窗边,接通了电话,“喂?”

“到了么?”,陆小棠问。

“到了”,我看了一眼正在吃面的杜兆民,“直接来酒店了,刚吃饭,忘了给你报个平安了。”

“到了就行了”,她放心了,“这两天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办事,我等你回来。”

“好”,我心里暖暖的,“等我。”

“嗯。”

我挂了电话,回到桌前坐下,拿起了筷子。“小棠?”,马文文问我。

“嗯”,我点头。

她笑了笑,“快吃吧。”

“好。”

我看了一眼杜兆民,继续吃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